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常濕氣重該怎麼辦?

在中醫看來,濕氣似乎稱得上是「萬惡之邪」。在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致病因素中,濕邪殺傷範圍最大。這是因為,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濕氣遇寒成寒濕,讓人冷得透心徹骨;遇熱為濕熱,悶得使人透不過氣、出不了汗;遇風則化為風濕,成為難以擺脫的慢性病。

此外,濕邪從來不是某個季節、某種人的「專利」,它可能潛伏在我們周圍,一有機會就乘虛而入。濕邪可分為「外濕」和「內濕」兩種,前者多由氣候潮濕、涉水冒雨,或居住潮濕地等外界因素所致;後者則多由脾失健運,不能運化精微,以致水濕停滯所引起。

一、導致濕氣太重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口味太重

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過鹹、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

喜歡吃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如冷飲、冰淇淋、涼性蔬果等,吃得太多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雖然是夏天,也盡量不要一味貪涼。

愛喝酒

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小酒怡情,大酒可就傷身了。

二、濕氣重該怎麼辦?

1、艾葉泡腳

乾艾葉10到15克,與5公斤冷水同煮,開後改小火10-15分鐘關,能下腳時算起泡20-40分鐘。有保溫瓶的話,可在瓶中長的放半支、短的放兩節艾柱,用開水泡5-10分鐘後,再兌水泡腳。

水一定要沒過腳踝,水溫不低於35-42度。可連續泡3-5天,頭天可多出點汗,後以微出汗則止。

2、運動緩解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3、多喝紅豆薏仁茶

紅豆薏仁茶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痹、清熱排毒等功效。最好飯後一小時泡上一杯,一邊享受飯後的悠閑時光一邊讓茶香散布周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