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西虹市首富》票房高漲的背後是開心麻花的上市困境

  來源:鈦媒體

  開心麻花的商業邏輯就是,把電影綁在話劇上,摸著話劇過河。

  2018年的開心麻花大概是喜憂參半的。

  一方面今年開心麻花有兩部電影要上映,一部是現在正在熱映的《西虹市首富》,一部則是國慶檔的《李茶的姑媽》。

  就在剛剛這個周末,由開心麻花團隊主控的第四部電影《西虹市首富》正在掀起熱潮,上映三天狂攬將近九億票房,觀眾們再一次因為開心麻花而在電影院裡笑出豬叫。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西虹市首富》極有可能延續去年《羞羞的鐵拳》的路線,實現口碑票房雙豐收。而《李茶的姑媽》作為開心麻花最擅長的話劇改編電影,品控方面應該不會有大問題,在國慶檔說不定還能為觀眾帶來另一個驚喜。

  不過另一方面,除了好消息,前不久其實還有一個被忽略的新聞。從去年六月開心麻花提出申請創業板上市以來,很多人心目中已經將開心麻花視為話劇第一股,然而在準備了近十個月之後,今年三月開心麻花撤回了IPO上市申請,準備進行股權結構的重新調整。

  按理說,去年國慶檔《羞羞的鐵拳》助力開心麻花實現了營收8.22億,同比大增181.60%,淨利潤方面,增幅更是驚人,達441.81%,此時應該正是開心麻花上市的絕佳關頭。然而在這個節骨點忽然撤回IPO申請,讓人充滿疑惑。

  但是不管怎樣,無論今年這兩部電影最終將取得多大的成績,開心麻花撤回IPO申請背後有什麽隱情,總之開心麻花的未來都是既充滿驚喜,也充滿挑戰。

  那麽開心麻花未來的電影怎麽拍?接下來的路怎麽走?上市到底還要不要繼續搞呢?這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不小的困局。

  《西虹市首富》的血統問題

  這周末去看了《西虹市首富》之後,開始有一個感歎,就是開心麻花越來越理解自己要拍什麽樣的電影了。

  開心麻花此前一共出品了三部電影,分別是《夏洛特煩惱》、《驢得水》和《羞羞的鐵拳》,這三部電影在豆瓣的口碑與票房正好是反過來的,口碑最好的《驢得水》票房僅一個多億,口碑最差的《羞羞的鐵拳》票房則高達22億。

  這次的《西虹市首富》,豆瓣評分6.9,依舊有不少人在罵,罵他立意低俗,罵他劇情尷尬,罵他價值觀不正確,但是絲毫阻止不了他首周末票房就橫掃一眾大片,直追之前的《我不是藥神》。我一直有個看法,豆瓣從來不能代表中國電影,它更本質的是一個影迷社區,這一點其實在開心麻花的電影身上就有驗證。

  其實相比於國外,被國產電影荼毒多年的國內觀眾並不難伺候。第一,別拿觀眾當煞筆,認認真真拍出來的好電影和屎尿屁,觀眾一眼就能看出區別;第二,別在觀眾面前亂裝逼,拍電影就要考慮觀影門檻,門檻降不下來就別怪觀眾不買账,拍藝術片就做好藝術片的覺悟。

  從這一點來說,毫無疑問,經過從《夏洛特煩惱》到《羞羞的鐵拳》的探索,開心麻花現在是知道怎麽拍電影的,或者說是知道怎麽拍喜劇電影的。而《西虹市首富》幾乎可以說是和《羞羞的鐵拳》一脈相承,既要保證品質,又要降低門檻。

  總之就是,不拿觀眾當煞筆,也不在觀眾面前亂裝逼。

  不過要真正扯到血統的話,這次的《西虹市首富》嚴格來說並不能算是開心麻花電影。

  公開資訊顯示,《西虹市首富》的直接出品方是西虹市影視文化(天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是開心麻花的簽約導演閆飛。其中閆飛直接持股32.5%,疑似是該公司的控股股東,而開心麻花則持股15%。

  但是相比於其他號稱原班人馬的比如《一念天堂》這種偽開心麻花電影,《西虹市首富》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的核心創作團隊還是開心麻花團隊,由此前曾一手打造《夏洛特煩惱》閆飛和彭大魔導演製作。

