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風口上的人造肉:搶佔餐桌前,先要解決售價問題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唐亞華

編輯 | 魏佳

人造肉、蛋、奶,正在搶佔你的餐桌。

先是人造肉公司頻傳喜訊,5月2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登陸納斯達克,首日股價暴漲163%,美國另外一家人造肉企業Impossible Foods(IF)也於近日獲得新一輪3億美元融資。受其影響,中國滬深兩市十餘支“人造肉概念股”連續數日漲停。

緊接著是人造奶和植物蛋進入大眾視線,儘管人造奶還停留在科學家的調試階段,但植物蛋已經實實在在走上中國消費者餐桌。5月15日,美國食品公司JUST的植物蛋宣布進入中國市場,已在電商平台上有售,折合每個雞蛋約10元,比普通雞蛋貴10倍,但不乏買單者。

事實上,國內早有人造肉公司,最頭部的包括寧波素蓮食品、深圳齊善食品和江蘇鴻昶食品三家,均有著超10年的行業經驗,產品包括素肉火腿腸、牛肉、素牛排、素東坡肉等。

資本的嗅覺最為敏銳,寧波素蓮食品創始人張信良告訴燃財經,近期已有四五家投資機構接觸他們。齊善食品也對媒體表示,包括BAT、順豐在內的10多家巨頭曾與他們接洽。

人造肉風潮來襲,但這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業內人士表示,人造素食等增加了消費者的食品選擇,但從營養價值來說,豆製品和動物肉類的氨基酸種類、營養性並不相同,無法代替。更為重要的是,以植物蛋白為技術路線的“素肉”產品價格高於傳統肉製品,Beyond Meat成立十年來也從未走出虧損狀態,怎樣盈利是一個大問題。

李嘉誠、比爾·蓋茨入局

5月2日,成立於2009年的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登陸納斯達克,股價暴漲163%,創造了21世紀以來美國公司IPO首日最佳表現。25美元的發行價,截至昨日已經漲至82.1美元。

受益於這波利好,國內A股維維股份、哈高科、登海種業、來伊份、雙塔食品等十餘支“人造肉概念股”連續幾天跟風漲停。

不過,這些僅僅涉及生產豌豆蛋白、大豆深加工、大豆種子業務的公司,並沒有一家真正有人造肉業務。因為股價波動,多家公司還急忙發布公告撇清與人造肉的關係,提示投資者注意風險。

為人造肉市場注入另一支強心針的是Beyond Meat的老對手、美國另外一家人造肉企業Impossible Foods(IF),它於近日獲得新一輪3億美元融資。

這兩家公司背後的投資者可謂星光熠熠,Beyond Meat的個人投資者包括比爾·蓋茨、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Twitter的聯合創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和比茲·斯通,以及麥當勞前任CEO唐·湯普森等。而IF背後,除了有李嘉誠、比爾·蓋茨,還有美國網球運動員小威廉姆斯、歌手凱蒂·佩裡、科斯拉風險投資、谷歌基金等。

Beyond Meat的產品主要有漢堡、香腸等新鮮產品和牛肉碎、雞肉卷等冷凍食品,從風味到口感極其類似傳統肉,據說2013年比爾·蓋茨嘗過Beyond Meat的雞肉卷後,便決定投資。

與此同時,人造奶和植物蛋也開始引發議論。人造奶是科學家將化學物質放入試管中調試出的牛奶蛋白質,兼具牛奶的口味與更高的營養價值,目前尚未有產品推出。而植物蛋已經進軍中國、走上餐桌。

5月15日,美國食品公司JUST的植物蛋宣布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已經在京東上發售。燃財經在其官方旗艦店看到,目前只上線了一款335毫升裝的植物蛋,3瓶售價259元,保存期限75天。

JUST Egg植物蛋在介紹中寫到:“我不是傳統‘雞蛋’,純植物提取的我,來自大地的果實——綠豆,有著雞蛋的質感和口感,卻可以做到0膽固醇、低脂低卡、0抗生素”。

