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芯瀏覽器涉嫌抄襲國人為何憤怒?中興教訓舊痛未去

  紅芯的“成色”之爭,爭的是什麽?

  來源:秦朔朋友圈

  紅芯的“成色”之爭

  圍繞紅芯瀏覽器的“成色”之爭仍在繼續。

  8月15日,宣稱自主研發瀏覽器核心產品的“紅芯”公司對外公布獲得了C輪2.5億元融資,並稱其核心技術“紅芯內核”打破美國壟斷,通過研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瀏覽器核心技術,推出了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紅芯Redcore。

  一石激起千層浪,沒想到有網友通過對該瀏覽器解壓發現,紅芯瀏覽器只是一個披著國產外衣的偽自主產品,其內核是谷歌的Chrome內核,而且還是Chrome最後一個支持XP系統的版本49.1.2623.213,而最新版的Chrome已經是v69.0.3493.3了。以至於有網友感慨,別說創新走在前列,就是抄襲也沒有趕上谷歌的腳步。

  面對網友和媒體洶湧的憤怒,兩個回應值得注意。

  一個是紅芯瀏覽器的回復。8月16日,紅芯瀏覽器聯合創始人高婧對媒體表示:不是抄襲,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

  這話說得很巧妙,但同時也很拙劣,到底是再創新還是自主研發其實一目了然。國人為什麽對這種欺騙如此憤怒?因為中興的教訓還在眼前,舊痛未去,又添新疤。

  作業系統和瀏覽器是互聯網軟體中的基礎工具,無論是對互聯網企業還是公眾、國家,都具有戰略意義,這也是為何紅芯將“國產自主”作為賣點,並稱國資委、中車等政府部門、國企都採用的原因,儘管隨後被當事部門否認。原IT社區Donews總編輯、著名IT評論人洪波(keso)就認為,“瀏覽器本身並不是Web入口,它本來只是一個HTML的解釋工具,但如果有人把瀏覽器做成了Web入口,對所有Web公司就構成了巨大威脅,你的武器庫中也不得不準備一件這樣的武器——瀏覽器。”

  與瀏覽器同樣受到重視的是國產芯片。據統計,2016年全球芯片銷售4000億美元,其中中國進口了2600億美元,我國自給自足的能力只有百分之十幾,特別是大部分的高端芯片市場,國產芯片幾乎空白。中興事件和現在的中美貿易爭端告訴我們,瀏覽器有無真正的國產自主,其實不是個小事。

  自主研發有多難?

  另一個回應,是8月18日360瀏覽器對瀏覽器內核自主研發的回應。360認為,目前的討論“口水戰很多,但作為國內用戶量最大的360瀏覽器,我們希望能從實戰的角度分析下這個事情”。實戰,在360看來,是要尋求性價比最優、也最便捷的解決方式。

  360認為,如果用從0到1,從無到有來理解自主研發,那國內確實沒有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但顯然,360並不認可這種解釋。360認為國內沒有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我國互聯網技術發展晚,錯過HTML4制定標準的時代。二是成本太高。以Chrome為例,Google為了開發出Chromium內核的瀏覽器,用了10年時間,超過30億美元的研發成本和上百億美元的推廣費用。而這麽大的投入,中國“沒有同等實力的公司有這樣的資源”。

  除了投入不足,360更認為,“比起開源項目被美國人控制,更應該擔心的是標準本身缺少話語權”,今天Chromium和Firefox本就是一個開源項目,產品由社區驅動,從授權協定上,它們也鼓勵基於已有的技術去做技術創新,而不是重複發明輪子。

  的確,從投入產出比來看,花上百億美元去做研發和推廣,與利用國外現成的技術相比,傻瓜也知道後者更容易,更經濟實惠,從企業短期謀利的角度看,用一個開源的內核,至少不需要進行上百億美元的基礎投入。但反過來想,為什麽在微軟IE瀏覽器內核Trident之外,谷歌、蘋果科技巨頭們又開發了Chrome瀏覽器內核Blink、Safari內核Webkit、火狐瀏覽器內核Gecko呢?至少我們看到,Chromium和Firefox都是開源項目,按成本投入最少、獲利最多的算法,二者無需重複開發啊!

