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陝絡病年會:通絡中藥,成就慢病時代的「中國方案」

6月16日,由陝西省中醫藥學會、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絡病專業委員會、陝西省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陝西省中醫醫院主辦的「陝西省中醫藥學會第八屆絡病學術年會」在西安召開,來自全國多地的近400名醫學精英親臨會議現場。會議由陝西省中醫醫院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許建秦主持,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醫教處副處長周亞琴、陝西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周永學教授、陝西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德興教授、陝西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瑞輝教授、河北省人民醫院宋光耀教授、陝西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趙曉平教授、陝西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姚俊濤教授、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白玲教授、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趙明君教授、陝西省人民醫院宋允章教授、陝西省人民醫院王養維教授、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屈秋民教授、陝西省人民醫院壽錫凌教授、寶雞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拓文教授等知名專家出席會議,就通絡中藥在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病防治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進行了充分討論。

陝西省中醫醫院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許建秦主持會議

近年來,腦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慢病對我國居民生活和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已成為導致城鄉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我國因慢病死亡人數每年高達 737.6 萬人,成為我國居民身心健康的嚴重威脅,因慢病而造成的經濟負擔增長速度也給患者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負擔。在中醫理論的角度看來,這些病程長,疼痛反覆發作,遷延難愈的疾病都可以歸為絡病。在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出了通心絡膠囊、參松養心膠囊、芪藶強心膠囊、連花清瘟膠囊等系列創新藥物,提高了臨床診療水準,進入中華醫學會等權威指南/共識和教材,成就了慢病時代的「中國方案」。

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醫教處副處長周亞琴作開幕式致辭周亞琴副處長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以吳以嶺院士為代表的絡病理論及其應用研究團隊,將中醫傳統理論創新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產生重大原創成果,為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做出了示範效應,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希望各位專家學者不斷深化學術合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紮實推進中醫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做出努力!

陝西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周永學教授作開幕式致辭

周永學教授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陝西省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成立於2011年,開展多場學術講座、基層醫師培訓、義診活動,推動中醫絡病理論在陝西生根發芽。今後將圍繞絡病理論研究、通絡藥物指導臨床應用,開展學術交流,充分學習中醫絡病理論發展,探討中醫、西醫結合治療,提高臨床療效,共同促進中醫藥長足發展。

陝西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德興教授會上發言

張德興教授彙報了陝西省中醫藥學會絡病專業委員會換屆改選工作,表示專委會目前有166名委員,規模日益壯大,說明近年來臨床醫生們對於絡病理論及通絡中藥防治慢病的優勢越來越認同;同時吸納了許多西醫和中西醫結合專業成員,形成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多臨床構架,委員發展從省、市醫院向縣級醫院深入,吸納了更多的基層醫師加入。

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趙明君教授作學術報告

在學術報告環節,趙明君教授分享了「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研究」專題講座,指出「脈絡學說」是以指導血管性病變治療為主的系統性原創理論,通過開闢通絡藥物阻抑心血管事件鏈,真正實現了中醫藥治療微血管病變。同時以臨床循證證據評價療效為手段,不斷揭示通絡中藥的作用機制,在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多項研究成果產生重大國際學術影響,以通絡中藥為對象的論文在心血管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自然評論:心臟病學等)發表,如不久前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子刊上發表的由中國工程院張運院士領銜的1212例循證研究,就發現通心絡膠囊能安全有效地減小頸動脈內中膜厚度、斑塊面積和血管重構指數,證實了通心絡膠囊靶向乾預斑塊的作用,從而減小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系列研究證據讓通絡中藥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彰顯了中醫藥學在心腦血管疾病治療領域的良好前景。

河北省人民醫院宋光耀教授作學術報告

此外,宋光耀教授在會上對2017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進行解讀,強調高血糖的藥物治療應更積極、靈活和個體化,二甲雙胍在治療全程中擁有基石地位,在飲食控制、運動治療和二甲雙胍穩定劑量的治療基礎上,聯合使用擁有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的津力達顆粒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得到更好地控制,在降低腰圍,對於減緩併發症方面均有潛在的治療優勢。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白玲教授作學術報告

白玲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芪藶強心膠囊取得的循證研究證據,包括顯著降低慢性心衰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準,增加患者6 min步行距離,改善患者癥狀和生活質量和提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數(LVEF),降低複合終點事件發生率等,並呼籲患有高血壓、冠脈疾病、風濕性心臟病的心衰高危人群應及時進行篩查、控制危險因素和乾預生活方式,有助於預防左心室功能障礙或新發心衰的風險。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屈秋民教授作學術報告

屈秋民教授介紹說,許多卒中患者發病後6個月內會出現認知障礙,其發病機制和疾病過程相當複雜,應早期識別,積極乾預,是臨床常見問題,應高度重視。

陝西省人民醫院壽錫凌教授作學術報告

壽錫凌教授在報告中對房顫這一臨床上常見的心律失常進行介紹,指出高齡、心衰、高血壓、糖尿病、左心房擴大、左心室功能障礙等都可能成為導致房顫複發的危險因素,需要患者長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因此藥物的安全性至關重要。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西藥有胺碘酮、多非利特、普羅帕酮等,參松養心膠囊作為唯一有相關循證醫學證據的中藥,治療陣發性房顫療效與西藥心律平相當,且安全性優於心律平。

陝西省人民醫院宋允章教授接受媒體採訪

陝西省人民醫院王養維教授接受媒體採訪

會議期間,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趙明君教授、陝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宋允章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屈秋民教授,和陝西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養維教授接受了多家媒體採訪,對通絡中藥在一系列循證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絡病學研究經歷了40載春秋,期間重大成果不斷湧現,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國際合作交流日益加強,絡病學會蓬勃發展,出現了一大批卓越的專家和團隊。在此次學術盛會上,周永學教授、王瑞輝教授和張德興教授對這些專家及團隊進行了表彰,並向他們授予「絡學推廣40年傑出專家」「絡學研究40年突出貢獻專家」「絡學發展40年功勛專家」等榮譽稱號。

陝西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德興教授(右五)頒發「絡學推廣40年傑出專家」

陝西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瑞輝教授(左一)頒發「絡學研究40年突出貢獻專家」

陝西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周永學教授(中)頒發「絡學發展40年功勛專家」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