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年了,它仍是最好的戰爭片

1998年7月,《拯救大兵瑞恩》上映了,距今已整整20年。

這20年間,出現了無數戰爭電影:

《鬼子來了》的荒誕諷刺,《鋼琴家》的娓娓道來,《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的純真殘酷...

優秀的戰爭片層出不窮、各有特色,相比之下《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似乎有些簡單了。

可說起戰爭片,卻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它,這部電影究竟“神”在哪裡?

《拯救大兵瑞恩》I 1998

豆瓣:8.9

君君鑒片

《拯救大兵瑞恩》

適用人群:所有喜歡高品質電影的影迷

推薦理由:永遠的戰爭片經典

時 長:169min

推薦指數:★★★★★

觀看地址:百度雲

簡單到用片名六個字就可以概括的劇情,卻誕生出一部偉大的史詩。

電影平鋪直敘,講述了二戰中的一次救援行動。

題材新鮮嗎?不新鮮。手法特殊嗎?不特殊,很平穩。

可為什麽這部電影口碑到今天還是那麽好,甚至被無數人奉為“第一戰爭片”?

原因就在於斯皮爾伯格呈現的“矛盾”。

首先一個矛盾就是:八個人的命和一個人的命,哪個更重要?

初看《瑞恩》,一定會被它巨集大慘烈的戰爭場面震撼到。

斷肢遍地、全身燃燒、一槍爆頭...士兵們在炮火連天中一個個死去。

影片從一開場就告訴觀眾:戰爭是殘酷的,人命在戰場上就是如此輕賤。

可是在這人命比草賤的戰場上,長官卻下令讓八個人冒著危險去救一個普通大兵。

劃算嗎?值得嗎?任誰都會覺得不值。

上級長官的考慮似乎有他的道理:

大兵瑞恩一家四兄弟戰死了三個,瑞恩成了唯一的希望,如果他死了,那將摧毀一個家庭。

可大道理不能服眾,畢竟誰的命不是爹媽給的?你瑞恩的命是命,我們的命就不是命?

帶著這種情緒,救援小隊其實任務一開始就是心懷不滿的。

即便是嘴上說著“服從任務是軍人天職”的米勒上尉,也會在深夜燭火旁為戰友的犧牲黯然神傷,說出“這個瑞恩最好值得我們去救”這種話。

再看性格上的矛盾:冷血軍人,還是脆弱凡人?

影片中,“死”是最常見的事。

以至於這些軍人面對死亡,好像都毫無感覺。

昔日部下犧牲,不說廢話,趕緊另找一個頂替;

拿死去士兵的姓名牌嬉笑,當成撲克牌玩鬧;

甚至為了不被伏擊,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戰友死掉而不去救。

他們冷血的可怕。

可在不經意間,他們卻又表現得脆弱柔情,沒有那麽堅不可摧。

每到一地就裝一罐土壤留作紀念,哪怕會給自己加重負擔;

違抗軍令也要救下沿途的小女孩,只因她長得像自己的外甥女;

處境艱難時,躲開部下,自己一個人泣不成聲。

其實他們並非冷血,只是現實逼迫他們只能理性,在戰場上優柔寡斷不僅會害了自己,還會害了同伴。

就像米勒上尉,被奉為戰鬥英雄的他,入伍之前也不過是個中學老師而已。

他們都是普通人,只是在戰爭面前,他們都無路可選。

還有,便是草包和勇士的矛盾。

救援小隊中全是英勇的戰士,除了翻譯兵厄本。

厄本是一個沒上過前線的新兵,膽子小,經驗少,但卻喜歡把“戰爭語錄”掛在嘴邊。

“戰爭可以磨練人的意志”、“不問原因,只求為國犧牲”、“人在生死攸關時才能看出強弱”...

全是空話、廢話。

我們不能怪他,因為剛上戰場的他無依無靠,只能靠讀這些東西來麻醉自己,好讓自己不那麽恐懼。

可是之後厄本的表現卻總是讓人失望。

他堅持著“不殺戰俘”的規矩,勸說米勒上尉讓戰俘去盟軍自首,惹得隊員們吵成一片,因為一個戰友剛剛在這場戰鬥中戰死。

在埋伏德軍的戰鬥中,厄本被安排運送彈藥,但他卻因害怕而遲遲不敢挪動位置,戰友因他的膽小而被納粹殺死。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草包,一個紙上談兵的書呆子,帶著滿口規矩道德的迂腐,站在勇士們中間格外不相配。

可是捫心自問,如果是我們自己上了戰場,會做的比他更好嗎?

後來,之前被放走的戰俘重新加入納粹戰鬥,還殺害了米勒上尉,這對厄本來說,無疑是個重擊。

你堅持了規矩,可卻因此害死了最照顧自己的人,這規矩意義何在?

援軍趕到後,厄本衝出來將一夥納粹俘虜,其中就有那個之前放走的家夥。

那個納粹一見是厄本便喜出望外,告訴同伴:別擔心,他不殺俘虜。

厄本把這些都看在眼裡,盯著他,準確無誤地扣下了扳機。

隨著一聲槍響,厄本終於開了戰場上的第一槍,而他也終於不再是個草包,他在這場戰爭中成長了

厄本就像每一個普通人,沒有強健的體魄,沒有鋼鐵般的意志,會堅持所謂的“正義和光榮”,但卻無力去貫徹真正的正義。

但他是善良的,這一點足以讓他慢慢成長,變成一個真正的勇士。

《拯救大兵瑞恩》自上映以來便好評如潮,不僅因為影片真實還原了二戰的慘烈,更因為導演對人性的複雜表現的淋漓盡致。

影片是反戰的,但它也歌頌了戰爭中崇高的人性,這種“於石縫中開出花來”的故事讓無數人感動,包括君君自己。

其實,中國也有許多優秀的戰爭片,不光有抗日神劇。

《紫日》裡,母親被日本鬼子殺害的農民楊玉福,跟蘇聯女紅軍俘虜了一個日本女學生。

女學生從小受軍國主義教育,幾次想置他們於死地,但善良讓二人還是無法下手殺了這個孩子。

後來共患難的三個人竟然淡忘了國仇家恨,產生了友誼,可戰爭卻將剛剛誕生的美好又擊碎。

電影結束時,夕陽下計程車兵們一個個扔掉手中的槍,那一幕讓許多人淚崩。

《集結號》裡,張涵予飾演的連長沒聽到撤退的集結號就死守陣地,最後除他自己,全連47人全部陣亡。

可在戰爭結束後,犧牲的戰士們卻被劃為“失蹤”,張涵予為此開始了艱難的證明之路。

當十幾年後,戰士們的烈士身份終於得以證明,張涵予那句“兄弟們,回家了”相信沒人不為之動容。

戰爭是可怕的,但它磨滅不了人性的光輝。

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距離戰爭似乎很遠,但電影中米勒上尉臨終時對瑞恩說的話,同樣適用於我們:

莫辜負,莫辜負他們的犧牲。

牢記歷史,活好自己的人生,就是對千萬犧牲在戰場上的勇士最好的回報。

今日話題

一人說三部看過最好的戰爭片

留言點讚前三的小夥伴

可分別獲得一個月影片會員哦

要愛,不要戰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