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兵說·說兵:抗戰中計程車兵是怎麽過中秋節的?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今天是中秋節,

按傳統是家人團圓的日子。

七十多年前,有一群被迫離開家鄉的青年,

對於他們來說,

節日二字分外奢侈。

99歲的陳巨集遠,

曾是榮譽第二師師部通訊連的一名文書。

他說:“我們不過中秋節,

當兵時候哪有什麽年、節的”

93歲的楊忠仁,

曾是榮譽第二師4團的一名勃朗寧重機槍手。

在抗戰結束後的第一個中秋節,

他思戀起家鄉的親人。

96的王長華,

曾是75軍第6師參加了棗宜會戰和長沙會戰,

戰爭給他的左臂和後背留下了彈傷。

他說:“戰場上,

這邊在打那邊,那邊在打這邊,

那裡去過節呢?”

烽火線上,硝煙塵中,

節日對他們來說,

只是一個符號。

讓我們來看看在抗戰最後的八年裡,

每一年的中秋都發生了什麽:

1937年9月19日,

淞滬會戰已經打響了一個多月,

戰鬥激烈日夜不停,

而悶熱的上海正在醞釀一場雨季;

1938年10月8日,

武漢保衛戰進行到第四個月,

17天后武漢淪陷,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1939年9月27日,

第一次長沙會戰的烽火正從贛北燃燒而來;

1940年9月16日,

這一年的中秋沒有大型會戰,

而各地的不同規模的戰鬥不斷上演;

1941年10月5日,

日軍佔領長沙後戰線拉得太長,

中國軍隊向各地日軍發起猛烈進攻。

10月9日,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束,

中國軍隊收復全部失地,恢復戰前態勢;

1942年9月25日,

滇緬路戰役剛剛結束,

駐守西南邊境的將士們開始了與日軍的長期對峙;

1943年9月14日,

抗日戰爭進入到最困難的時候,

物資匱乏,條件艱苦,

很多士兵連一雙像樣的鞋子都沒有;

1944年10月1日,

桂柳會戰的烽火還在燃燒;

1945年9月20日,

艱苦的抗戰終於勝利了,

各戰區陸續接受日軍投降,

中國軍人終於能夠在喜悅中度過一個節日。

從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起,

一寸山河一寸血,

戰爭的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動蕩和苦難當中。

而對家鄉、親人的思戀,

無論在何時,

都是人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X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口述史團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