當然,其價格也比普通雞蛋貴出不少,一瓶355毫升的植物蛋相當於 8-10個雞蛋的量,折算下來,大約相當於每個雞蛋近10元。

該植物蛋顯示有50多條網友評價,好評居多:“油都不用放就能炒起來,吃起來很像雞蛋的口感”、“家裡三高的人有口福了,0膽固醇哦”,但也有人指出,“貴還不一定安全,微中毒的狀態”。

國內人造肉公司受熱捧

目前,Beyond Meat的主打食品素食漢堡The Beyond Burger和IF的產品Impossible Foods都已經在香港開店,實際上,人造肉的概念對中國來說早已不是新鮮詞匯。伴隨著這一波行情,國內的人造肉公司也受到資本青睞。

深圳齊善食品是人造肉領域最早的探索者,成立於1993年,早期產品主要出口。2010年,寧波素蓮食品成立。2011年,台灣企業鴻昶也進入內地。此後長時間內,人造肉市場一直保持三家並立的局面。

這三家公司的代表產品多為素牛肉粒/乾、素牛排、素火腿、素肉鬆等。齊善每年保持近50款新產品的研發速度,鴻昶整個集團有300多款產品,素蓮食品也有150余款產品、8個專利。目前,國內的人造肉主要銷售到寺廟、餐飲行業、工業原料等需求方。

素蓮食品創始人張信良對燃財經(ID:rancaijing)表示,早在2013年就有資本關注到素蓮食品,陸續有五六家機構接觸過張信良,“但當時他們研究以後發現這個市場還是很小,一直沒能有合作。”

最近這一波熱潮之後,人造肉重新進入大眾視野,目前有四五家投資機構聯繫到了張信良, 公司也在做相應推進。有報導顯示,包括BAT、順豐等在內的不下10家互聯網企業都找上門接洽過齊善食品。

張信良告訴燃財經,國內以及國外各家企業的工藝基本一致,技術壁壘在於各公司的做法,最終產生不同的風味和口感。“不同之處還有原料,國內用的原料以大豆蛋白為主,因為性價比高,國外用的是豌豆蛋白,好處是沒有過敏源和豆腥味。不過我們已經採用了無腥味大豆,能做到大豆蛋白沒有腥味,經濟效益性比他們高。”

“引入資本肯定是好事,光靠自己的資本去運行速度太慢了,而且分分鐘可能被人乾掉,下一步我們會引入資本做新的廠房生產線的規劃,擴大規模,完善產品儲備,合適的時候去拓展市場。”張信良說。

價格貴是最大難題

受到資本熱捧,但前途未必樂觀。

擺在人造肉工公司面前的第一大攔路虎是成本。肉製品廠現在都是工業化生產,而人造肉的勞動成本較高,無法批量化大規模生產,人造肉產品售價多高於傳統肉。這也是Beyond Meat和國內公司都要面對的最大問題。

紐約一家餐廳裡Beyond Burger售價為12.95美元,高於普通牛肉漢堡。在齊善食品旗艦店,最暢銷的一款450g素火腿腸售價19.8元,不少用戶評價口感很像肉火腿腸,但量少有點小貴。燃財經發現,同樣重量的其他品牌肉質火腿腸,售價約為13元。

Beyond Meat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中,該公司淨收入從2016年的1620萬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8790萬美元,但銷售的強勁並沒有扭轉其成立十年來持續虧損的局面,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該公司的淨虧損分別為2510萬美元、3040萬美元和2990萬美元。

高成本和人造肉複雜的生產過程有關。

健康科普專欄作者張田勘告訴燃財經,人造肉有兩種,一是豆製品類,比如“素雞”“素火腿”等,屬於高植物蛋白;另一種是人造動物肉,與肉類相似,是用動物的幹細胞培養的,但人造動物肉不能形成3D的立體感,沒有骨骼、肌腱和肥瘦肉,味道也與傳統肉有差別。目前,市面上的產品以第一類為主。

