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誰無過,貴在改過,但犯錯之後如何改過?

人誰無過,貴在改過

唐韓愈的《五箴》中有言“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其意是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過失,而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卻不改,說明他是個沒有勇氣的人。

古人很注重改過。《周易》講“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宋李覯《易論第九》提到“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強調了知過改過的重要性;明袁了凡在《了凡四訓》裡,結合自身經歷和畢生學養,講述了“知行合一”的改過之法。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犯了過錯,關鍵在於是否正確認識和對待過錯、能否改過從善。古往今來,先賢之所以受人尊重,正因為他們有“聞過則喜”的高風亮節,“知過不諱”的坦蕩胸襟,“改過不憚”的知恥後勇。知是改之始,改乃知之成,二者正向互動、相輔相成。何以知過、如何思過、怎樣改過,是衡量個人素質的標準,也是修身養性的重要方面。

“知過”為先

有“過”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覺。《禮記·中庸》中有雲:“聞過而終禮”,即一個人明白了自己的過錯,就會開始掌握行為規則,最終到達禮的境界。何以知過?

一曰“重自省”。《亢倉子·訓道篇》說“君子檢身,常若有過”,《荀子》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聖賢們的“三省吾身”要義在於經常反躬自省、時時警誡自己。

二曰“聽人言”。虛心對待他人意見,若能虛懷而納之必能得其真、受其益。聽不進任何意見、容不得任何批評,連聽到善意的反映不同觀點的建議都感到刺耳,這是沒有修養的表現。《弟子規》告誡:“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如果聽到批評就生氣,聽到表揚就歡喜,那麽狐朋狗友會慢慢接近諂媚巴結,而良朋益友則會逐漸疏離。《資治通鑒·晉紀》有雲:“聞其過者,過日消而福臻;聞其譽者,謄日損而禍至。”就是喜歡聽人指出自己的過錯,檢討自己的言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過錯就會日漸消除而福分就會增加。

注重“思過”

“過而不思,其過愈顯;過而思之,思而改之,善莫大焉。”思過是對自身的一種審視,是不斷糾正自我、完善自我的必經過程。如何思過?

悔悟為第一階段。“悔者,善之端也,誠之複也。”要從內心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並為之悔恨懊惱。有人說,人們討厭的其實不是犯下的錯誤本身而是意識到自己錯了,這種意識其實就是羞恥之心。一個人只有懂得羞恥,有了悔意,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方能轉化為改過遷善的行動。

思過還須明理。深刻剖析發生問題的原因,形成內心深處的清醒和下一步改正的方向,這是思過的另一重要階段。

“改過”之行

知過、思過,更要有改過之行,如此方為天下之大勇。王陽明心學有言:“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藥發病。”春秋時,晉靈公無道,濫殺無辜,臣下士季對他進諫。靈公當即表示:“我知過了,一定要改。”遺憾的是,晉靈公未能真正改過,殘暴依舊,最終被臣下刺殺。若是真心改過,務須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絕不能藏著掖著、捂著蓋著、虛著飄著、慢著耗著,最後“諱疾忌醫”“病入膏肓”。

明朝宰相徐階為我們樹立了典範。一年,他擔任浙江省主考官,閱卷中間發現一名士子在八股文中用了“顏苦孔之卓”這個典故,他百思不得其出處,遂批上“杜撰”,“置四等”。當時,凡卷子上有主考的不佳評語,考生照例要到堂上“領責”。這位士子捧著卷子上去,為自己申辯:“大宗師見教誠當,但此語出《揚子法言》,實非生員杜撰也。”徐階連忙從太師椅上站起來,應聲雲:“本道僥幸太早,未嘗學問,今承教多矣!”然後“改置一等”。

古語有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能改過,是一種至高的美德。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言:“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我們犯錯誤,就像走在迷途上,知錯不改,則在迷途上越走越遠;知錯能改,知錯必改,一切歧路就會都變成歸家的路。

“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注重改過,知錯改錯,見賢思齊。

本文原載於《文摘報》(作者葉錦燦,元和),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