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地球一小時:你關燈的樣子,真的很好看

昨天,是三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你聽說了嗎?全世界正在努力踐行環保的人們,都在為地球熄燈一小時。

如果你願意來一趟都市人逐漸轉變為自然人的旅程,如果你願意逐漸與自然共生,為自己的生存環境做點什麽,那麽我想說的是環保不止一小時。

在大自然中,我們早已和萬事萬物組成了龐大的網絡社區。自然的每個方寸之地都隱藏著星辰大海的秘密,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一片葉子可以述說一棵樹的過去,一棵小苗可以展示這片土地的未來。從小小的蚯蚓到天空中的雲,都是一場萬物循環鏈的禮讚。

不僅在昨晚,還有無數個現在,讓我們一起親近自然,守護森林,保護動物,與自然共生!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我們和自然界的萬物息息相關

說起來,你是否真的親近過自然?除去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你是否擁有成熟的自然觀?

先別著急對“自然觀”不屑一顧。這個簡單的詞匯裡包含著人與自然的關係,也蘊含著天地之間的真理。別忘了,大自然才是我們的起源和歸宿,是我們的本能。

我們在鋼筋水泥中生活了太久太久,似乎快忘記回歸自然的感受,對人類本體以外的生命知道得太少太少。

世界並不是以人類為中心,人類不過是地球上千萬種生命體中的一部分。在地球的生態系統裡,每一片森林,每一寸土地,從宏觀到微觀,無人的世界其實到處都充滿生之意趣,等待我們去探索。

在自然界,每一個物種都相互依存,彼此聯繫,這些聯繫既出人意料又錯綜複雜。

也許你從沒想過,狼群數量的變化會讓河岸改道;

鮭魚身體裡珍貴的氮元素竟然出現在千里之外的樹木身上;

地下王國的統治者螞蟻,看似柔弱卻號稱“森林警察”,維護森林的公平與正義,唯一做的“違背原則”的事就是對侵害樹木的蚜蟲放任自流,甚至過度保護。這聽上去不是一件好事,但這種行為卻使樹木遭受的致命攻擊變少。

這是一張互相交織的秘密網絡,這張大網伸出無比複雜的分支,以至於我們無法領略其全貌。這是一個不亞於人類社會的社交怪圈,這裡上演著一場又一場揭秘生命發展內核的自然循環。這正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

正因如此,我們才能保留那份對未知的驚歎,對自然的敬畏。

森系生活,

治愈你和自然之間的疏離

每個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如何與自然相處,如何傾聽萬物的聲音。

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身處一片森林,你最想看到什麽?你會如何生存?

你完全有可能跟隨猞猁的足跡,瞧瞧它們看過的風景;你還可以漫步森林,聆聽樹木、月光與微風合奏的交響樂;觀察一棵樹怎樣和同伴交流溝通……

你還會思考:戶外旅行時,穿什麽衣服不會被蚊蟲叮咬?

如果沒有手機和指南針,怎麽在樹林裡辨別時間和方向?

萬一碰到下雨天,躲在哪種樹下才安全?

20年深度體驗自然,實踐森系生活的“森林遊俠”彼得·渥雷本,和我們分享了他獨到的森林知識與親身感觸。

這些生存技能還包括:在哪裡可以搭帳篷和生火烤肉,哪些野莓和樹果可以填飽肚子,什麽時機和地點最適合觀察野生動物……

在他日積月累的森林生存筆記中,他告訴我們:

便便後拿苔蘚墊子當廁紙,柔軟又耐撕扯,性價比很高!雨後的苔蘚更是跟超市裡的名牌濕巾有一拚。千萬記得找一個可以遮擋的地方,以免獵人用來監視林中獵物的野外攝影頭把你也攝入其中。千萬要提防的會飛的“搗蛋鬼”——糠蚊,你一旦解下褲子,就變得無能為力了,這些小搗蛋鬼們特別喜歡撲向毫無遮擋的皮膚……

你可以用雲杉枝給自己搭建一個比較舒適的床,樹枝弧形朝上作填充,較粗的“骨架主乾”用於左右兩側狹窄的床沿,記住這些小竅門,它們免於你在睡夢中滾下床。

你還可以利用蠑螈和石蠅幼蟲辨別水源是否乾淨,因為它們都是對水質要求非常高的“挑剔鬼”,跟著它們絕對沒錯!

你一定記住幾種森林中的美味,萬一在林中找不到食物,它們可以救命——雲杉的形成層被喻為“帶著樹枝味的胡蘿卜”,等足目甲殼類可被作為零食“薯片”,野生草本植物的根,比如蒲公英,把它碾磨成粉狀,然後就可以像衝一杯卡羅咖啡似的享受了,而菌菇類不但容易中毒,沒有所需的蛋白質,還難以消化,其實並不適宜選用。

以自然之名,

為森林發聲

對森林的迷戀,使渥雷本成為自然萬物最親密的知己。借助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以及幾十年的細心觀察,將自己20年的悉心觀察集結成書,分享給渴望與自然親近的每一個人。

渥雷本原先只是個小小的林務員,出於對森林的熱愛與敬畏,對自然知識的癡迷與探索,在自己所管理的環保林區裡發現了太多偉大的自然之力。全世界沒有幾個人比他更了解森林中隱藏的星辰宇宙,比他更懂得人類與萬物的相處之道。

他不僅僅想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癡迷,他更想告訴人們: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應該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

無論哪個季節,停下匆忙的腳步,感受身邊的自然,你也能發現其中不可思議的力量。

部分文字來自《大自然的社交網絡》《森林的奇妙旅行》,北京紫圖圖書出品,轉載請注明版權。圖片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