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佛祖為何不殺死孫悟空,而是度他成佛?並非只因善心

佛門講究因果,勸人行善,以為渡人渡己。唐僧是如來門下的真佛子,他曾道“出家人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一腔慈悲好善之心”,佛子尚如此,佛祖如來更甚之,從他對待悟空就能看出。悟空,實是天庭一枚棄子。且說其修成仙道之後,降龍伏虎,攪擾龍宮地府,弄得三界怨聲載道,直至被招安入天庭。

玉帝瞧不上這等妖仙,故而以“弼馬溫”糊弄一番,且握在手裡以備他時派上用場。不久,蟠桃宴將至,玉帝竟把悟空派去看守蟠桃園,縱容其攪亂蟠桃大會,又大舉捉拿,扔上誅仙台,這一系列操作就能看出,玉帝很不待見悟空。但是如來心思卻不同,原著道“佛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一個“輕輕的”,道盡了如來的手下留情。

熬過五百年之後,眼看悟空期滿出山,如來又不失時機的安排下取經工程,派觀音點化悟空,隨唐僧一路西去,倒成了靈山的紅人,“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在如來的扶持下,悟空登上蓮台,有了一席之地。

前番不入流的弼馬溫,轉眼竟成佛,足見如來一片慈悲心。然而,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如來因何對悟空如此抬舉?在西遊原著中抽絲剝繭就能發現,助天庭降服悟空時,是如來第一次閃亮登場,一露臉就轟動三界,成了蟠桃宴首席客。這意味著,彼時的靈山勢力尚不夠大,如來也在處心積慮招兵買馬。悟空即是天庭棄之不要的棋子,他接過手予以厚待,愈發顯得慈悲,吸引更多人馬歸附,以待與天庭勢均力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