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養生五要事,不坐木、不貪涼…

養生之道,須順應天時,若背馳而行,不僅達不到養生的目的,甚至可能損傷身體。

夏至已過,陽氣漸衰,陰氣漸生,氣溫越來越高,在這「扇子不離手,大汗遍身流」(語出夏至數九歌)的夏季,若要做好保健養生,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那麼下面這五件事一定要放在心上。

一、夏不坐木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這是一句俗話,也是養生良句。夏季氣溫高、雨水多、濕度大,木頭【特別露天環境中木頭】雖然表面乾燥,但實際上悶熱潮濕,坐上去會感覺到悶熱之氣湧入身體,時間久了易誘發皮膚病、風濕和關節炎等。

二、不貪冷食

夏季氣象炎熱,人體易脾胃不適,如果驟然受冷刺激可能引起胃腸痙攣,引起腹痛,食用過多可能引起腹瀉、脾胃失調等癥狀,因此冷食雖好,不要貪多哦!

三、冷氣機溫度要適宜

說實話,我這條命都是冷氣機給的,但是有些事卻不得不說,冷氣機溫度一定要適宜,不能開的太大。若室內外溫差過大,人體難以適應,便容易傷風、感冒,那可真是痛苦不堪,特別是若長時間吹冷氣機,建議在26°左右即可。

四:忌用冷水快速降溫

夏季,外出回來,滿身大汗,喜歡沖冷水澡的朋友可是不在少數,在這裡建議大家千萬直接沖冷水澡來快速降溫,這樣做相當的危險【詳見文末鏈接】。炎熱環境,大汗淋漓,毛孔大開,突然遇冷,會使毛孔閉合、熱量滯留體內,引起高熱。 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重者還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建議等汗落之後,再對身體進行沖洗。

五:口渴不宜急飲水

夏天出汗多,如果突然喝進去很多水,會使血液濃度下降,增加心臟負擔,可能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渴極了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不要用飲料去代替白開水,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大量飲用,更會增加腎臟負擔。【夏季口渴千萬不要急飲冷水,參考第二、第四條。】

以上五條便為夏季養生需要注意的事項,覺得有用,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