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職業崛起,職業教育迎來爆發點了嗎?

編者按:

5月,教育部接連在多場新聞發布會上提及,國家在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加強配套保障等方面正在不斷完善相關政策:今年我國將抓緊組建國家職業教育指導谘詢委員會,加快推進《職業教育法》修訂,形成良好發展環境。同時高職院校將擴招100萬,著重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型職業人才,中央財政也相應加大支持力度。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的新動能不斷增強。未來,職業教育將成為培養新經濟產生的新職業人才的重要陣地。

2018年5月9日,在江蘇省贛榆中等專業學校,建築工程系學員在觀看無人機實操項目演示。

馬驥從未想過,自己會在一所名不見經傳的縣級職業高中裡掀起“波瀾”。2015年,他通過個人努力,考上了本地一所大學數位設計專業,是這所職高歷史上唯一一個考上本科的學生。“當時知道結果的時候有點懵,直到現在還記得當時那種心情。”如今,已經快大學畢業的他回想對當年的情景依然感慨,“我是幸運的,但是我依然不建議上職高,這個過程真的太難了。”

的確,在我國各級各類教育中,職業教育仍屬於“弱勢群體”,經常被打上各類負面評價的標簽,職校畢業生的出路也不被看好。而在新經濟催生新職業的大背景下,職業教育已不容忽視。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

“我國每年高校招生人數達700多萬人,職業教育人數僅300多萬,2012年到2017年,我國中職學校招生6年累計減少231.44萬人。”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的一席話道出了當下職業教育的尷尬現狀,“我國的中職學生只能通過普通高校職教師資班和高職班對口招生統一考試升入本省的本科高校,實在是無法和高考統招的學生相比。在這樣出路窄、低預期下,自然影響到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還面臨著挑戰和難題,如社會觀念和思想認識存在偏差,職業教育質量不高、吸引力不強,技術技能人才就業層次低、發展渠道窄,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不高等。為此,《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裡提到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職業教育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國務院2月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第一句話就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不僅明確了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也為我國職業教育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方案還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建設50所高水準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骨乾專業(群)。

“2018年及今後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將主要定位在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同時獨立學院轉設也要向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下一步,教育部將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要求,進一步支持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推動高校招生計劃向產業發展急需的人才傾斜,提高應用型、技術技能型和複合型人才培養比重。”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巡視員樓旭慶表示。

“不得不說職業教育還是教育領域的一塊‘窪地’。”陳娜是北京昌平一所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她坦言職業教育在多數人心中依然還有“低人一等”的感覺,“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大問題依然是社會的偏見。如果社會觀念和思想意識依然停留在傳統的那一套,政策上也沒有有力度的改革支持和認可,那職業技術人才培養難的現象一時間難以解決。”她表示,只有提高職校生的畢業發展預期和社會認可度,才有可能改善現在職業教育發展難的問題。

與新職業“同步”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的新動能不斷增強,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平穩增長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4月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這批新職業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對從業人員知識、技能水準具有較高要求。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管理師、無人機駕駛員等。

隨後,教育部相繼印發《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準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及《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明確要隨著社會用才需求培育和考核新型職業人才,指出從今年起我國將重點圍繞信息與通信技術、物流管理等十大領域進行職業技能證書規範化考核。

“大學裡面學的很多東西,在工作和社會實踐中派不上用場,尤其是像比較新的移動互聯網產業。”杜大海畢業於東北大學計算機專業,現在的工作是從事手機APP開發。“APP的開發和以前做網站並不一樣,除了寫程序代碼上的差異,其實還有很多相關流程環節是我們所不了解的,過去學校沒有教過。我們上學的時候其實除了書本知識,還需要一些專業的職業培訓。”他說。

“當下,我國應對新經濟產生的新職業人才卻大量缺乏。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職業教育出現了短板。職業教育必須要跟現在新經濟產生的新產業緊密結合才可以。”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長劉寶民在接受《中國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建議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發展體系設計,轉變觀念,培養更多為符合新經濟業態發展、用新技術引領、被社會廣泛認可的新時代高素質職業技術人才。

“用新技術引領的高素質職業人才,是一個突破口。同時要給職業人才一個良好的就業預期和身份地位。”劉寶民表示,隨著產業轉型升級、製造強國建設等國家戰略深入推進,預計未來10年裡我國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將不斷擴大。缺口大,時間緊迫,因此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任重道遠。

實現高質量產教融合

《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大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培育數以萬計的產教融合型企業,打造一批優秀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推動建設300個具有異塵餘生引領作用的高水準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產教融合是解決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脫節的最佳方式,但是在我國,產教難以順暢融合恰恰是職業教育發展最大的難點。”廣東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夏偉在接《中國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要解決“一頭熱”的問題,需要建立體制機制,破除外部壁壘,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同時要破除內部壁壘,促進跨領域合作和專業融合。

“在新經濟背景下,新技術蓬勃發展。國家對高職教育提出新要求和新使命,即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夏偉表示,職業教育需要解決學校、企業、社會等幾個重點環節的問題,就是如何從一個產業人才的角度出發,做好培養資源整合,例如做好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職業再培訓和終身發展教育等,“我們需要完善現有的職業教育的機制和培養模式,綜合運用各種現代化的技術和資源來為滿足全方位、多層次的職業教育與學習需求。”

本文刊發於《中國報導》2019年第5期

采寫:《中國報導》記者 張岩

責編:蕾西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