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肝火旺的「救命恩人」來了,水裡常泡,降肝火、排肝毒

立春後,陽氣生髮,人易上火,尤其是肝火。

因為,春氣通肝,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稍加不注意,就會導致肝火過旺。

那麼,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肝火過旺了呢?

一旦,出現4大表現,十有八九肝火「燒」旺了

表現1,早起後,口乾苦,有異味

清晨起床後,如果出現口乾苦,甚是有異味,在刷牙漱口後,可以得到改善,那麼不用擔心,多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旦,在刷牙漱口後,依然無法改善,那麼,要警惕肝火旺了。

肝火旺,清氣不能上升,濁氣不能下降,濁氣上逆,就會引起嘴苦的情況。

肝火燒起來,會消耗津液,導致嘴乾,還會導致口臭的出現。


表現2,睡覺時,多夢、易驚醒

都說春困秋乏,一旦立春後,容易失眠,多夢,甚至半夜容易驚醒,需警惕肝火過旺。

《病因脈治》記載,肝火不得臥,肝藏魂,肝火旺,則神不守舍,症見夜臥不寧,善驚。

經常失眠,尤其是半夜容易驚醒,愛做夢的人,一定不要忽視了肝火。

表現3,愛發火,脾氣大

肝主疏泄,一旦肝火旺,容易導致肝氣鬱結,人便會容易發火,脾氣變大。

一旦,經常發火,脾氣大,又會進一步導致肝火燒起來。

因此,莫名其妙,就是愛發火,脾氣大,要小心肝火旺了。

表現4,頭痛、自汗,月經不調

,睡覺時,經常頭痛,甚至有多汗的情況,並且伴有心煩意亂,很可能肝火「燒」起來了。

「內風擾巔者筋惕,肝陽上冒,震動髓海」,因此,出現這類情況,也要高度警惕。

此外,女性肝火旺,還會導致經期紊亂,經量少等。

簡單三招,降火護肝

第一招:多喝菊花茶,降火清肝

懷壽菊——修復肝細胞,減輕肝臟負擔。

懷壽菊產於河南焦作(古代懷慶府),屬於四大懷葯之一。

因其含有的膽鹼、硒、黃酮類化合物等護肝成分高達62%,能有效減少脂肪在肝臟聚集、升高肝組織活性,減少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而被用於養護肝臟

膽鹼—對脂肪有親和力,可做到有效防止肝臟脂肪聚集,減少肝炎、脂肪肝、肝硬化。

硒元素,一種「抗肝壞死保護因子」,抗氧化作用強,可幫助人體消滅90%的B肝病毒,對肝臟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建議,經常泡服懷壽菊即可滿足膽鹼、硒的攝入,有利於養護肝臟,保護肝臟功能。

第二招:按穴位,消氣瀉火

中醫裡,有「消氣穴」,經常按揉,可幫助肝臟降火。

風池、肩井、風市穴

按揉風池穴5分鐘,然後,從風池至肩井,3分鐘;

用掌或拳眼,叩打雙側肩井穴,各36次;

稍微下蹲,用掌拍打雙下肢風市穴,各36次。

太沖穴

在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用手拇指指腹,按揉太沖穴,以產生酸、脹、痛感為宜.

行間穴

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取穴。

手拇指指腹,按揉,以產生酸、脹、痛感為宜

第三招睡好子午覺,清肝瀉火

生活中,經常發現「夜貓子」,大多是雙目赤紅,這便是肝火上升的癥狀。

因此,保證睡眠,睡好子午覺,可「清肝瀉火」,預防肝氣升發太過。

每天盡量保證在晚上11:00前,進入睡眠狀態,保證子時大睡。

中午休息的時候,睡一小會午覺,保證午時小憩。

不但,可補償夜間睡眠不足,也有利於調養肝腎,助力健康。

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鐘最恰當,睡眠時間不宜過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