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快遞員最高月入8萬背後的“生意經”

中新網4月22日電 快遞小哥最高月入8萬元,你羨慕不?據《廣州日報》報導,34歲的黃少波是京東物流華南區廣州大石營業部一名快遞員,今年2月21日到3月20日一個月,他一共攬件13萬件,平均每天攬4333件,當月黃少波收入近8萬元,全部為攬件提成。最近京東宣布調整快遞員薪酬結構,引發外界對快遞員收入下降的擔憂,黃少波以最高月收入近8萬元的“天價薪酬”,引起媒體和輿論的極大興趣與關注。

此次京東調整快遞員薪酬結構,取消快遞員底薪,大幅提高攬件提成,同時開放自有物流平台的對外攬件業務,鼓勵快遞員增加對外攬件任務,攬件計入績效,一方面大幅增加快遞員收入,另一方面也增加公司收入。據悉京東物流薪酬制度調整已在華南地區測試半年,表現特別優秀的配送員有時一個月能掙四五萬,黃少波之前做派件業務月均收入八九千元,公司開放快遞攬收後轉做攬收業務,很快拿到一家電商商家的全部發件業務,他能實現最高月入8萬絕非偶然。對快遞員和快遞企業而言,這應當是一條雙贏的“生意經”。

優秀快遞員有時月入四五萬、最高月入8萬,儘管這不是普通快遞員輕輕鬆松就能達到的水準,但至少可以初步打消人們對薪酬結構調整導致快遞員收入下降的擔憂。京東之所以調整物流薪酬制度,快遞員從之前“旱澇保收”改為“多勞多得”,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以前的模式不能適應目前條件下快遞業發展轉型的需要。“快遞員最高月入8萬”這一頗為吸引眼球的新聞背後,凸顯了快遞企業謀求突破和快遞市場變局的沉重現實。

物流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設施,一個國家的快遞物流體系做大做強了,整個製造業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實體經濟才能真正成為支撐社會和國家的力量。國家郵政局近日發布的《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達到507.1億件,快遞企業日均快件處理量1.4億件,快遞業務收入6038.4億元,業務規模全球領先。報告預測,2019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600億件,同比增長22%,快遞業務收入將超過7000億元,同比增長18%。目前我國快遞業發展基本面持續向好,行業高質量發展進程將持續加快,同時行業轉型升級壓力不斷增大,企業為自身長遠發展和員工長遠保障而做出的改革創新,總是值得肯定的。

近年來,快遞行業面臨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消費環境帶來的嚴峻挑戰,電子面單、自動分揀、無人倉、無人機……等前沿技術不斷在快遞業落地開花,大件快遞成為快遞物流行業的熱點,給生鮮食材、藥品等提供“保鮮”方案的冷鏈快遞,成為各大快遞公司拓展服務的發力點。年初召開的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提出,引導企業應用物聯網、大數據、北斗導航等技術,創新提供即時下單、電子報關和跟蹤查詢等便捷服務,鼓勵企業在強化核心業務基礎上拓展服務領域,大力發展快運、冷鏈等業務,加速向綜合快遞物流運營商轉型。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行業洗牌力度不斷加大的形勢下,規模再大、實力再雄厚的快遞企業也必須改革創新、奮發圖強,否則就沒有出路。

透過“快遞員最高月入8萬”,我們看到了勞動者靠勤勞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的故事,看到了快遞企業追求健康發展和履行社會責任的努力,我們一定還能看到快遞行業優化市場環境,為社會經濟發展步提供更強大支撐的前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