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一鳴“升職”七個月後,今日頭條有了新CEO

今日頭條的創作者大會已經行至第四年,前三年做開場演講的都是張一鳴,而今年換成了一位未曾對外有過多曝光的陳林。

在11月17日的生機大會(前身創作者大會)上,陳林首次以今日頭條CEO的身份亮相。要知道,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這一頭銜一直是指代和等同於張一鳴的,於是關於頭條CEO換人和張一鳴卸任CEO的新聞也紛至遝來。

隨後字節跳動再次對外發聲來厘清個中關係,稱“公司新任命陳林為今日頭條CEO,向張一鳴匯報。張一鳴是字節跳動創始人兼CEO,字節跳動旗下包括今日頭條、抖音、西瓜影片等產品。”據新聞稿資料介紹,與張一鳴同年——1983年——出生的陳林,2008年獲得北京大學電腦碩士學位。2012年3月,陳林作為早期核心員工加入字節跳動,先後擔任多款核心產品的產品經理,從產品經理成長為今日頭條的總負責人。

往年的今日頭條大會,對內容生態的布局和高額補貼都是關注點,而今年新任CEO陳林無疑成為了最大的焦點。陳林這位產品經理接任張一鳴,他會為該產品帶來哪些新的變化?而這樣的公開亮相,又反映出公司的哪些戰略變革?

張一鳴的兩次危機

對於這位新任CEO,對外公開的資料寥寥。

低調、務實和沒有架子,業餘愛好爬山,這是新聞稿中寫到的部分字節跳動內部員工對陳林的評價。“聽話、執行力強,”則是一位內部員工談及新任CEO時,向36氪表達的看法。至於為何他能接任CEO,“陳林是頭條的創始員工之一,一直都是產品負責人,之前還曾在阿里、騰訊工作,”對方說道,“除了他也沒別人了”

其實張一鳴今日頭條CEO的職位,曾在公司B輪融資之後就曾有過一絲“松動”。

李志剛《今日頭條的想象太空有多大?》一文中寫道,有投資人曾在私下問王瓊(海納亞洲基金SIG合夥人、頭條A輪投資人),是否要在B輪融資以後引進新CEO她反駁,這些投資人低估了一鳴的能力,他的學習能力讓他不會局限在一個方面。“我被取代的概率不大,因為我在這件事(頭條)上花的時間最多、持續思考最多的人,你對這家公司最熟悉,每天都在這裡不斷思考,在整個過程中非常投入,不太可能成為這家公司沒用的人。”張一鳴當時被問到被取代CEO職位時回應。

今年4月24日,張一鳴以字節跳動創始人、CEO的身份出席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雖然張一鳴是一個極其理性和學習能力超強的人,但是過去一年裡,他傳達出來的價值觀還是為公司惹來了很多爭議,尤其是“算法沒有價值觀”等。

“媒體是要有價值觀的,它要教育人、輸出主張,這個我們不提倡。因為我們不是媒體,我們不創造內容,我們不發表觀點,我們更關注資訊的吞吐量和資訊的多元。”去年12月15日,張一鳴接受《財經》採訪時說道。彼時,頭條已經擁有1.5億月活、7000萬日活用戶,是內容聚合和分發的重要管道,而“算法沒有價值觀”的態度卻引發輿論嘩然,等待他的是接連幾天主流媒體的討伐。相關問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持續發酵,今年1月16日公司應監管部門要求,首次對外披露了推薦算法原理。4月份,在接連的整改下,頭條甚至將slogan由“你關心的就是頭條”更新為“資訊創造價值”,同時啟用“字節跳動”品牌來代替“今日頭條”向外輸出整體形象。

在機器主導的無價值觀理念下,張一鳴曾強調,今日頭條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總編輯體系,也沒有編輯團隊。當機器將無數低俗甚至遊離監管的內容推送給用戶時,這又讓頭條陷入非議之地。今年4月,頭條App、抖音App等相繼整改,而內涵段子App的永久關停則讓張一鳴“自責和內疚”不已。自此之後,頭條強化總編輯責任製,糾正算法和機器審核的缺陷,不斷加大人工運營和審核,將當時6000人的運營審核隊伍擴大到10000人。

