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線充電汽車來啦!

無線充電汽車來啦!

像無人駕駛一樣,電動也是汽車發展的大勢所趨。但一旦用上電,充電是件麻煩事。譬如,很多車夜間停靠在路邊上,難道要從家裡拉根長長的電線充電不成?

不過好消息是,等你擁有一輛電動汽車的時候,很可能就不需要這麽做了——無線充電很快就會普及開來。

無線充電是如何實現的?

無線充電的基本原理很簡單。在車輛下方放置一個襯墊,交流電流通過襯墊中的線圈,產生變化的磁場。車身上有另一個線圈,會與襯墊中的磁場產生共振,變化的磁場又感應出交流電(這也是變壓器和電磁爐的原理)。交流電被轉換成直流電之後,就可以給電池充電了。這叫磁共振充電。

重要的是,即使兩個線圈相距25厘米,這種充電方式也一樣有效。這意味著電源和充電對象不需要像插入式充電那樣,非要用電線連起來,兩者之間可以留有很大的空隙。

這個空隙是無線充電的便利所在,不過也是缺點所在。如果在空隙裡不小心落入金屬物體或爬進小動物,它們身上很容易感應出電流,從而使它們升溫。理論上,如果充電時有人把一包煙扔到空隙裡頭,包裝中的錫箔可能會發熱到足以著火。一種解決方案是盡量縮小這個空隙,並安裝內置的金屬和運動探測器。如果有小孩爬到車下,充電過程就會自動關閉。

讓每個停車位都能無線充電

這套充電裝置已經在市場上銷售,但目前隻適合在車庫充電——那裡直接有電源。而對於停泊在路邊上的汽車該如何充電呢?

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在每個停車位(包括路邊停車位)下都安裝無線充電器,可供任何電動車輛使用。但安裝並不便宜。比如,由寶馬汽車製造商生產的第一款無線充電襯墊售價約3000歐元,這種襯墊還僅僅隻適合在車庫充電。倘若是公共停車位充電襯墊,成本甚至更高,因為不僅需要襯墊更加堅固,還要埋到地裡並連接到電源上,這一切都需要額外的費用。

不過,技術上的成本應該會不斷下降。此外,發揮市場的作用,吸引停車場業主參與也將是關鍵。例如,購物中心為了吸引大家來購物,可能會更願意下本錢在附近停車位上安裝無線充電器。另一個辦法是,政府可以將公共道路上的停車位開放出租給附近居民,收來的租金可用於資助更多無線充電器的安裝。一旦每個停車位都有了無線充電,然後再恢復成公用停車位,供大家免費使用。

讓汽車邊跑邊充電

下一步是將無線充電器放置在主要道路下。這其實已經不是新鮮事。自2010年以來,在韓國,電動公車一直在以無線方式供電。但是這隻供公車在特定的短線路上使用,而且時速最高只有60千米。

美國高通公司最近在法國一條150米長的公路上安裝了無線充電器。試驗證明,一輛汽車可以一邊充電,一邊以每小時100千米的速度奔跑。而且這輛車還配備了與固定無線充電相同的設備,同一套設備既可以靜止時充電,又可以奔跑時充電。因此,任何裝備了標準無線充電設備的汽車都可以在這條路上一邊充電一邊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