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乾本分事,守平常心,做自在人

來源:渡蘭(ID:dulantea)

本文已獲授權

宋朝的慧開禪師曾寫過一首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生的變化猶如四季,有失也有得。以一顆平常心看世界,天天都是好時節。

乾本分事,做自在人

《圍爐夜話》中說:“本分人,即是快活人,無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安於自己的位置、做本分事的人,就是一個最快樂自由的人,只可惜能夠安於平淡、本分做事的人,已經很少了。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一生所受磨難無數,創造的學術成就是無人能及的,

但無論所處何等情景,他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專心做自己的事。

季羨林先生少時貧寒,但他奮發讀書。

在二戰期間,被迫滯於德國十餘年,嘗遍思鄉之苦,輾轉回國,又孑然一身在北京進行學術研究。

後來國內發生一些變故,他的身心飽受折磨,仍能泰然處之,安心做學問。

關於生活的苦難,他只是淡淡地說:“這些經歷給了我更寧靜的心,去踏實做學問。”

人生的滋味往往五味雜陳,禍福相依,守住一顆平常心,才能在得失之間,正確體悟生活的真諦。

季羨林先生曾被讚譽為“國學大師”、“學術泰鬥”、“國寶”,為此,他特意寫了文章請辭這“三頂桂冠”,不惑於名譽。

至人只是常。層次高的人,往往是平常人、本分人的代表,卻不妨礙他們快樂地過一生。

生活中,總有人感歎:活得真累。

其實,不妨檢視下自己,是否受困於日常瑣事,是否終日與蠅頭小利糾纏不休,

或許問題的關鍵,出在了自己身上。

世界紛紛擾擾,別被擾亂了心,迷失了心,而沒能明白這一顯明樸素的道理:

人忙碌一生,為的只是一份快樂。

俗話說得好:提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

與其負重前行,不如給生命減負,讓腳步變輕,心無掛礙,才是真正的自在。

乾本分事、持平常心,方能成自在人。

修平常心,無往不勝

正如泰戈爾所言:“世界之路並沒有鋪滿鮮花,每一步都有荊棘,但是你必須走過那條荊棘路,愉快,微笑!”

人生的路上,免不了坎坷和困境、浮躁和虛華。若懷有一顆平常心,往往能走得更加淡定、從容。

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家境貧寒,年少時曾借住在一座寺廟裡讀書,常常食不果腹,仍然堅持晝夜苦讀。

憑借過人的才識,高中進士。中進士以後多次向皇帝上書,提出許多革除弊政的建議,遭到保守勢力的打擊一再貶官。

縱觀他的一生,即使一再遭遇貶謫,也矢志不渝地追求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萬水千山只等閑。

王陽明,作為當朝狀元之子,八歲時過目成誦,十歲時下筆成詩,世人都當他是未來的狀元之才。

然而,自二十二歲起,王陽明接連兩次參加會試,均以失敗告終。

同窗們均以落第為恥,王陽明卻說:“世人以不第為恥,吾以不第動心為恥。”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王陽明說:“得財不喜是平常心;失利不憂是平常心;享譽不驕是平常心;受謗不惱是平常心。”

人生在坦途時,堅守謙虛、謹慎和質樸的平常心;走下坡路時,也要保持積極、樂觀和豁達的態度。

保持平常心,並不等於放棄自己,而是允許自己在錯誤中成長,坦然接受失敗,給心靈鬆綁,不懼無,不迷有。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沒有誰注定幸福,也沒有誰注定不幸。心要有一份蔚藍,才能撐起晴朗的夢。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內心的富足和快樂,從來都與財富多少無關。若擁有了化繁為簡的勇氣和毅力,就能在平常的快樂中感受生活的本真。

朝迎晨曦,晚送夕霞,秋月春花,一平常心。

酈波老師用100首唯美的詩詞

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和解和美麗

喚醒我們遠去的閑情和詩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