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東生:為什麽TCL股價上不去 估值顯著低於同行

本報記者 高瑜靜 趙毅 深圳報導

8月12日,通過資產出售成功“瘦身”的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100.SZ,以下簡稱“TCL集團”),交出了其重組後的首份“成績單”。

TCL集團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37.82億元,同比下降16.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 20.92億元,同比增長31.9%;每股收益為0.16元。

相比業績指標的變動幅度,TCL集團在資本市場表現平穩。8月13日開盤3.18元/股,微漲0.94%,當日以3.23元/股報收。

由於公司業績與股價表現不一致,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8月13日舉辦的業績交流會上不禁發問:“為什麽TCL集團的股價和同業比會低那麽多?PE只有同業三分之一,分紅率是同業3倍,各項經營指標都比同業優異。我就是想不到為何股價會那麽低?”

在李東生提出上述“靈魂拷問”前,TCL集團實施了大股東增持、股價回購等多項市值管理舉措。

自2018年底公布資產重組計劃以來,李東生為表達對公司的發展信心,累計5次增持TCL集團股票,耗資合計5.3億元。截至公司半年報披露日,李東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TCL集團12.2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9.02%,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交流會現場有媒體記者質疑,李東生增持是否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對於上述股票增持舉動的初衷,李東生坦言:“我增持很重要的原因是希望展示大股東對公司的承諾,是市場要求,也是監管部門的呼籲。董事長像我這麽大力度增持是極少數,我是實際真金白銀增持。我每次增持都講得很清楚,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有信心。”

此外,TCL集團早在今年1月時發布公告宣布,擬使用資金不低於15億元且不超過20億元進行股份回購。

自2019年2月14日首次實施回購起,至2019年7月31日,TCL集團已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账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近4.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39%,成交價在3.13~4.17元/股之間。

然而,上述舉措雙管齊下後,TCL集團股價走勢震蕩,始終在2~4元/股之間徘徊。

一位證券從業人士分析指出,當前TCL集團靜態市盈率為12.62倍,動態市盈率為10.46倍,無論是過去盈利指標評估,還是將來盈利指標預測,都低於家電行業的頭部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TCL集團2019年上半年的各項業績指標中,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政府補助在內的非經常性損益高達18.42億元。因此,儘管2019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0.92億元,但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TCL集團的盈利能力縮水。

2019年半年報數據顯示,TCL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2.5億元,同比下降74.79%。

從其業務層面來看,自今年4月,TCL集團完成重組剝離智能終端及配套業務,TCL集團由相關多元化經營轉化為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產業,並以產業牽引,發展產業金融和投資業務。

對於公司目前的產業和金融布局,TCL集團首席財務官杜鵑表示:“產融雙驅是核心戰略,產業金融和投資除了為TCL帶來資金管理和配置之外,可以貢獻平滑半導體產業周期的盈利。”

李東生也表示:“讓公司的財務穩健,保持適當低的負債率,保持手裡更多的現金,公司面對最困難的經歷都能夠遊刃有余。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現金流60億元,所有企業都在講資金緊張、有些資金鏈斷裂時,TCL集團還能拿出錢來做運作、做融資、做增持。”

業績交流會臨近結束時,李東生從座位上站起來,對台下的媒體記者誠懇地發出了邀請:“對我所提出的問題有想法的話,後續可以給我發郵件,TCL集團在市值管理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以後會努力改正。”

(編輯:趙毅 校對:顏京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