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癌」不僅帶走了評書大師單田芳先生,更帶走了一代人的記憶

近日,評書泰鬥單田芳先生去世了,享年84歲,曾經風靡整個中國的嗓音從此永訣……

在電視普及之前,中國的幾代人都是從小聽著「半導體」長大的,老舊的收音機裡傳出單田芳老師講述的各種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把忠孝節義講得深入人心。現在聽評書的人沒從前那麼多了,但提起單田芳很多人都特別熟悉,耳邊總能響起「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個略帶沙啞又極富個性的聲音。


1954年,單老先生走上評書舞台,從此一把扇子、一塊驚堂木,這一亮嗓子就說了半個世紀。

評書大師單田芳的去世是藝術界的一大損失,而帶走他的正是可怕的癌症。2000年單田芳先生罹患胃癌,接受手術治療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雖當時老先生挺了過來,但近幾年癌細胞有所轉移。也許是因為早年經歷了各種生活磨難,再加上忙碌的評書錄製工作,單老師並沒有把胃病當回事,術後不到3個月,他就跑到北京電視台錄製節目去了。

「胃病」別不當回事兒

很多人都像單老師一樣,初期根本不把胃病當回事,認為自己飲食健康,注意運動,身體不會有什麼大毛病,也有很多人有「諱疾」心理,不願相信,不想面對,身體不適時不想去醫院確診。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白領,飲食起居極其沒有規律,經常不好好吃早餐,晚餐又吃得很多很豐盛;夜生活豐富,很晚才睡覺,而且還吃夜宵;經常喝各種冰鎮飲料、碳酸飲料。長此以往,沒幾個人的胃不出問題。

其實胃病不可怕,發現的太遲才可怕。胃病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會引起腸胃粘膜糜爛、潰瘍、穿孔甚至癌變。作為高發病,胃病不僅使人體承受肌體痛苦,而且還會在體內堆積毒素,阻斷人體營養來源,使人體免疫力下降,並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腦血管病、肝膽疾病、貧血等,可謂「腸胃有病,百病叢生」。

據國際胃癌大會(IGCC)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胃癌每年新發病例為68萬例,死亡病例為50萬,佔全球發病的一半之多,且90%以上的人發現時就已是中晚期。但是醫學專家表示,胃癌預後和臨床進展密切相關,早期胃癌接受治療後5年生存率達到90%以上,中晚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術,5年生存率仍不到30%。①

胃癌早篩

所以早篩查早預防早治療是應對胃癌最好的方法。目前來說,胃鏡檢查是發現早期胃癌的金標準,及時接受胃鏡檢查就顯得尤為重要。胃鏡可直觀地看到胃黏膜的改變,發現諸如胃潰瘍、炎症、腫瘤、息肉等不同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胃癌已經趨於年輕化,40歲以上的人群胃部若出現不適就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無論男女都應每1-2年定期進行胃癌早篩。伴有上腹部疼痛、黑便、胃部反流、突然消瘦等癥狀的人,或有胃癌家族史,或在胃癌高發區居住的群眾則更應該需要重視。

隨著醫療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不插管的舒適化胃鏡已經普及,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解決了舒適性問題。只需喝一口水,將膠囊藥丸大小的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吞下,就可以輕鬆實現無痛無創無麻醉無交叉感染的精準的胃鏡檢查。

參考文獻:

①左婷婷,鄭榮壽,曾紅梅,張思維,陳萬青.中國胃癌流行病學現狀[J].中國腫瘤臨床,2017,44(1):52-5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