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媽媽被診斷為乙狀結腸癌,化療過程很痛苦,該怎麼勸慰她?

媽媽被診斷為乙狀結腸癌,化療過程很痛苦,該怎麼勸慰她?

幾個建議

1.與你的手術醫生了解一下,術中情況如何。是否是根治性手術,就是切除範圍和淋巴結清掃是否足夠。主要是術中是否看到腫瘤突破了腸壁的漿膜,是否有明顯的腫大淋巴結,是否有腹膜轉移結節。如果沒有腹腔轉移,腫瘤沒有明顯的侵及周圍臟器,並且是規範的乙狀結腸癌根治手術。那麼,接下來要看術後病理分期和相關的免疫組化指標。

2.術後病理分期如何,是否需要化療。這是絕對是否化療的重要依據。如果不需要化療,那麼就停止化療,也就沒有了化療的副反應。

早期結腸癌肯定不需要。

中期偏早,沒有淋巴結轉移,比如T2N0T3N0分期患者,也是可以不用化療

對於高危2期結腸癌,比如T3T4患者,雖然淋巴結沒有轉移,但是合併了複發的高危因素(脈管癌栓、神經侵犯、低分化、術前有梗阻或者穿孔、淋巴結數目小於12枚),需要檢查微衛星狀態,如果是穩定,可以口服化療葯就可以,副反應很小。如果是微衛星不穩定,那麼單葯口服沒有作用,此時可以不化療定期複查就可以,也可以聯合化療。

對於三期結腸癌,就是說有淋巴結轉移的,術後是需要輔助化療,一般是靜脈和口服聯合化療。但是根據歐洲最新的大型臨床研究(IDAE)結果來看,如果是低危三期結腸癌(T1-3N1),術後化療時間可以縮短到原來的一般,術後三個月的輔助化療就可以了。對於低危3期,研究表明,輔助化療3個月和6個月,預後沒有顯著差別。但是對於高危三期結腸癌,術後輔助化療和原來一樣,需要6個月的時間。(此段好好看

3.如果病理分期,是需要化療的。那麼是否一定堅持化療,也要看副反應的程度。這個需要主治醫生根據患者的主觀反應(惡性、嘔吐、腹瀉、手腳麻木程度)和客觀檢查指標(血常規、肝腎功能的指標變化),來調整化療藥物劑量或者停止化療。或者將聯合化療方案改為單葯化療,既可以降低副反應,又不會產生完全停葯帶來的不良預後。

除了以上因素需要嚴重關切外,心理關懷也是很重要的。多多給予希望和鼓勵,在飲食上給予適當的調整,這樣會更好地配合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