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咳嗽老不好,辨證按摩效果好

孩子咳嗽,尤其是咳個不停,父母往往最揪心,恨不能自己去替孩子受這份罪。與其這樣揪心,不如動手為他做做按摩。人體的勞宮穴、心俞穴、肺俞穴等都可以很好地治療咳嗽。不過在按摩之前最好要分清孩子咳嗽的癥狀,因為只有對症而治,才能真正顯其功效。

行醫這麼多年,最讓我感慨的還是中醫的辨證之學。這樣說也有原因,因為人體穴位幾百個,不懂的人通常只會望文生義,又或者看人學樣,就會說這個穴位可以治這種病。可他們卻不知道,即便是同一種病症,按摩的穴位也可能不相同,原因就在於辨證而醫才是中醫的精髓。

我遇到過這樣一位年輕的媽媽,孩子兩歲半,是女孩。孩子不明原因地咳嗽,身體熱但不燒,年輕的媽媽便對著孩子的癥狀到網上找資料。她看到人家說孩子咳嗽按肺俞穴和勞宮穴很有效,於是她按著介紹來做,每次按摩100下左右。可連著做了兩天,孩子的咳嗽一點兒也沒有減輕,這下她淡定不下去了,直接帶著孩子到醫院來。我看孩子口唇發乾、鼻涕發黃,而且舌苔有一層薄薄的黃膩,號脈時感覺浮數發滑。這應該是風熱引起的肺咳,我如實地告訴年輕媽媽。她聽完了就說:「可我明明給孩子按摩肺俞穴了呀?還有勞宮穴。網上說這兩個穴位對咳嗽非常有效呢。」我被她的話給講笑了,有時遇到一個愛學習的媽媽心裡會很安慰,但也意味著你要對她講更多的話,因為她似懂非懂,就會問個沒完。

我只能慢慢給她講:「你的方法是對的,但卻與你女兒咳嗽的癥狀不相符。你女兒是風熱犯肺所引起的咳嗽,對症的方法應該是退六腑、心俞穴及內勞宮才能清熱止咳。」說到這裡,這位媽媽立刻就打斷了我的話,問:「內勞宮穴在哪裡?勞宮穴還分內外嗎?」這就是問題,當我們對穴位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狀態時,往往就會好心辦壞事。原來這位母親每天給孩子按的都是外勞宮穴,也就是手背上的勞宮穴。《黃帝內經》有詳細的說明:「欲兒發汗,手揉兒內勞宮,向左而運之。」她給女兒按外勞宮當然就起不到這個效果了,因為外勞宮是去潮熱及止泄瀉的。這位媽媽的做法只會越按風熱越瀉不出,咳嗽怎麼能好呢?所以我告訴她按內勞宮穴、心俞穴各100下及退六腑300下,每天1次。沒過幾天,我就聽她說孩子咳嗽減輕了。

也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件事,讓我想提醒各位年輕的媽媽,給孩子做按摩時,最好是辨證後再進行,不然,不但可能達不到應有效果,還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後果。我就將咳嗽不同癥狀一一做下分析,告訴大家不同癥狀應該如何區分,又該如何對待。

中醫將咳嗽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外感引起的咳嗽,二是內傷引起的咳嗽。同時,外感與內傷咳嗽又進一步可被分為不同的幾種情況。

首先說外感引起的咳嗽,它可分為兩種咳嗽癥狀:第一種就是風熱犯肺。這種咳嗽的患者通常有黃痰,呈黏稠狀,而且嗓子也痛,身上發熱,四肢及頭都會感覺疼;同時,還有口乾、流黃鼻涕的癥狀,就像前面那位年輕媽媽的女兒一樣。這時要做按摩治療,那就得按內勞宮、心俞穴及退六腑,這樣可以通過出汗,進而起到清熱、瀉火併止咳的效果。

外感的第二種情況就是風寒襲肺,這種一般多發於冬天。風寒咳嗽通常都會有氣喘氣急的感受,同時伴有鼻塞、流涕、發熱、身體酸緊的癥狀。這時可以按外勞宮,並加按背部的脾俞及肺俞,起到發散疏通的功效,從而止咳。

內傷引起的咳嗽則要更多樣一些。第一種是常見的陰虛燥咳。這種咳嗽一般沒有痰,就是乾咳,經常感覺口乾,手心腳心發熱,而且睡覺時會有盜汗的現象。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按內勞宮穴,但要外加三關與清河水兩個穴位。這就是引水入源的方法,通過打通自身的經絡,瀉熱補氣,進而止住咳嗽。

第二種是肺陰虧耗。這與陰虛的咳嗽癥狀相差不多,但會有少量的痰,而且有時痰中會夾有血絲,咳嗽的聲音短促。此時,應該從瀉肺經著手,就是從小手指的第一節一直推到最後一節,以達到肺經疏通、補充虧耗的氣血之效。

第三種內傷引發的咳嗽是痰濕型。這種咳嗽就是體內痰濕凝滯,從而阻肺不振所致。通常咳嗽的頻率反反覆復,特別是早上咳得多,明顯有痰,而且厚重,有時會感覺憋在胸口喘不過氣來。咳完之後,人會感覺累到發虛,吃點兒東西還容易腹脹,大便又不成形。這時應該以去痰濕為主,對板門穴、內八卦分別進行按摩,一般來說,痰濕除了,咳嗽也就停了。

除了以上幾種類型外,咳嗽當然也還有其他的類型,但那些分類就太專業了,也較難掌握。對於家長來說,將日常經常發生的這幾類掌握了,能夠正確分辨了,也就足以應對孩子的小咳嗽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