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賈玲:我怕減肥之後,你就不喜歡我了

有人說,女藝人想在娛樂圈生存就必須要美、要身材好。然而,有一個女明星,卻用胖胖的身材和有趣的靈魂成為大家心中的「女神」,這個人就是賈玲。

前不久,以爆料和毒舌著稱的豆瓣鵝組就曾做了一個「最喜愛的女明星TOP20」的投票。

賈玲出乎意料地排名第一,但仔細想想,似乎又不覺得意外,在時間的洗禮下,好看的皮囊終究抵不過有趣的靈魂。

從2010年第一次上春晚以來,她的體重與名氣齊飛,幾乎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圓潤了起來。

此後,「一個快樂的胖子」便成為了她給人們的印象,大家喜歡看她耍寶賣醜;喜歡她另類地演繹一個又一個經典。

殊不知,在我們每一次笑得前仰後合的背後,藏著喜劇演員怎樣的辛酸。

作家池莉曾說過:男人不能嗑瓜子,女人不能說相聲。

前一句的原因未可知,但是說相聲的女人確實少之又少。說學逗唱、插科打諢,男人做了叫逗趣兒,女人做起來就是傻大姐一個。

而賈玲學相聲,完全是陰差陽錯、造化弄人。

1982年,賈玲出生在湖北襄陽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還有一個供職於襄陽電視台的姐姐。

賈玲上小學的時候,《曲苑雜壇》正風靡全國,賈玲也特別愛看這個節目。

有一天,她在房間裡琢磨怎麼學鳥叫更自然,房門突然被媽媽打開了。

「丫頭,你又逮鳥了?」

正嘟著嘴的賈玲,一下子笑了,能把母親糊弄過去,說明她的「學鳥叫」爐火純青了。

家裡都覺得這孩子有點兒表演天賦,12歲那年在電視台工作的姐姐領她去一位老師那裡學表演。

2000年,懷抱著演員夢想的賈玲隻身來到北京,報考北京電影學院。人生地不熟,也沒怎麼見過大場面的她,很快就被淘汰了。

18歲的賈玲第一次感受到了夢想的重量,但是年輕的心不會因為一次挫折就偃旗息鼓,反而愈發堅定。

一年後,賈玲又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的戲劇表演專業,為了以防萬一,她同時報考了冷門的相聲專業,誰知道,就是這個保險措施,卻陰差陽錯地影響了她的一生。

一次賈玲不在家,媽媽接了一個電話,是中戲招生辦打來的。原來,賈玲同時通過了兩個專業的面試,學校要確定,她要選擇哪個專業。

結果,因為媽媽口音的問題,電話兩頭稀裡糊塗把「戲劇」弄成了「喜劇」。就這樣,賈玲誤打誤撞,進了冷門的相聲班。

不過,也算是因禍得福吧,賈玲進入的是馮鞏與中戲合作開設的第一屆相聲大專班,幸運地成為了馮鞏的門生。

2003年,賈玲畢業了,男朋友想回老家,而賈玲想留在北京繼續追求自己的相聲事業,結果倆人只能分手。而賈玲也開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涯。

最初的五六年,像別的北漂一樣,賈玲吃盡了苦頭。租的地下室特別小,用朋友的話來說就是:狗在你家都得豎著搖尾巴,橫著搖不起來。

為了爭取演出機會,她什麼表演活兒都接,最誇張的一場隻拿7塊錢。

最難的時候,賈玲賣掉了自己唯一值錢電子產品——隨身聽,用換來的20多塊錢過活。

班上其他幾個學相聲的女同學後來紛紛轉行,姐姐也屢次勸她回老家,要給她安排穩定的工作,但賈玲卻不肯就這樣輕言放棄。

一個人在異地他鄉,在一個屬於男人的圈子裡打拚,經歷的種種心酸可想而知。但當成名後記者採訪她時,賈玲卻並不覺得苦。

眼看著年華逝去,毫無成績,賈玲心中的火苗也逐漸黯淡。她咬咬牙,下定了一個決心:

宋丹丹29歲上春晚,我今年26,再過一年,不火就回家。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有的時候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2008年,賈玲創作了相聲《大話捧逗》,一時之間火爆京城,連演80多場。

沒多久,在2010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中出現了幾個新面孔,其中一個就是賈玲,她與白凱南搭檔演繹的《大話捧逗》一炮而紅,獲得了當年「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曲藝組三等獎。

播放GIF

賈玲在28歲這年,終於迎來了事業上第一個轉折點,比她仰慕的宋丹丹還早了一年。

自此,那個在台上張力十足,毫無羞澀忸怩的女孩,進入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視線。

夢想這個東西,往往就是這樣,總在平日裡不斷撩撥你的渴望,又一次次在你起身追逐時轉身就走,但它又總在你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時向你伸出手。

播放GIF

按照大多數人的想法,此時就應該趁熱打鐵。但在事業進入這樣一個小高潮期間,賈玲卻突然沉寂了下來——「我的盔甲沒了」。

她一開始也接受邀請,錄製節目,但錄著錄著她發現一個事兒,手裡的存貨不夠。

「喜劇表演不像唱歌,一首歌可以唱很多遍,但同一個笑話,我給你講一遍,OK,但我接著講第二遍、第三遍,會挨罵的。」

這讓她覺得焦慮,沒有新的東西怎麼能站在台上呢?