  基礎開發在某種程度上看是費時費力、風險極大的工作。中國互聯網公司並不缺錢,反而相對於費用,中國互聯網公司太缺少自主原創的決心——太追求利益,太急功近利。無論是紅芯火急火燎地宣傳“打破美國壟斷”,還是360百般宣傳基於開源項目的創新,背後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功利與懈怠。

  開源真的就無憂嗎?4月份中興被美國製裁時的被動就忘了嗎?安卓也是一個開源系統,但是美國政府製裁中興的時候仍然威脅要谷歌將安卓系統納入製裁範圍。幸運的是,中興在付出巨大的代價後乞得美國政府和解,中興手機才避免成為一塊板磚。據統計,美國是中興公司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佔到去年手機總銷量的一半左右而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統計,在中國市場,安卓覆蓋了86%的智能手機。

  中興安卓系統的前車之鑒告訴我們,任何投機取巧在技術壁壘面前都是無力的,沒有自主權,小命就永遠握在別人手裡,即使強如中興。

 | 紅芯瀏覽器致歉:宣傳存在誇大 不應特別強調國產自主 | 紅芯瀏覽器致歉:宣傳存在誇大 不應特別強調國產自主

  中微為什麽能成功?

  自主創新難,特別是在芯片、作業系統、瀏覽器等領域,誠如360公司所言,無論是費用投入還是技術難度,一家取巧的公司是無論如何都下不了決心做的。

  但也有成功的例外,比如上海中微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中微是一家面向全球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它的設備用來生產納米級的芯片,中微的核心產品是蝕刻機,就是在芯片上進行微觀的雕刻。中微所有的產品都有自己的技術專利,台積電、聯電等知名企業都使用中微的技術。

  上海中微半導體的創始人叫尹志堯,尹志堯教授1980年獲得北大化學系碩士學位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博士學位。在美三年半,他就拿到物理化學博士學位。此後,他一直在矽谷工作,先後在英特爾、應用材料公司等知名企業工作,在應用材料領域,先後就獲得了60多個美國和國外的專利,他所開發或參與開發的產品,在這個領域佔了幾乎全世界的50%,被譽為“矽谷最有成就的華人之一”。2004年,60歲的尹志堯毅然放棄了美國的百萬美元的年薪,衝破美國政府的層層審查,所有的工藝配方、設計圖紙都被美國沒收,他帶領著三十多人的團隊回到中國再創業。

  回國後,尹志堯教授帶領團隊堅持奮戰,每天近乎工作16個小時。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每年可以投入七八億做研發,而他只有五千萬。雖然有巨大的資金劣勢,但他們也並不是沒有優勢,比如中國工程師的人工成本,以及性價比優勢。2008年,尹志堯團隊就成功研發出中微半導體刻蝕機。

  由於中微在蝕刻機上的技術突破,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2015年正式發文宣布,認可國外(中國)存在各向異性等離子乾法刻蝕設備,這類設備在ECCN編號為3B001.c。BIS認為,中國有和美國ECCN3B001.c性能相當的刻蝕設備技術能力,因此,基於這項編碼的美國國家安全出口管制將失效。而這一禁令已經持續20多年。

  難能可貴的是,面對成績,中微並沒有喊出“國產自主”“厲害了我的國”等口號,甚至在2017年面對部分媒體發出“當所有的巨頭還在為10nm、7nm技術大肆進軍的時候,中國中微正式宣布掌握5nm技術”的誤導性新聞後,立刻向社會澄清,“中微不可能脫離他們(指國際一流的集成電路製造廠商)的5納米技術開發,而獨立地掌握5納米技術”。

  尹志堯說,一代產品從研究開發樣機、生產樣機進入芯片大廠得到它們的認可,要六七年時間,需要長期專注的投入,而且芯片有豐富的生態屬性,它涉及到多方面協同配合,設計製造、設備、工藝原材料都會影響它的水準。 

  科學研發需要資金,需要人才,更需要耐心。與那些稍微取得一點成績就誇大其詞,加個馬甲就“國產自主”,稍有突破就渲染成世界級成就相比,中國科研的突破,更需要多一點中微這樣有誤會就澄清,認真嚴謹的態度。

  說到底,從商業的角度看,用開源系統並不可恥,最多是缺乏遠見而已;甚至披著偽自主做創新也並不可恥,一家沒有真正核心技術的瀏覽器公司,拿到了巨額融資,最多可笑而已。只是他們最好乞求,製裁永遠都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永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