  所以單論就血統而言,《西虹市首富》這個開心麻花電影的名頭,面兒上是不太純了,但骨子裡還挺純的。

  開心麻花的商業邏輯

  開心麻花是話劇起家的,骨子裡就有著話劇的基因,就像此前出品的三部電影,均為話劇改編。而這一次好不容易有一部不是話劇改編的電影,人家不掛名了。

  其實這背後反映的就是開心麻花的最重要的商業模式:“話劇+電影”。

  話劇改編成電影,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歷史悠久,國內不說陌生的,最著名的曹禺、老捨的話劇都曾屢次改編成電影搬上大螢幕,而國外像莎士比亞的戲劇,不知道是多少電影的祖師爺,馮小剛的2006年的《夜宴》還在改編《哈姆雷特》。

  話劇改編成電影是常態,但是真正把這件事當成是生意在做的,恐怕就只有開心麻花了。目前開心麻花掛名的四部電影,包括今年即將上映的《李茶的姑媽》,全都是根據已經成型的話劇改編。

  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影片口碑有保障。慢工出細活,劇本好不好,這個劇大家愛不愛看,其實在演話劇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而且隨著演出次數的增加,也給了劇本更多的打磨太空。當然還有一點在於,話劇相比於小品來說天然與電影更接近一些,例如都喜歡四段式敘事結構,時長都接近兩小時左右,所以改編起來也更為簡單一些。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第一是對產出能力的限制。

  話劇改編電影首先對於題材就有一定限制,雖然開心麻花多年的舞台經驗積累了不少優質話劇IP,但是具體哪些適合改編成電影,哪些不適合,還是一需要不斷探討的問題。而要改編成電影之前話劇先得經過不斷的演出和打磨修改,這就讓開心麻花的電影製作周期變得更加的冗長,一年內基本只能出品一部電影。

  不過今年情況似乎有了一些改變,話劇改編的《李茶的姑媽》繼續守住國慶檔,小說改編的《西虹市首富》則負責進攻暑期檔。未來隨著開心麻花的進一步發展和業務線的擴展,這個品牌也許能繼續進軍國內其他的幾大檔期,但是這一天能不能到來,什麽時候到來,我們現在只能先抱有一絲懷疑。

  話劇改編電影還有第二個缺點,就是對影片創新的限制。

  開心麻花電影的成功,憑的是笑點打磨和扎實表演,但是基本上沒有一部能讓人覺得耳目一新。

  咱們只要簡單回憶一下就能發現,開心麻花三部票房飄紅的電影都是舊瓶裝新酒,從最初的《夏洛特煩惱》玩穿越,到《羞羞的鐵拳》男女互換身體,再到現在的《西虹市首富》花光三個億,都是舊梗、老梗。唯一一部題材上真正具有新意的《驢得水》,口碑爆表,但是票房卻涼了。

  而開心麻花做的就是,要在老梗裡面玩出新花樣,這樣做其實是更加具有挑戰性的。就像這次的《西虹市首富》,看電影的時候我笑了,但是卻不能讓我走出電影院還能繼續回味。

  開心麻花的商業邏輯就是,把電影綁在話劇上,摸著話劇過河。但是現在這條路還沒走成型,而開心麻花距離金字招牌也還有一段距離,充其量就是一塊銀字招牌:肯定能讓你吃得舒服,但是卻不能讓你吃出驚喜。

  在話劇時代能夠做到這一點,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優點,但是隨著電影業務的進一步開展,開心麻花要想創造出真正有影響力的電影,肯定還得跳出這個框架才行。

  開心麻花的上市困局

  2018年,國內IPO政策有所收緊。其中有一條“最近三年扣非後淨利潤不低於1億,主機板當年不低於8000萬元,中小創板當年不低於5000萬元”,這條標準一出來,直接就嚇退了眾多公司,其中包括開心麻花。

  業績波動大,這是很多影視公司的通病,放在一年一部電影的開心麻花身上顯得更是十分貼切。

  2015年的時候,開心麻花首部電影《夏洛特煩惱》豪取十四億票房,帶動開心麻花整體業務收入較2014年大增154.8%;但是2016年開心麻花第二部電影《驢得水》票房不利,開心麻花整體營業收入直接比2015年減少了23.81%。

  2017年《羞羞的鐵拳》上映前一個月,開心麻花公布了2017上半年的財報,公司實現淨利潤2635.28萬元,同比下降19.43%;但是今年四月公布2017全年財報的時候,一部《羞羞的鐵拳》直接讓原本下降的利潤直接逆勢增長了441.81%。

  如果我說開心麻花是在坐火箭不一定有人信,但我如果說開心麻花是在坐過山車,應該不會有人懷疑,開心麻花影視業務過於依賴某一部電影的情況非常嚴重。

  不過開心麻花也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經營策略也一直在調整。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開始開心麻花開始有投資其他電影和公司,參投的影片包括《絕世高手》、《妖鈴鈴》和《西虹市首富》。從這一點其實可以看出,開心麻花應該已經意識到自身產出能力的不足,開始更多地與其他公司開展合作,正在有意識地給自身未來的發展尋找更多方向,同時也在積累更多類型電影的製作經驗。