在Beyond Meat的招股書裡,詳細介紹了人造肉的組成配方和生產過程,其原料主要來自黃豌豆,Beyond Meat先從分子結構層面,分析了動物肌肉的組成和設計,動物肉主要包含的氨基酸、脂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在植物中也大量存在,因而公司從豆類中,通過自然過程分離蛋白質和纖維,再通過加熱、壓力變化和冷凍等一系列方法,將蛋白質編織成纖維狀結構,生產人造肉。

“人造肉不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豆製品”,張信良解釋,“豆製品是以大豆為主要原料,人造肉是用大豆的分離蛋白為原料。簡單來說,大豆可以直接用於生產豆製品,而生產人造肉時,需要榨油企業先把大豆油去掉,再由專業公司用豆粕分離出大豆蛋白來製造人造肉。”

據他介紹,一顆大豆的蛋白含量約30%-40%,而蛋白含量到60%以上吃起來才會有很明顯的肉質的纖維感,需要經過膨化擠壓,才能做成類似肉口感的人造肉,普通豆製品的口感很難達到肉的程度。

“工藝上國內的人造肉跟美國上市Beyond Meat公司的相比沒有差別,只不過我們對產品的著重點不一樣,他們可能細微到一定要模仿出血絲,或者保持純自然的風味。”張信良表示。

他認為,高於傳統肉價的人造肉要被廣大消費者接受還有難度,所以他打算先研發全自動的設備,把價格降下來,然後再去肉製品市場競爭。

無論是美國公司Beyond Meat還是張信良都堅持,他們的目標是肉食者市場。“傳統的宗教、素食主義者市場不會有太多的增長,未來我們會在肉製品裡面去區分市場。”在他心目中,未來的產品可能是一盤素小炒肉或者獅子頭,用微波爐一轉就可以吃,或者以餃子、包子、肉夾饃餡料等低價接地氣的方式推廣。

短期內技術和市場突破難

人造肉是不是一門好生意,最終還要看顧客買不買單。

已經吃素5年的海波就對人造肉的營養價值和食品安全性表示出不安。他認為,用大豆、綠豆等做出來的豆製品人造肉、人造奶、植物蛋等也算素食,但這些食品不可避免會受農藥、轉基因等的影響,而且加工素肉的過程會消耗較多的能源和包裝,也不環保。“真正的素食主義者不會選擇人造肉,但人造肉可能是葷食者向素食者轉變的一種過渡性食物”。

張田勘告訴燃財經,從營養價值來說,豆製品和動物肉類的氨基酸種類、營養性並不相同,也無法代替。不過,大眾倒是不必擔心食物安全的問題。植物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博士、知名科普博主“飛雪之靈” 指出,如果這些產品經過了衛生檢疫合格,對身體是無害的,而且能為人體提供蛋白質氨基酸,其實是為獲得蛋白質提供了新的來源和選擇。

張田勘短期內並不看好這個行業,他認為人造肉人們早就在食用,不是新鮮事,資本市場的反應不過是概念和噱頭,真的要達到與傳統畜牧肉相同,可能有很長的路要走。將來即便可以上餐桌,也只能是人們食物的一種補充,無法承擔起主流食物的重擔。

這是因為,一方面人的飲食習慣和從基因上已經固定了口味和消化、吸引與分解供能,另外成本太高。不過他指出,如果未來能獲得技術突破,把成本降下來,或許會前進一步。

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王晟長期來說看好人造肉,他指出,人類在飲食角度的升級必然要圍繞好吃和健康,人造肉能夠做到健康,但過去的工藝方法、生產模式和思維相對陳舊,人造肉與真實的肉口感還有差距,未來還可以在多種複合維度融入纖維,利用3D列印等技術生產人造肉。

“我個人覺得,人造肉是大方向,但過程沒有那麽快。風口最終都會來,過程中能因為有一些技術難題、市場突破阻力可能導致行業暫時熄火。”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應採訪者要求,文中海波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