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史丹利的驚奇創業人生

【獵雲網(微信:ilieyun)成都】11月26日報導(文/尹子璿)

1941年,12月。

日本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把這個大國拉入了早就籠罩在歐亞大陸上的戰爭。

無數的美國士兵走上戰場,而一本描寫美國英雄抗擊德意日的漫畫也隨同補給一起被送到前線,激勵著士兵們奮戰。直到77年後的今天,這個漫畫形象依舊活躍在熒屏中,他的戰場也從二戰轉移到了整個宇宙。

這個英雄就是美國隊長。

而與《美國隊長》第三部漫畫共同問世的,還有“史丹·李(Stan Lee)”這個筆名。

當時的史丹利只有16歲,因為家境貧寒所以從小就通過寫文章補貼家用。在加入表姐的丈夫創立的漫威公司後做一名助理後,迅速憑借文學天賦參與到了公司的創作中來,並在三年後成為了公司的主編。

然而,戰爭結束後,《美國隊長》的歡迎程度也大幅度地下降,”漫畫有害論“開始風行,甚至社會上掀起了反對漫畫的運動。

直到1961年,已經萌生退意的史丹利決定在離開漫威前最後創作一部作品,同畫家傑克·科比一道創造出了一個新的英雄組合: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

正是這本漫畫導致了漫威的複興。

史丹利的人生也開始改變,如果說,之前的他不過是作為漫威的一個員工,而從《神奇四俠》開始,他正式介入了這家企業的命脈,並從此開始了自己的內容創業生涯。

而反觀史丹利的一生, 我們發現,作為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來說,他無疑有諸多良好的品質。

全新的英雄理念,拯救漫威漫畫

《神奇四俠》是漫威在60年代複興時的開山之作,講述四位科學家由於受到宇宙射線異塵餘生而變異,獲得四種不同超能力,從此成立一個團隊,既打擊犯罪,也進行科學探險,解決各種離奇的問題。

當時人們對超級英雄漫畫的認知是——它們是兒童的專利、題材和內容往往幼稚低齡,但史丹·李對此並不認同,他利用神奇四俠這支面臨並經歷各種複雜重要事件的英雄隊伍,重新定義了漫畫的涵義。在神奇四俠誕生以來的第一年裡,他們就直面了美蘇冷戰的局面,並處理了經濟上的破產危機。

而“非完美”是神奇四俠最顯著的特質,四人雖然擁有非凡的超能力,但是卻在人性上各有缺點:自負、愛捉弄人、自慚形穢等。除此以外,他們首先是科學家和冒險家,其次才是英雄。四人住在紐約曼哈頓,會遭遇到實際的困難:鄰居抱怨太吵,市長要收回他們的住房。

四個英雄首次登場是在1961年,這樣充滿現實感的英雄受到了巨大的歡迎,該漫畫50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而這種“現實性”思想成為MARVEL日後遵循的指導原則。

史丹利也緊接著開始一部接一部地創造出一系列新的超級英雄漫畫,包括《蜘蛛人》、《鋼鐵俠》、《雷神托爾》、《綠巨人》、《X戰警》等,而鋼鐵俠剛愎自用,蜘蛛人為情所困,雷神狂妄自大……脫離了臉譜化的人物迅速走進了讀者的內心,史丹·李也憑借著這些開創新的作品成為了漫威的靈魂人物。

而史丹利的創作中,也會看人們最需要什麽。

戰爭年代,充滿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美國隊長給大家帶去了希望;而蜘蛛人又在和平世界讓每個少年看到了自己的影子;60年代,美蘇對抗,誕生在核武器陰影下、混合著恐懼與救贖的反英雄角色浩克則飽受歡迎;科技發展時代,集軍火、反戰、科技、財富等元素在一身的花花公子鋼鐵俠則成了大家的心頭好……

現實感、表達了人們的希望,或許這正是漫威作品經久不衰的原因。

在接下來將近80年的人生中,史丹利的名字出現在了超過20億本漫畫裡。

而在他逝世後,DC在悼文中這樣寫道:“他改變了我們看英雄的方式,現代漫畫將一直有他不可磨滅的印記,他那感染人心的熱情,讓我們想起自己愛上這些故事的初心。Excelsior(史丹·李的口頭禪‘精益求精’),斯坦。”

