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僅三分鐘就奪走了一個孩子的生命!學會這招,關鍵時刻能救命!

前幾天,小薇看到一條揪心的新聞:

事件回顧

在某幼稚園,幾名小朋友圍坐在飯桌前吃飯,其中一名4歲男童吃飯時不小心被食物噎住,不停地咳嗽。直到3分鐘後,老師才發現男童的異狀,緊急送醫。遺憾的是,最終醫生還是沒能將孩子搶救過來。

監控顯示男童疑似被食物卡喉

而此類的悲劇,在我們身邊頻繁地發生著:

「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吃下食物、異物所造成的氣道梗阻窒息死亡的孩子近3000名!

實際上,只要把握氣道梗阻的黃金急救時間(4分鐘),掌握正確的急救方式——海姆立克急救法,絕大多數遭遇氣道梗阻的孩子都能被搶救回來!

那麼,當孩子被卡嗆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正確急救呢?

首先,要避免錯誤的急救方式

當孩子吃東西時/後,出現劇烈咳嗽(也可能無法咳嗽)、無法說話、面部青紫、呼吸變粗、有喘息音時,一定要警惕是氣道異物的可能。

此時,先要冷靜下來,不要慌!也不要給孩子拍背或摳喉嚨。

這兩種方式,都會使在氣管的異物掉得更深。也就是說,你這是在幫倒忙!

另外,馬上送醫也是錯誤的。因為時間上來不及!記住,氣道梗阻的黃金急救時間只有4分鐘!

正確做法:

請人撥打120急救熱線+馬上給孩子施行海姆立克急救法。

Ps:魚刺卡喉,或者能呼吸、能說話的情況下,緊急送醫即可,不需要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其次,使用正確的急救方式

海姆立克急救法,希望所有人都能熟練掌握,關鍵時刻真能救人一命!具體操作方式如下:

1、對1歲以下嬰兒:

姿勢:

嬰兒臉朝下趴在成人的前臂,成人用手抓嬰兒下巴為支撐點。

拍打:

支撐臂略朝下,另一手掌掌根向下向前拍打嬰兒的兩肩之間。

圖片來源於網路

按壓:

若仍不見效,採用坐姿後,將嬰兒仰臥並置於大腿上,用手扶住其後腦杓,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擠壓器,迅速輕柔地向裡向上擠壓嬰兒肚臍和肋骨的部位。

圖片來源於網路

重複:

5次拍打換5次按壓,重複替換直到異物排出。

2、對1歲以上兒童及成人:

姿勢:

站在孩子身後,幫助其站立並向前傾。

按壓:

雙臂環繞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拇指和食指放在肚臍和胸骨之間,另一手掌按壓在拳頭上,雙手急速用力向上擠壓。一般5次即可使異物吐出。

圖片來源於網路

Ps:利用椅背等堅固物品也可自救,注意上身傾斜。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嬰幼兒還是大人,如果對方在急救過程中失去意識或暫停呼吸,就要停止施救,先做心肺復甦,分為兩步:

胸外按壓

位置:

兩乳頭連接的中點;

姿勢:

1歲以內嬰兒,雙指按壓;

1歲以上兒童,單手或雙手按壓;

成人,雙手掌重疊,手指抬起,掌根用力。手臂綳直不彎曲,與患者的胸垂直。

力度:

1歲以下嬰兒,按壓幅度大約是4cm;

兒童,按壓幅度為5cm;

成人,按壓幅度至少5cm,不超過6cm;

頻率:>100次/分鐘。

人工呼吸

抬頭:

把患者的頭後仰並抬起下巴;

捏鼻:

用手捏住他的鼻子;

吹氣:

口對口用力吹氣兩次,每次吹氣在1秒以上,並看到患者胸部鼓起。

每按壓30次,呼吸兩次,不要放棄,堅持到救護人員到!

最後,防患未然是最重要的

在掌握了如何正確急救後,更重要的是要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1、這些食物要特別注意

果凍,堅果如花生、豆子,塊狀固體如肉塊,麵條,蔬菜等,甚至麵包、饅頭等都要特別注意。

因為這些食物都有可能卡住氣管。

2、吃東西時不要逗孩子笑

很多家長在喂孩子吃東西時,都有這個壞習慣。但在孩子吃東西時逗笑,會加大食物進入氣管,導致梗阻的風險。

除此外,孩子哭鬧時,也不建議趁著孩子張開嘴,強行喂飯、喂葯,因為依舊有可能造成嗆咳。

3、小物品不要給孩子玩

如紐扣、小電池、小零件等可讓孩子誤吞的小物件,不要主動給孩子玩,甚至要在孩子活動的、隨手可碰觸到的範圍內,主動排查這些隱藏的風險。

真心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學會這個急救方法,讓同樣的悲劇不再重演

轉發本篇文章,讓更多的人掌握,這個可以救命的方法

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