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唐太宗李世民臨終前,做了哪三件大事?

作者/高成 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貞觀二十三年四月,李世民病入膏肓。臨終前,為了保障權力的平穩過度,他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托孤長孫無忌、褚遂良。為什麽是長孫無忌?因為他有兩個身份:外戚,太子李治的舅舅;功臣,畫像掛在了凌煙閣裡。身為長孫皇后的哥哥,與儲君有血緣關係,忠誠度當無問題。功臣則說明他有能力,足以勝任托孤大臣之職。當時翠微宮裡的氣氛非常悲涼,李世民病情加劇,太子晝夜不離,連頭髮都白了好幾根。等到最後時刻,唐太宗召長孫無忌到床前托孤後事,長孫無忌過於傷痛,一直哭,李世民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就讓他先出去冷靜冷靜。過了一會兒,眼淚哭幹了,李世民再把他和褚遂良叫進來,說:“朕今悉以後事付公輩。太子仁孝,公輩所知,善輔導之。”言罷,又囑咐太子:“無忌、遂良在,汝勿憂天下。”

話說到這裡,似乎可以結束。然而,李世民又對褚遂良說了一句話:“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饞人間之。”一個年輕的皇帝,一個父親輩的宰相,發生衝突在所難免,李世民希望褚遂良能夠發揮潤滑劑的作用,努力彌補舅舅與外甥的矛盾。遺憾的是,褚遂良非但沒有做到,反而使衝突更加劇烈。幾年後,雙方為皇后人選爭得不可開交,反對派這邊,就屬褚遂良最為強硬,他一個勁磕頭,還說:“還陛下笏”,你不答應我的要求,我不幹了!李治聽後非常震怒,年紀大了不起啊!竟然倚老賣老,威脅朕!很快,褚遂良一貶再貶,最終客死他鄉。

第二:把李勣貶為疊州都督。之前李勣已經是宰相了,而且李世民早就把他確立為托孤大臣。有一次宴會,李世民對李勣說:“朕求群臣可托嬰孤者,無以逾公,公往不負李密,豈負朕哉!”您當年沒有辜負李密,現在肯定也不會辜負我!聽到皇帝如此信任自己,李勣流涕拜謝,咬破手指,表達忠心。那一夜,大家都喝多了,李勣不勝酒力,呼呼大睡起來。李世民把自己的衣服解下來,蓋在李勣身上。史書沒說李將軍醒後是什麽反應,要是我,肯定又得感激一波呀。

既然之前都說好了,讓李勣輔佐新君,怎麽又把他貶為疊州都督了?原來,李世民認為太子與李勣關係一般,擔心後者不會盡心盡力。等老皇帝駕崩後,由新君提拔李勣,李將軍必然感恩戴德,全力輔佐。果然,太子一登基,馬上就給李勣升官了,重新任命為宰相。在這個事件中,還存在兩種不一樣的記載。有史書說,李世民還對李勣動過殺機,如果李勣不去疊州上任,或者猶豫,就直接把他處死。但也有史書並沒有記載所謂的殺機,只是說李治對李勣無恩,今天的貶官是為了明天的升遷。反正李勣聰明的很,命令發下來,連家都沒回,就直接跑到疊州上任了。可見皇帝的小算盤根本瞞不過他。

縱觀整個高宗時期,李勣可以說是皇帝最信任的大臣。總章二年去世後,李治親自為李勣撰寫墓碑碑文,出殯時,他還登上長安故城送別。望著靈柩向昭陵方向遠去,李治痛哭失聲,不能自已,太子李弘也跟著落淚,場面令人動容。“貞觀之初,勣已經事朕,荏苒之間,四十餘載。歲月既久,情素可知。此人奉上忠貞,事親孝謹。熱心平直,終始不渝。歷事三朝,未常有過。自古賢臣,罕有其比。”古往今來,沒有人比的上他!這就是唐高宗眼裡的李勣。

李世民駕崩於貞觀二十三年四月,等到八月份,靈柩入葬昭陵。此時,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契毖何力請求殉葬,追隨太宗而去。他們能不能如願呢?不能!李世民生前早就料到了這個情況,特意留下聖旨,不準二人殉葬。李治派人將先帝遺願告知二位將軍,他們聽說後,也只好遵旨。為大唐保住將才,這就是李世民做的第三件事。幾十年後,二位將軍相繼死去,都陪葬昭陵,總算了卻了平生所願。李治曾經下旨,功臣子女願意陪陵的,朝廷也開綠燈。像李勣的兒子李震,契毖何力的女兒也都葬在昭陵。按理說,李震的官職並不高,生前也沒有立過什麽大功,是沒有資格陪葬皇陵的。可誰讓他的父親是李勣呢。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