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連咖啡關店過冬、瑞幸持續虧損,連鎖咖啡行業怎麽了?

文|彭倩

編輯|喬芊

連鎖咖啡品牌們的日子並不好過。

36氪獲悉,互聯網連鎖咖啡品牌連咖啡已於春節前後完成一輪店面調整,將不盈利和早期不符合品牌要求的線下門市關閉。

據《經濟參考報》的報導,此次連咖啡在全國關店比例達到30%至40%,其中店鋪網點佔比最高的上海目前僅有70多家門市正常運營,此前該地區門市運營數為120家。按照連咖啡如今鋪設的400家線下咖啡站點計算,此次關掉的門市至少為120家。

這是連咖啡自2017年底實現盈利以來,第一次出現因盈虧不平衡而大規模關店的現象。在2個月前的採訪中,連咖啡CMO張洪基還曾向36氪透露公司將繼續鋪設線下渠道,甚至在北上杭深等地開設大型咖啡館。目前看來,已有的咖啡站點將面臨被“優化”的命運,還未完全落地的大型咖啡館則更是前途未卜。

36氪了解到,連咖啡近幾個月盈利出現問題,主要在於部分門市銷量下滑。銷量下滑與行業競爭加劇有關:瑞幸咖啡打法激進,市場策略保守的連咖啡頗受掣肘。

自2018年底拿到新一輪融資後,瑞幸繼續採用“燒錢換市場”的策略,開啟新一輪的補貼,而連咖啡因新一輪融資遲遲未到,很難參與價格戰,銷量受到不小影響。此外,瑞幸的線下門市擴張速度很快,目前已經超過2000家,門市總量遠遠超過連咖啡、進一步擠壓其市場份額。在2019年,瑞幸還將新開2500家門市,或在數量上超過老大星巴克。

拚不了資本和流量,連咖啡只能“勒緊褲腰帶”:關閉部分運營狀況不佳的門市以及時止損,以便在新一輪融資到账之前,保證資金鏈不斷裂。連咖啡方面表示,關閉部分不盈利門市將幫助公司在二季度重回盈利狀態;而新一輪融資目前實際已到最後階段,將於4月前宣布。

連咖啡的發展不順只是連鎖咖啡行業發展面臨困境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其他頭部玩家的日子也都不太好過,這其中甚至包括迅猛發展的瑞幸。

手握10億元啟動金,其後又兩輪融資4億美金的瑞幸在燒錢擴店上不遺余力——瑞幸因此積累了超過8億的虧損,且虧損還將持續擴大。瑞幸咖啡CEO錢亞治在近期還表示,補貼仍將持續3至5年,線下擴張將繼續加速。

瘋狂速度背後暴露了成本高企、運營粗放的問題。一位咖啡行業內人士告訴36氪,由於追求快速拿店,瑞幸給出的租金能達到市場價的兩倍,同等地段星巴克的三倍,還會在別人都不要的垃圾地段開店,並伴生一些腐敗問題。

更大的隱患是,瑞幸燒錢打下了江山,卻無法探索出明確的盈利模式。此前的高單量在補貼停止後能否維持是一個問號,若持續補貼,則需要資本不斷輸血。一旦融資不順,瑞幸的資金鏈將面臨很大考驗。

為此,瑞幸甚至想要通過IPO的方式籌集新的資金。不僅任命CFO,此外,據EqualOcean報導,投資銀行已開始為瑞幸咖啡準備關於香港聯交所IPO的上市資料。然而,這條路目前已遇到障礙。據港交所上市規則,由於瑞幸經營僅1年多,不符合主機板上市至少3年經營紀錄要求。

縱觀整個行業,各大玩家不僅擁有追趕行業消費升級大潮的機會,也面臨不少問題。此前一位來自知名咖啡企業的高管曾向36氪透露,國內連鎖咖啡市場是“虛假繁榮”。除了瑞幸融資速度較快,剩下的玩家融資並不容易。而老玩家星巴克、Costa、上島咖啡也各有一本難念的經。星巴克中國增長乏力,不得不和阿里一起進行數字化改造,並開放外賣業務;Costa則賣身可口可樂,尋找新的出路;而上島咖啡開啟關店模式,3000家門市所剩無幾。

國內連鎖咖啡行業之所以給人帶來“繁榮”的錯覺,很大程度上是瑞幸等互聯網品牌的高調發展,引起了資本對整個市場的注意,並掩蓋了行業創新能力不足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咖啡師培養體系混亂、管理機制不科學以及數字化程度較低等問題。36氪從一位行業內的消息人士處了解到,投資人實際對大部分項目仍處於觀望階段。

除了帶來“虛高”的關注度,瑞幸還給行業帶來更大的問題。由瑞幸等打法激進的玩家發起的“惡性競爭”正在侵蝕這個本該靠產品和人才培養體系取勝的行業。端著架子的星巴克,在做外賣這件事上也不得不“入鄉隨俗”,被動參與價格戰,頻繁促銷打折。

頭部玩家的低頭將直接對行業風向產生影響。照這個發展趨勢,拚到最後,頭部玩家很可能並非靠產品和精準洞悉用戶需求取勝,而是靠資本博弈。與之類似的行業案例是共享單車,ofo靠資本打下的江山最終也因資本退場而覆滅。由於發展軌跡類似,“瑞幸是否會成為下一個ofo”也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

目前看來,瑞幸是否會成為下一個ofo仍待觀察,但國內連鎖咖啡行業的玩家們都需警惕,過硬的產品和服務才是品牌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消費者的最終選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