在第一次遇到引進新CEO的問題時,張一鳴化險為夷。但第二次,問題的嚴重性已經深入到了最硬核的價值觀層面——而顯然,張一鳴這一次的個人迭代和進化沒有跟上,或者說這就是他所不擅長的地方。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頭條CEO空缺7個月後,陳林的出現代表了再次刷新的高管形象,同時也意味著將傳達某種與張一鳴此前所代表的不同的價值觀——一個看起來像被糾正的價值觀。

陳林,糾正版的張一鳴

在首次亮相的開場演講中,陳林就談到了4月份更新slogan的事情。

新slogan當時討論了很久,最後我選定了這一條。因為我覺得,今日頭條的價值,就在於連接人與資訊,讓有價值的資訊,得到高效精準的分發,並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出新的價值。”如此,兩任CEO闡述和代表的價值觀的不同之處,清晰可見。

這種不同,同時反映在產品價值觀對頭條發展的影響上。

產品價值觀,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很難去描述。業界寫的產品文章有兩大流派,一類帶有玄學性質,要克制、要溫度、要情感;另一種被當成科學,一定要以數據導向,一定要AB測試,這也是今日頭條被貼上的標簽,這是我堅決不認同的。這兩種都過於極端。”在他看來,好的產品經理要具備同理心、有邏輯、有想象力,以及大量的數據資訊輸入。

一個張一鳴運用AB測試的小插曲是,上線一個App都會做AB測試,對比哪個版本更好,連App取名字都是先想一堆名字,然後投放廣告推廣,看不同名字帶來的點擊率是什麽樣的,最後確定名字,而頭條這個名字也是這樣確定的,被貼上依賴AB測試標簽也在所難免。陳林對此做了解釋,而今年張一鳴回答清華學生提問時也表示,這是外界對頭條非常大的誤區。

11月17日的生機大會(前身創作者大會)上,陳林首次以今日頭條CEO的身份亮相

不過陳林有多大的決策權,這是一個問題。張一鳴會像他所說的,讓新任CEO做更多“獨裁”及“戰略”判斷嗎?

升職後,“我的工作變化並不會太大,只是一個對外的title,對內就沒有title。不僅沒有title,我跟大家坐在一起,就是一個普通工位,大家有事情隨時可以找我,但我大部分(時間)經常會參加一些會議。”陳林接受採訪時說道。

身為產品經理時,陳林曾負責公司多款核心產品,不過採訪時他沒有回答具體是哪些,“有的產品線不方便對外講”。談及從產品經理到CEO,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戰,陳林認為主要集中在產品戰略(不斷孵化新產品)、組織建設和人才培養三方面。而提到張一鳴被架空的傳聞,上述內部員工認為不可能,因為“陳林隻負責頭條App的產品團隊。”

早前張一鳴曾坦誠,企業家大多獨裁是有物理原因的,因為決策是非常複雜的思維活動,中間資訊交換的次數、頻率和速度要求非常高,很難分解到幾個大腦完成,且公司又只允許有限次數的實驗,肯定是CEO一個人做決定。他還認為,CEO的工作還包括,不斷找到合適的人來代替自己做的不好的部分,除了戰略部分。

如今,今日頭條的CEO變成了這個單一產品的CEO,而母公司字節跳動的CEO則統管著所有產品。後續,陳林是否在頭條的戰略發展上有話語權,也會放映到它未來發展的細節上。而作為創始人團隊成員,張一鳴與陳林相互影響。

時任產品總監的陳林曾建議平台不要上線第一單200萬的廣告,原因是廣告跳轉設定影響用戶體驗,這一建議也被張一鳴采納了。驅使雙方達成統一的是,“延遲滿足”理念,這也是張一鳴提及放棄更賺錢的醫療廣告、不斷打擊低俗內容的依據

在說到產品經理需要大量的數據資訊輸入時,陳林提到本質是根據這些資訊做決策——下一步怎麽做,下一個功能怎麽改進。為此,頭條內部用了各種手段提高大家獲取資訊的效率,比如很多內部數據是公開、透明的;又比如,會組織產品吐槽會,目的是提供不同的視角和資訊出來;還包括內部做了包括IM等在內的很多協同工具。

這似乎又是張一鳴管理理念的延伸。他曾提到,在CEO主導之下,公司要保持扁平化,同時要通過IT工具和工作習慣,讓資訊傳遞高度透明、更有效率。陳林也認為,在資訊沉澱的知識的鍛煉下,產品經理就有了很好的對趨勢和產品的判斷。