播放GIF

2012年,思量再三的賈玲將工作中心轉移到喜劇表演上。

「拚了命的演,想逗大家開心,卻發現還不如老白(白凱南)的八字眉一瞥」。

看到了自己在相聲上的瓶頸,賈玲選擇了另一條逗大家開心的路,卻也因此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的路。

陳佩斯說:「演戲的時候,我們並不平等,喜劇是把觀眾抬得很高很高,自己很卑賤很卑賤,我用我的卑賤來贏得觀眾的笑聲。」

而賈玲同樣直言:「我沒有面子問題。喜劇人的職責就是逗你們開心。」

她不介意在舞台上扮醜,自黑起來比誰都厲害。在她創作的小品《喜劇啊喜劇》中,賈玲根據自己的經歷,本色出演了一個喜劇演員。

在台上大口吃辣椒。

播放GIF

一口氣喝完一瓶酒。

播放GIF

幾秒鐘啃完一塊西瓜。

播放GIF

在小品中,賈玲的男朋友不願意看到女友如此辛苦,他也不解她為何如此之拚:

「你是個女孩,你完全可以不用這樣「

「我喜歡!「

「但是我不喜歡,我不想看見你這樣,我也不想看見剛才那個你。」

「可是我喜歡啊!」

「那自己做決定吧,是過來還是過去,你選。」

「……我真的喜歡。」

最終的結局,也是男朋友離她而去。

表演結束後,主持人問她:「如果愛情和喜劇不能兼得,你選擇哪一個?」

賈玲還是那句話:「我是真喜歡。」

為了台下的那一片笑聲,所有的付出辛苦都是值得。這是賈玲從始至終,從未改變的堅持。

除了感情上的遺憾,母親是賈玲心中最大的傷痕。

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後,她的第一部作品《你好,李煥英》就獻給了天上的母親。

小品裡,賈玲穿越到過去,將媽媽去世而自己來不及盡孝的真實故事搬到了舞台上。

在那一刻,她念的不是台詞,而是真心想說給媽媽的話。

「過得不好的時候,我想躺到媽媽懷裡。過得好了,我想和我媽一起分享,可是我媽享受不到那些。」

母親沒能看到她出人頭地,成為了她心中永遠的遺憾。

「你越成功越失落,越成功越想她。「

「一提就感覺你的人生根本就不完整,我曾經跟我姐說的最狠的一句話是:我覺得媽媽走了,我這輩子都不會快樂,我這輩子的快樂都缺一角「。

誰能想到在嘻嘻哈哈的笑臉背後,竟然會有這樣的悲傷,再一次揭開那個隱藏15年的傷疤,要付出多大的勇氣呀。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每一次看劇本,賈玲都要痛哭一場,甚至哭到「心都疼了」。

有網友流著淚表示:這小品,好到觀眾願意看千萬遍,卻不願讓賈玲再演第二遍。

在這個所有人都追求快樂的年代,沒有多少人願意犧牲自己給別人帶來歡樂。

而賈玲卻願意犧牲自我成全別人,不惜自毀形象只為給觀眾帶來笑聲。

因為她說過:「無論在作品中還是生活裡,當大家看到像我這樣又胖又醜的女孩,面對種種悲慘遭遇卻還能積極地生活,相信也可以為大家增加一點樂觀生活的勇氣吧。」

我們喜歡賈玲,或許就是因為她像極了一個平凡的我們。

家世不出眾,顏值不出眾,身材不出眾,才華也得靠後天拚了命的學習才能換得,還要面對一堆亂七八糟的糟心事兒。

但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也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精彩。

你現在所經歷的挫折與失敗,它隻屬於現在,把它交給時間,你會發現,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笑起來好看的酒窩,萬裡挑一。

所以,我選賈玲。

播放GIF

梨渦淺笑,是對美女的評價。這個笑起來有著兩個好看的酒窩的姑娘,已經是人們心中的喜劇女神。

謝謝這個愛笑、努力、樂呵呵、胖乎乎的女神帶給我們的歡樂。

也希望你,不論是胖,或者瘦,高或者矮,都能認真生活,做個愛笑的女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