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伏電池大王通威股份上半年出貨量翻倍,淨利增長近六成

記者 | 江帆

編輯 |

1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威股份,600438.SH)公布了上半年成績單。

8月14日晚間,通威股份發布的半年度報告顯示,其上半年實現營收161.24億元,同比增長29.39%;淨利潤14.51億元,同比增長58.01%。

通威股份稱,營收增長的原因是農牧及光伏業務產銷量提高。

上半年,該公司光伏電池產銷量約6GW,同比增長97%,持續滿產滿銷;下屬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高純晶矽銷量2.28萬噸,同比增長162.85%,在市場價格同比腰斬的情況下,毛利率達16.98%;飼料銷量同比增長17%,帶動相關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4%。

通威股份以農業及光伏為兩大主業,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晶矽電池片生產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企業。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為通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通威集團),最終實際控制人為劉漢元。

截至6月底,通威股份高純晶矽產能達8萬噸,分別位於樂山和包頭;太陽能電池產能12GW,分別布局在合肥和成都。

通威股份稱,上半年,為適應市場對單晶用矽料需求的大幅上升,公司提升了單晶用料的比例。目前,其原有2萬噸項目單晶料佔比已逾80%,預計年內8萬噸高純晶矽產品中的單晶料佔比可達80%-85%。

該公司透露,根據目前項目運行的情況統計,生產成本可降至4萬元/噸以內。

在電池片業務上,今年3月,通威股份啟動了成都四期和眉山一期高效晶矽電池項目,預計2019年底至2020年上半年相繼建成投產。屆時,其電池片產能將達20GW。

自今年1月以來,通威股份已四次主動調低電池片售價。根據其最新發布的8月電池片定價,單晶PERC和多晶、鑄錠單晶電池價格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跌。其中,156.75mm尺寸的單晶PERC電池跌至1元/W,較上月下降13.8%;鑄錠單晶PERC電池跌至0.95元/W,較上月下降12.8%。

今年5月,通威股份完成董監事會大換屆,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正式卸任董事長職務,通威太陽能有限公司(下稱通威太陽能)董事長謝毅當選新董事長。劉漢元表示,他的卸任是為了推進上市公司高管團隊的年輕化進程。

謝毅現年35歲,2011年正式進入通威集團,在過去六年間,帶領通威太陽能走到了光伏電池全球第一的位置。本次董事長的更替,可能是通威股份釋放的新信號,光伏或將成為這家飼料巨頭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產銷量的增長也給通威股份帶來了應收票據及账款上升的壓力。

上半年,通威股份應收票據同比增長161.88%至27.53億元,主要因光伏板塊經營規模擴大,相應採用票據結算增加所致。

同期,其應收账款同比增長至33.9%至15.6億元,影響因素包括應收可再生能源補貼增加、飼料銷售業務因旺季到來對長期合作且信用好的客戶按慣例進行的適當賒銷增加等。

截至6月底,通威股份負債合計為269.26億元,包括流動負債174.02億元、非流動負債95.24億元。其中,需要在一年償還的銀行借款為48.99億元,還款期超過一年的銀行借款為16.33億元。

同日晚間,通威股份還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30億元的綠色公司債券,擬分期發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