真正做產品的人,應該來頭條看一看。”陳林對36氪說道。

字節跳動的組織架構調整,或許已經不再遙遠

今年以來,多家新經濟公司中的超級獨角獸先後上市,其中小米和美團點評在IPO後,旋即發布公司的組織架構調整。對於也在籌備IPO的字節跳動來說,相信組織架構調整也不再遙遠。

對外輸出品牌,由今日頭條更換為字節跳動,這種變動4月底就有征兆。

在員工內部信中提到品牌更新之後,4月24日,張一鳴首次以字節跳動創始人、CEO的身份出席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並發表題為“技術出海,建設全球創作與交流平台”的主題演講。8月6日,位於北京海澱區知春路附近的總部中航大廈上的logo,則由今日頭條更換為字節跳動。

翻看工商資料,就會發現今日頭條的注冊主體就是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3月。早前因為旗下主要產品是為用戶智能推薦個性化資訊的今日頭條App,加上它的用戶不到兩年時間突破1億。影響力和認知度的加持,讓今日頭條曾是字節跳動整個公司的指代

而此前做出公司整體形象的變更,這是因為今日頭條產品曾屢次遇到整改問題,堆積下來的負面影響不利於品牌傳播;另一方面,今日頭條只是字節跳動旗下的一個資訊流產品,公司還有抖音、西瓜影片等產品,單一的今日頭條形象已經無法代替公司的多個產品線,同時國際化也需要一個更加統一的品牌形象。

就字節跳動的產品體系來說,分為“我們讓人們看見更大的世界”和“我們也讓更多人的美好生活被看到”。屬於後者的抖音,今年春節過後迅速崛起,成為公司的明星產品,如今已經在國內擁有4億月活用戶和2億日活用戶,同時在海外也表現不俗。這意味著它的影響力和認知度,已經超過今日頭條。此前就有人曾預測,它會成為公司戰略級別更高的產品。

8月6日,位於北京海澱區知春路附近的總部中航大廈上的logo,則由今日頭條更換為字節跳動

此外,字節跳動旗下還有PCG短影片應用西瓜影片、UGC短影片社區火山小影片、問答平台悟空問答、社交媒體產品微頭條、興趣社區皮皮蝦、在線教育類產品gogokid、知識付費類產品好好學習、電商產品值點、內容社區類產品新草等。

至於未來今日頭條在公司處於什麽位置,“像抖音和西瓜都是用不同的場景,滿足不同用戶需求,所以它的用戶群不一樣,場景也不一樣,對今日頭條是很好的補充。”陳林接受採訪時表示,“像頭條上面既有影片,又有直播,還有短內容,它是一個體裁更廣、用戶群更廣,更加通用的平台。

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更換品牌背後,可能醞釀著一場更大的組織架構調整。尤其陳林亮相後,也讓很多人猜想這是一場類似於Google更新為Alphabet的變動。

不同的是,今日頭條還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不過其品牌更新後各項業務逐漸分開管理,卻與之類似。除今日頭條有了新CEO外,此前抖音產品負責人張楠的頭銜也變成了總裁。這樣的操作,也利於融資,因為將今日頭條、抖音等產品分開獨立融資,才足以撐得起750億美元的估值。

未來,如果字節跳動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似乎可以參照曾經的Google。

2015年8月,谷歌宣布將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同年10月,Alphabet成為新控股公司的名稱,包括網頁搜索、網絡廣告業務、谷歌地圖、應用軟體、Youtube影片網站、安卓系統等業務。其他業務則從谷歌分離出來,成立Alphabet旗下單獨的子公司,包括生命科學研究公司Calico、智能家居產品和技術研發公司Nest、Google光纖項目、Google Ventures、Google X實驗室(自動駕駛汽車Waymo、高空上網氣球、無人飛機等)。

Google之所以如此調整組織架構,意在清晰劃分開主營業務和長期投資業務,且通過新老業務的分離,增加新業務在公司中的地位。相應的兩位創始人將扮演更多戰略角色,而將日常運營工作交付給副手。今年9月13日和10月30日,小米和美團分別宣布架構調整的消息,也是基於管理更新、人才流動、聚焦核心業務和發展新業務的考慮。

如今,今日頭條長成字節跳動,不變的是,張一鳴將承擔更大的戰略思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