  不過很明顯有一點就是,開心麻花對於自己想拍什麽電影應該已經想得很清楚了,但是卻控制不了別人想拍什麽電影。

  中國的明白人太少了,特別是踏踏實實拍電影的明白人。

  開心麻花即使是抓好品控隻出精品,但是像《驢得水》一樣的情況依舊很難保證不再發生。可要想對外投資轉嫁風險,其中的難度也不可小覷,畢竟在爛片橫行的國內市場環境下,要真正壓對寶很難。就像開心麻花此前投資的《絕世高手》和《妖鈴鈴》,這兩部電影最終口碑都不算好,票房也不算特別出色。

  所以其實現在開心麻花面臨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場賭博,賭自己就穩當,但是贏錢太慢,但賭別人有加速前進的希望,但也可能滿盤皆輸。

  除了業績波動,開心麻花的上市其實還面臨一些其他問題,比如說,過於依賴幾個核心演員。沈騰馬麗等幾個名角兒幾乎已經成了開心麻花的代名詞,然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開心麻花的這些核心演員幾乎都沒有持股,所以未來很難保證不會面臨人才流失問題。

  總之,開心麻花雖然看上去正在順風順水,但是其實面對的挑戰不小。之前在新三板掛牌的時候開心麻花就已經估值達51億,對於IPO上市以後的估值,很多人此前的預期是在一百億左右。但是如果開心麻花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不能得到解決的話,這一百億的市值能不能撐起來還有待考證。

  開心麻花的未來的突破

  不能複製的成功,只能算是運氣。

  對於開心麻花的未來,有分析曾經提出了一個思路,就是從產品型轉向平台型企業轉變。一方面收購更多的喜劇電影生產方更以擴大電影生產能力,另一方面集合發行票務等資源,實現對國產喜劇電影的壟斷。

  其實我個人認為,這是有異議的。

  所謂平台型企業思路最大的兩個誤區在於,其一,高估了開心麻花現有的資本實力,不管是投資並購還是直接收購,脫離了“開心麻花式喜劇”的範疇,觀眾未必買單;其二,則是低估了國內電影市場的活力,就目前而言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夠實現對某一片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壟斷。

  開心麻花現在的問題不是拍不出好電影,而是拍電影的速度太慢。而這種將導演指揮棒直接交出去的做法,單單從之前開心麻花投資的三部電影來看的話,應該也是不行的。

  開心麻花此前投資的《絕世高手》和《妖鈴鈴》都有幾個特徵,第一都是喜劇;第二,都不是開心麻花式喜劇;第三,影片都不受自己控制。最終結果證明,要想實現真正的品控,至少短時間內不能想著隻作為平台,至少以開心麻花的資本還做不了平台。

  而這次的《西虹市首富》其實就有了一個不錯的開端,不是做平台,而是做內容,專門做“開心麻花式喜劇”這塊招牌下的精品內容。

  相比於以前“話劇+電影”的模式,《西虹市首富》說明了一點,即使脫離了“話劇+電影”的模式,開心麻花對於自己已經形成體系的一套喜劇理論的應用其實已經是得心應手的。

  前文說了,開心麻花“話劇+電影”的模式最大的問題就是產品線太長,前期話劇IP的孵化時間太久。但是現在《西虹市首富》證明了開心麻花式喜劇的通用,那麽更多脫離話劇的全新IP就能被打造出來。只要能做好品控,不斷培養新的人才,養成大家專門看開心麻花電影的習慣,那麽即使拍不出真正有影響力的影史精品,但要保住開心麻花這個招牌可以說絲毫沒有問題。

  談到這裡我其實想到迪士尼的漫威。

  漫威宇宙其實和開心麻花是比較類似的,他整個的IP建立起來之後,不需要拍出多少思想深度,只要保證影片合格觀眾就願意買單。其實不只是漫威,即使是放在整個迪士尼的體系裡也一樣,迪士尼也在靠自己的IP吃飯。所以其實並不是每一家公司都適合做平台,真正把握住自己的優勢,做內容依舊可以成為巨頭。

  放在開心麻花這裡也一樣,開心麻花並沒有做平台的基因,但有做喜劇的天賦。

  所以只要把自己的喜劇模式總結成型,只要能保證影片品質,高雅人士怎麽罵低俗惡俗,大家還是願意為你買單。而最終只要能多培養起幾支合格的“開心麻花式喜劇”隊伍,市值百億就不會是奢望,而是起點。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