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冷戰》:特殊時期的動人愛情 黑白影像絕美

《冷戰》海報《冷戰》海報

  波蘭導演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的新作《冷戰》跟他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前作《修女艾達》一樣,影像極為突出。1:1.33的畫幅、乾淨的黑白攝影、精巧的構圖,在大銀幕上看真是一種享受。而這部叫做《冷戰》的電影,其實沒有太多地討論政治,而是描繪了特定歷史環境下的一段動人愛情。導演把兩個人15年的故事,放在80多分鐘的片長中,高效、極簡、又回味無窮。

  電影的開頭容易讓人聯想起《芳華》。故事始於1949年的波蘭,正是二戰後資本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剛開始冷戰的時候。出身不好的姑娘Zula憑著天籟般的嗓音,加入了一個“文工團”,而一眼相中她的,則是“文工團”的指揮Wiktor。這部分有很多歌舞的場面,樂團到各地巡演,弘揚史達林主義長官下的社會主義文化。

  在這個樂團中,兩個人相愛了。這兩個人如此地不同,一個是出身貧寒的鄉下姑娘,為了洗脫犯罪嫌疑、過上好日子加入樂團;另一個是受過良好教育、頗有天賦的音樂家,他一心想到自由的西方去。在Zula向Wiktor坦白,自己一直奉命向上頭報告他的一舉一動時,Wiktor再也無法忍受,他離開波蘭去往法國,與Zula相約在巴黎見面。後來他們幾次分分合合,每次重逢都愛得死去活來,而又往往因為性格的差異鬧得不愉快。他們也有過別的伴侶,但在起起落落的人生中,始終把對方當做生命中的最愛。

  音樂也是電影的一個重要角色。Zula用一首波蘭民歌、一首蘇聯歌曲贏得了Wiktor的青睞,在樂團期間她唱了許多“紅歌”,到了巴黎後,又唱起了法式風味的爵士樂。而Wiktor在樂團裡彈肖邦,其實他內心愛的是爵士樂,也在後來的巴黎生活中如願以償。電影中還出現了中國觀眾比較熟悉的《國際歌》、《喀秋莎》。

  《冷戰》使用的黑白攝影、近乎方形的畫幅,都跟《修女艾達》一樣,可一開始,導演是想拍彩色電影的,因為他不想重複自己。可那個年代是波蘭的灰暗的,他找不到合適的色彩去表現,所以還是用黑白來呈現了這部作品。除了構圖足夠精巧獨到外,也給出了足夠的留白,讓電影看起來有一種“高級感”。

  電影用字幕的形式提示年份和地點,以此來作為故事的節點。華沙、柏林、南斯拉夫……主角們走過的地方都是政治激蕩的中心,而導演卻沒有對政治背景過多著墨。這兩位愛人似乎離不開對方,可一旦在一起卻又無法相處。是政治、歷史的洪流阻礙了他們的感情,還是他們自身的缺陷?是否存在能超越一切的愛?導演把這些留給了觀眾去思考。

  電影的片尾打出了一行字幕:“獻給我的父母”,導演的父母已經去世,而他們的名字正是Wiktor和Zula。他的父母就是故事中男女主角的原型,雖然經歷不盡相似,但同樣分分合合卻此志不渝。導演用這樣一部美麗的電影,向那個年代的愛情致敬。特殊時代相愛的人有著太多的障礙,而愛卻是可以粉碎障礙的。

  (小萬/文)

(責編:小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