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何津液虛的時候不能滋陰?越滋陰這個胃越壞!老劉給你答案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傷寒論第30條: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腔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辨證不能片面看問題。桂枝湯是治發熱汗出的,但是還有旁的證候,你都得全面看問題,你不能一遇到這個發熱汗出就用桂枝湯,這也是往往錯誤的。

他有個小便數,造成這個自汗出,雖然脈浮,你也不能用桂枝湯,尤其他要是有這個明顯地津液竭於裡的一種反應,那你更不能用了。

你像這個腳攣急呀,心煩啊,已經由於津液的枯燥,胃不和都已經有了嘛,你還給人家攻表?

在臨床上遇到這個病,腳攣急先就應該使芍藥甘草湯。要是不好呢?有用桂枝東加芍藥加人蔘的這個機會,要有表證仍不解,那個它是治裡虛的。

也有用白虎加人蔘(湯)的,病人如果他要渴呢,裡頭熱相當盛了,白虎加人蔘(湯),這個石膏啊也治小便數,也治自汗出。

張仲景他為什麼在頭前不給你明說呢?他不注重這個。在這一節呀後世的醫家也都說應該用什麼,大家直打架。他這個有很多,它就是在一個可戒之點就是不能夠發汗,它主要的這個,講這節的這個用意,不是說這個證候應該用什麼葯,還沒講到這個地方,所以我們就這一段的前後看,當然是以吃芍藥甘草湯為最好了。

芍藥甘草湯也能治小便數,也能夠所謂育陰生津,有甘草這個葯嘛。這個是比較正確的。但是張仲景這個書不注重這一點,他注重後頭。他這一點提出來的最好,你像甘草乾薑湯。

津液虛,是由於胃的關係。這個時候你不理胃呀,你光滋陰,越滋陰這個胃越壞。咱們滋陰都用生地、麥冬這類葯了,你越滋陰,尤其生地,它礙胃的。胃越不好,津液不會生的。

他明明是由於胃虛,尤其治誤了馬上就吐,那你再使生地,他不更吐了。所以這個治病啊,不是隻憑腦子想,你最終還要從現實證候上看問題,所以中醫這個辨證啊是很有道理的。你不能片面看問題,更不能主觀。

這一段他講得較比好,明明是津液大虛,用甘草乾薑湯,這在後世上數不盡的,尤其《醫宗金鑒》上也說,他說這個津液虛,還用辛甘葯。其實這個辛甘藥用得是對的,你得看什麼時候,咱們常說甘溫除大熱。甘溫除大熱不是說遇到大熱就用甘溫

你比如桂枝湯就是呀,咱們這個桂枝湯講不少了,後頭還有。是桂枝湯沒有不發熱的,可它有一個條件,這個脈必須弱,人必須有津液喪失的這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你用它,那是百試百驗。

隨便一個大熱,像白虎湯證,大青龍湯證脈浮緊而無汗,你吃上桂枝湯就壞了。所以「以甘溫除大熱」這句話就是有毛病,它得遇到它這個適應證,是應該以甘溫除熱的這種大熱,你用它就是對了,否則就是害人。

你比如說甘草乾薑湯,它能夠治這個津液虛衰的這種厥逆,你可不能遇到厥逆就用甘草乾薑湯,那也是不行的。他又嘔吐,這明明是胃的關係嘛。煩躁,他一現就現這個急迫的情況,你用甘草乾薑湯就對了,而且這個原病小便數始終存在,你可知道,他又小便數,你用它不是蠻好嘛。所以中醫這個辨證啊,尤其這個書,那嚴得很,不像咱們隨便,就來自己想方用藥是不行的。

好了,今天的中醫知識就講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中醫老劉,個人微信:docliu66,有問必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