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是菌類「百事通」,助數百名菌農發家致富

如今,食用菌作為綠色健康食品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在黑龍江省林口縣,有一位盡職盡責的菌類「百事通」,他毫無保留地向菌農傳授技術,成為廣大菌農信任和擁護的「菌界重量級人物」,他就是林口縣供銷聯社食用菌產業發展辦公室技師徐青海。

徐青海種植食用菌已有十九個年頭了。據徐青海介紹說,只有初中文化的他,1982年開始務農,直到1999年,他才開始種植食用菌。徐青海說,那時他在電視上看到南方在大面積地種植食用菌,而東北的食用菌種植才剛剛興起,他便想成為村裡第一個種植食用菌的人。

很快,徐青海買來有關培育菌種內容的書籍,潛心研讀,他還向附近縣的育菌專業戶學習請教。開始種木耳菌後,徐青海吃住都在大棚裡,從早到晚地勞作,經過摸索學習,他終於在第二年成功培育出2萬袋菌,純收入達2萬餘元。看到徐青海在種植食用菌上嘗到甜頭,村民們也紛紛加入。

由於技術過硬,他製的菌種無雜菌、易成活、產量高,他充分利用玉米芯、豆秸作為原料培育食用菌,還利用廢菌料種植菇類,既做到了廢舊利用,又提高了食用菌的生產效率,實現了玉米芯和食用菌的財富價值。

2013年時,還在東寧縣種菌的徐青海聽說林口縣的菌農要停止培植食用菌,多方打聽後得知,礙於不懂技術、不會管理,他們培育的食用菌成品率低、收益少,菌農不敢繼續培植。「聽了這種情況後,我就在想,能否把我的技術和經驗,傳授給他們,幫助他們繼續培植食用菌。」徐青海說。

有了想法後,徐青海便聯繫了林口縣委任書記,該縣委書記聽後,當即決定讓徐青海來到林口縣做黑木耳種植相關技術工作,並成立了林口縣食用菌產業發展辦公室。

從來到林口縣食用菌生產辦公室工作的第一天起,徐青海就一直走在幫助菌農的路上。這些年裡,徐青海幾乎少有時間坐在辦公室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菌包廠、菌農家和菌地。

為方便菌農顧問,他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告知菌農,在製菌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菌農都可隨時打電話給他。不管颳風下雨,還是白天黑夜,只要接到菌農的電話,徐青海都會立刻上路,趕往菌農家中。

如今,林口縣的菌包廠轉虧為盈,菌農的純收入也有明顯的增長。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到培植食用菌的隊伍中來。

2015年,徐青海在林口縣龍爪鎮植場村建立了木耳示範基地,菌農或者對培植食用菌感興趣的農民都可以到基地觀摩學習。木耳基地帶動了村民種植黑木耳的積極性,自建成以來,徐青海接待過500餘位菌農。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