拯救漫威的電影化

能夠取得如今的“江湖地位”,與漫威近年多部作品影視化脫不了乾系,甚至可以說,電影終於讓漫威走進了大眾,脫離漫畫這一小眾的載體。

2008年漫威拍了《鋼鐵俠》,大獲成功。相對於把版權賣給電影公司,覺醒的漫威把所有人物放到統一的世界觀中去構建,並通過單英雄電影在結尾丟彩蛋的形式,預埋伏筆,使之能否彼此串聯,直到《復仇者聯盟》出現,大致的漫威電影宇宙終於有了雛形。

在被迪士尼收購後,漫威的電影作品進程又大大加快,僅從2017年至今就有《金剛狼3:殊死一戰》、《星際異攻隊2》、《蜘蛛人:英雄歸來》、《雷神3:諸神黃昏》、《黑豹》及《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7部作品。而除了電影以外,漫威的電視劇同樣也保持著高產。

漫威已經形成了全球最為完善的IP生態鏈,其IP運營方式曾多次被我們作為教科書來探討。

然而事實上,上世紀90年代,美國漫畫產業出現一次衰敗,直接給漫威帶來巨大的輿論和經濟雙重壓力,所以漫威開始變賣家產,企圖渡過難關,逐漸地將旗下角色外借,夜魔俠和X戰警借給了福克斯,浩克給了環球……

那個時候,史丹利便已經有了IP運營的意識,認為多元化的開發能夠給到作品更長久的生命。但是漫威的行為卻讓他十分的失望,這導致他和漫威的矛盾也開始漸漸出現,他也開始對自己的收入不滿意,而且不滿自己作品的版權和改編權都握在漫威公司手裡。

1998年,史丹利參與編劇、漫威和新線電影共同製作的《刀鋒戰士》大獲成功。這部作品在全球院線狂賺1億3000萬美元,該片的成功讓超級英雄電影開始重新復甦,《刀鋒戰士》後來被譽為好萊塢最成功的超級英雄電影。可是這部作品也屬於被漫威“外借”,雖說漫威從此開始意識到版權分散帶來的,可能是一個更致命的利益消耗,並迫使其作出了親自改編的決定。

可是漫威卻沒有留住史丹利。

離開漫威的再創業,20年前的IP運營思路

1998年,史丹利還是踏上了二次創業的路線。用今天的話來說,他主要做的就是IP運營的工作。

他和皮特·保爾(Peter Paul)開了一個基於互聯網的超級英雄創做、生產和行銷的工作室——史丹利傳媒。這家公司後來擁有165名雇員並上市,但在2000年末,調查員發現保爾和某公司員工涉嫌非法操縱股票交易。2001年2月,史丹利傳媒申請了的破產保護。

隨後,史丹利再次創業,創辦了POW! 娛樂公司,該公司主營業務是開發電影、電視劇和電腦遊戲。而在日本,POW! 作為出版社的同時也作為動畫製作公司生產內容,開發了Heroman、The Reflection等動畫項目;2010年4月,迪士尼和史丹·李宣布共同推出三部電影,都將由POW!娛樂公司製作拍攝。

就在去年,這家公司被中國綜合性文化產業集團承興國際收購,史丹利會繼續擔任創意總監一職。

當時,POW! 版權柯瑞已經有270個已經正在運作和尚未曝光的超級IP。

熱愛自己的職業

史丹利無疑一位非常成功的創業者,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前瞻性、開創性,他會從市場的角度做產品,也會判斷未來的趨勢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可最為重要的成功的秘訣,或許是最簡單的“熱愛”。

直到去世之前,他仍然在堅持上班,每天早上九點準時出現在自己的辦公室裡。

“我愛我的工作”,他說,“如果我不能寫漫畫,我的人生不知會有多痛苦。如果我不能來辦公室,不能和這麽多才華橫溢的人一起工作,我恐怕只會腐爛在自家的電視前,虛度時光。”

他也曾多次給年輕人提出建議:“做你最想做的事情,而且是你所擅長的。”

這恰恰也是創業者需要做的,不僅選擇自己熱愛的行業,還需要是自己擅長的行業:“年少時我曾夢想成為一個音樂家,我聽廣播,追流行樂隊的歌,可惜我毫無音樂天賦。但我也熱愛寫作,且更容易實現。所以我堅持寫作。所以要選擇你擅長並且為之深愛的事情,這樣成功的機會更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