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典“田牌”旗艦設計的延續,Surface Book 3再續傳奇

2015年10月,微軟發布了自家Surface系列的旗艦型號,即Surface Book。坦白地說,當時這款產品的ID設計不光是讓當時的筆者感到眼前一亮,甚至對於筆電電腦市場也是一次不小的衝擊和挑戰。不僅如此,雖然同為二合一筆電,但Surface Book的定位不同於自家人氣頗高的Pro系列以及Laptop系列,它是更強調配置與創作的生產力工具。

如今5年已經過去,Surface Book系列已經延續到了第三代產品,從產品外形上看依舊與15年初代的造型基本保持一致,簡約的配色以及A面的“田”字Logo告訴我們,它還是那個熟悉的微軟味。在經過了多輪風雲變換市場環境下,Surface Book 3還是否能征服現在挑剔的用戶呢?

實際上手Surface Book 3,仍然能感受到如同15年的震撼,全金屬機身不僅質感出色,分量也是相當扎實。筆者手中這台是13.5英寸無獨顯版本,官方宣傳搭配鍵盤部件的重量是1.53kg,平板模式下為0.719kg,與當下極致的輕薄本相比其實並不佔優,但Surface Book 3的特點就是在於可以多種形態變換對於多場景的適應。

Surface Book 3的經典設計莫過於它鉸鏈式的轉軸設計,這使得即便作為二合一筆電,視覺上的一體感也比很多筆電電腦的造型要強上不少。由於機器關合時,B面與C面並不會完全接觸,側面看會發現是處於鏤空的狀態,這也成為了Surface Book系列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之一。

另外,這個設計也讓Surface Book 3的鍵盤區域不同於其他筆電電腦那樣特意做凹陷下沉的處理,以防止長期使用後鍵盤磨損螢幕,Surface Book 3的鍵盤更像是懸浮在機器的C面,看起來非常地炫酷,同時也能將按鍵的鍵程做得更厚,以求獲得更好的輸入體驗。

不僅鍵盤手感出色,觸控板的操作體驗也相當順滑,按壓反饋清脆且迅速,仍是目前windows筆電中的TOP級水準,當然如果能將面積再做得更大一點就更好了。

Surface Book 3前後均帶有攝影頭模組,前置為500萬像素,後置為800萬像素,均支持1080P高清視頻錄製功能,同時前置支持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功能,開機解鎖要方便不少。另外,自帶的矩陣式遠場麥克風在語音通話的清晰度上要比傳統筆電稍微清晰一些。

接口方面為兩個USB-A 3.1,1個USB-C 3.1以及一個標準尺寸的SDXC讀卡器,作為生產力工具來說是足夠的,但未搭載雷電3接口還是有些遺憾。如果想要將Surface Book 3的顯示內容傳輸到顯示器上,還是得搭配一個Surface Dock 2設備。

螢幕參數方面與上一代相同,依舊為3:2比例的13.5英寸PixelSense顯示屏,分辨率為3000*2000,PPI值為267,而15英寸版本為3240*2160,PPI值為260,要比13.5英寸版本稍低一點點。這塊顯示屏無論是色彩,還是清晰度都非常優秀,在圖片或視頻相關的創作類工作以及網頁瀏覽時的體驗都很出色,除了看傳統16:9比例視頻,上下會留黑邊需要習慣以外,基本上屬於無可挑剔的範疇。

顯示屏也支持10點觸屏操控,進行一鍵拆除變成平板模式之後,除了用手指進行操作,你也可以通過使用Surface Pen在顯示屏上自由地進行創作。需要強調的是,這一代的拆卸速度要快上不少,用戶能更好地在平板與筆電模式之間進行快速地切換。

性能方面,Surface Book 3均搭載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處理器,13.5英寸無獨顯低配版本搭載的是i5-1035G7,帶獨顯和15英寸版本搭載的是i7-1065G7,二者都是英特爾專注於輕薄型設備的移動端芯片。以筆者手中的這台13英寸無獨顯版本為例,i5-1035G7擁有4核心8線程以及6MB緩存的配置,基本頻率為1.2GHz,睿頻可達到3.7Ghz,TDP功耗為15W。

使用CPU-Z和CINEBENCH R20進行測試,在CPU-Z中的表現非常不錯,單核跑分為454.2,多核跑分為2235。換到CINEBENCH R20上,實際的測試結果有些低於筆者的預期,單核跑分為340,多核跑分為948,至於原因可以看後面的散熱部分測試。

在記憶體與硬碟搭配方案上,Surface Book 3的13.5英寸記憶體為8GB~32GB可供選擇,15英寸為16GB~32GB,規格均為DDR4X 3733Mhz。而在內置的PCIe固態硬碟,13.5英寸和15英寸都是提供256GB~1TB的容量可選,使用CDM進行32GB大容量和4GB小容量的讀寫測試,Surface Book 3整體屬於當下的主流水準。

如果選擇的是帶獨顯版本,顯卡性能方面從上一代的GTX1060 6GB升級到了GTX1650(13.5英寸)和GTX1660TI(15英寸)。不過由於筆者手中為非獨顯版本,所以並無測試數據,但考慮二代與三代的外形並未發生變動,所以筆者依舊認為Surface Book 3並不能當做是一台遊戲本,如果只是平時偶爾玩下網遊還行,想獲得比較好的遊戲體驗還是建議選擇傳統的遊戲本。

值得一提的是,Surface Book 3支持了目前新一代的Wi-Fi 6規格,並且藍牙版本也從上一代的4.1升級到了5.0。

散熱方面,由於Surface Book 3的設計與上代相同,所以散熱表現其實差別並不是很大,因此微軟對於性能與發熱之間的取捨,更多還是偏向於溫度方面的考量。筆者AIDA64進行10分鐘的FPU拷機測試,在溫度突破100°C之後,Surface Book 3的處理器溫度穩定回歸到65°C~75°C之間,而頻率則一直保持在1.3Ghz~1.7Ghz之間,功率穩定在15W左右。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麽前面使用CINEBENCH R20進行性能測試的結果不是很理想,而CPU-Z則相對好很多。這是因為兩者的測試原理不同,R20更考驗機器的散熱,所以測試一開始Surface Book 3突破了溫度牆之後便迅速降頻控溫,結果也就低於預期。

經過一番體驗之後,筆者認為今年的Surface Book 3更多是微軟一次小版本更新。核心設計不變,處理器與顯卡等硬體都替換成當下的主流配置,個人認為目前英特爾的芯片還無法完全激發出Surface Book系列的全部潛能,或許等到Surface Book 4才是微軟真正的大招。

但瑕不掩瑜,Surface Book 3仍是目前微軟旗下的旗艦當家,如果你需要一定的性能配置來支撐自己在生產力創作方面的需要,又同時非常喜愛Surface Book系列的ID設計,那麽Surface Book 3仍值得你去購買。至於購買建議方面,筆者傾向於推薦帶獨顯的13.5英寸和15英寸版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