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融科技公司能否成為扶貧的“造血者”?

扶貧是新時期公益事業的使命。國家層面曾多次指出,“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

這是我國進入“新時代”下民生領域的新特徵,也是扶貧工作的指向。

金融科技公司,恰恰是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之間的一個彌合者。金融科技公司自身的業務可以和農村扶貧相結合,而社會公益基金的暢銷模式則是讓企業調動社會資源的能力變得更強,在諸多法律流程上也名正言順。

“金融業務+公益基金”這兩條腿同時走路,讓金融科技公司成為了精準扶貧的“造血幹細胞”。

金融貧困誘發經濟貧困

1953年,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納克斯提出了“貧困惡性循環”理論。他認為,不發達國家與地區陷入持續貧困的原因在於資本形成不足和資本的缺乏,即為“金融貧困”。

23年後,另一位經濟學家——尤努斯,某種意義上,通過實踐的方式驗證了納克斯的理論。尤努斯發現,貧困者最大的困境是缺乏擺脫貧困的手段。許多貧困家庭本可以搞一些手工業等小本經營,但就是沒有啟動資金。事實上,這筆錢的數目根本不大。

可恰恰由於金額太小,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家銀行或正規貸款機構願意發放這樣的貸款。這一方面是因為放貸方的收益微不足道,算上成本幾乎無利可圖;另一方面是因為放貸方傳統上認為窮人的信用水準低、還款能力差,收回貸款的風險很高。中國同樣存在納克斯所說的“金融貧困”。

在中國農村,金融服務長期處於嚴重邊緣化的狀態,“金融貧困”非常普遍。

商業金融機構網點不但在收縮,而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把貸款投放於城鎮和非農項目上。農村儲蓄機構反而成了“吸存機器”。原本稀缺的農村資金又流失到城市,形成了農村資金的“虹吸現象”。

“經濟貧困”和“金融貧困”互為表裡,兩者甚至交織在一起,引發了資源貧困和思想貧困。最終導致缺乏造血能力,農村始終難以脫貧。

金融是一劑扶貧的良藥

但,金融又天生又是彌合貧困的一劑良藥。

納克斯當年提出“金融貧困”的概念後,在他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是,制定各種金融優惠政策,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如果說納克斯的理論還只是停留在紙面上,尤努斯則是將其推入了實踐。

1976年,尤努斯還是孟加拉國吉大港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在走訪學校附近的喬布拉村時,將個人的27美元貸給了當地42位貧困婦女,後來這也引發了南亞“小額信貸運動”,為尤努斯贏得了“窮人的銀行家”的美稱。

後來,尤努斯將這一模式機構轉化為鄉村銀行,再經聯合國及世界銀行大力推崇,正式成為全球治理貧窮的新方案。尤努斯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2005年,聯合國所提出的普惠金融概念甚至也是由此發端的。

所謂的“普惠金融”,指的正是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

某種意義上,今天中國大量金融科技公司所做的事情,也是尤努斯理念以及普惠金融理念的延續。

比方說,玖富就一直把社會責任以及扶貧工作放在企業發展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金融公平的問題上,玖富本身也在通過技術創新踐行推廣數字普惠金融。讓金融服務更簡單,惠及更多傳統金融服務覆蓋不到的群體。這與公益、慈善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助困扶貧與普惠精神、社會價值結合在了一起。

而從社會公益的角度上說,玖富2006年起就在不斷組織參與各類公益活動,包括參與李寧10K路跑活動,與北京晨報、9958少兒緊急救助中心聯合開展救助受虐兒童呼籲行動,聯合寶寶樹、環球親子網陪伴盲童等活動。

某種意義上,玖富這樣的金融科技公司,其實在國內中西部農村的扶貧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補充。一方面業務本身就可以起到扶貧助貧的作用,另一方面企業自身的社會責任擔當也讓公益慈善行為成為常態。

基金會的公益長效機制

當然,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公益活動之中,其實還是有諸多不便之處。企業雖然可以長期堅持公益,通過這種方式來承擔社會責任,但企業畢竟是盈利主體,它的首要工作還是獲取收益。因此,企業以基金會這樣的形式從事公益才更為長久、穩定。

為此,玖富公益基金會在今年年初獲民政局批準正式成立。按照玖富公益的2018年行動計劃,將繼續植根北京,深入西部地區開展多樣捐助和資助活動。未來,基金會資助工作將緊緊圍繞北京市政府的工作重心“精準扶貧”開展活動,並創新思路,探索增強受助人群自身的造血功能。

它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將玖富過去的公益行為標準化、長效化,並長期執行下去,而且不僅僅局限於簡單捐助,還要成為“造血者”,幫助農村長久脫貧致富。

1、基金會的組織形式可以確保定點幫扶和長期合作,防止出現打一槍換一地的短期“雞血效應”。基金會本身就是常態的組織機制,這對於長期貧困地區的幫扶會起到連貫性的作用。

2、基金會存在的意義很大一部分在於可以向社會募集更多資金用於扶貧。企業做公益向社會募集資金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在落地過程中會遭遇諸多障礙。但基金會必須在民政部門登記方能合法運作,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民間非營利組織。基金會在和地方政府以及其他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之中,面對法律、法規、流程都會更通暢。

3、基金會未來甚至可以推動玖富推出更多與農業產業供應鏈相關的金融產品,通過“產業扶貧+金融貸款”扶貧模式,為當地貧困戶提供物資及全產業鏈的扶持,這相比於簡單的捐助會更具社會意義,也符合金融的普惠意義,甚至也更符合中國農村的實際情況。實際上,國家檔案中也曾多次提到,必須“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積極探索“金融+產業”、“金融+項目”等“金融+”扶貧新模式。

從這個角度來看,金融科技公司完全可以成為精準扶貧的“造血者”,一方面是企業自身業務和農村產業相結合,另一方面是成立基金會以組織更大的社會資本進入農村,扶貧對象將獲得的貸款資金和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結合,投入到生產過程,創造價值。

金融扶貧這種“造血”的形式改變了以往的 “輸血”形式,體現了“授之以漁”的理念,可以確保扶貧的效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