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汪丁丁批薛兆豐:張狂無知 水準就一沒畢業經濟系學生

  來源:經濟學家圈  

  汪丁丁批薛兆豐:張狂無知水準就一沒畢業的經濟系學生(比春晚精彩) 

  汪丁丁薛兆豐最近關於知識付費的爭論引發了大討論,汪與薛說話都非常直接火爆。

  1.汪丁丁朋友圈回復

  請問,那位能不看腦圖就聽懂腦科學,第三截圖。哪位可以不想象細胞結構而“聽”懂細胞結構,第二截圖。最後...他試圖從日常口語概況經濟理論,四項概況,客氣地說,至少錯了三項。而且讓經濟學家感覺這段文字是完全沒有畢業的經濟系學生寫的,哎,五常教授的批評有理!

——源自汪丁丁2月18日微信朋友圈——源自汪丁丁2月18日微信朋友圈

  2.事件還原:

  《汪丁丁:為什麽付費買到的只能是三流知識?》

  何為一流知識?我在《思想史基本問題》裡有長篇闡述。

  簡要地說,一流知識的特徵是,人類在數百年裡只有數次機會與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問題相遇,如果你幸運地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而且你獲得了重要性感受,那麽根據“懷特海三段論”,你就有了表達自己的這一重要性感受的衝動。注意,此時,你絕不會為了讓大眾理解你的表達而扭曲你對重要性感受的表達。

  我在《經濟學思想史進階講義》裡談了這件事,我記得維特根斯坦就是典型。

  那時,劍橋的凱恩斯小圈子裡的人認為只有拉姆齊才可能采訪維特根斯坦,儘管拉姆齊是年輕天才,而且我為他特別寫了一篇傳記性散文(“流螢穿過空庭”),可是,第一天談話結束時,維特根斯坦問他聽懂了嗎,他回答沒有聽懂,希望次日繼續談話。

  維特根斯坦說:damn it! 因為,他只能完全重複這一天的表達,不能接受他對自己的重要性感受的最佳表達之外的任何表達,哪怕是為了讓眼前這位青年天才聽懂。

  這就是一流的知識,它如此聖潔,以致有幸遇到它的人只能為它而活著為它而表達,福柯的名言:記住,不是我在言說,而是話語借助我在言說!曠野呼喊,不是我在呼喊而是查拉圖斯特拉被世界精神附體不得不如是說!

  那麽,大眾付費要求接受什麽樣的知識?這就是我觀察幾個月的感受,自從去年羅胖兒和脫不花到湖畔居與我喝茶,我就開始關注他們的商業模式,而且至今仍提供道義支持。

  可是,我無法忍受這一商業模式的折磨,它要求我反覆改變自己的表達直到商業團隊認為大眾能夠理解。我也試著為舒立團隊的同類要求折磨自己的表達,在夏威夷海邊,但都失敗了,我不可能背叛我自己。

  古人之學乃為己之學,今人之學才是為人之學。我通知團隊成員,我拒絕他們的模式。因為,這是昨晚我提出的“知識命題”,知識收費,羅胖兒提供的產品可以代表最高水準,也因此,那些折磨自己並因此使自己從勉強二流學者的水準降低到大眾能夠理解的水準即三流水準的人,分享知識收費的至少百分之五十收益。

  能夠與金錢和權力交換的知識,必定是三流的,因為表達方式不可能繼續忠於只有一流知識才可表達的那種重要性感受。

  一流的知識只能免費,這是因為它隻吸引少數能夠理解它的人。這些人是最可寶貴的,他們原本不應付費,他們投入的理解力和伴隨著理解一流知識的艱辛,價值遠遠超過任何付費知識的市場價格。

  人類最稀缺的,永遠不是權力與金錢而是理解(關於“善知識”的判斷力)。雖然,芸芸眾生仍被權力和金錢驅趕著,虛度年華。

  我再解釋一次:一流知識之所以難以理解或難以接受,是因為它只服從根本重要性的準確表達,它絕少服從願意付費的大眾根據市場交換原則而預期的通俗化標準。我並不反對羅胖兒的路線,我並且堅持道義上支持他以及湛廬文化的路線。胡風寫信評論毛澤東的文學路線:究竟是大眾化的文學,還是化大眾的文學?

  3.薛兆豐回復:

  《薛兆豐:知識的價值與付費與否無關》

  我們的專欄《薛兆豐的經濟學課》有一個意義,那就是盡力消除“知識”的神秘感。很多人在接觸經濟學——乃至其他學問以前——都會對這門學科感到“不明覺厲”,也就說雖然看不明白,但還是覺得很厲害。

  確實,有這樣一些學者,以為知識天然地就分為三六九等。但在我們的專欄所講解的知識體系看來,知識的深淺輕重,是以理解現實問題為導向、以解決現實問題為準繩的。沒有什麽知識是天生就高人一等的。這也是第38講——哈耶克的“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一文——成為專欄核心內容的原因。

  同樣,也有一些學者,有意無意地把生搬硬套、牽強附會、囫圇吞棗和故弄玄虛當做做學問的一種境界。而我相信,哪怕再深奧的知識,也能夠清晰地表達出來。反過來,一種思想,如果表達得不清不楚,那別人也無法指出它的錯誤。那些只能用來“端著”的知識,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已經越來越沒有市場了。

  當然,知識的價值與付費與否無關。古往今來,幾乎所有學生都得付費方可求學,幾乎所有教師都要收費才願意講課。他們的思想的價值,不會因為付費而打折;而有大量流傳甚廣的謬誤與偏見,也不會因為免費而增值。把知識的價值與付費與否相提並論,本身就是一種淺見。

  也正是因為這樣,能夠在一年時間裡,用平實質樸的語言,用生動鮮活的例子,與你共同構建經濟學思維體系,我感到榮幸和自豪。

  4.薛兆豐早年批“走火入魔”

  《薛兆豐:走火入魔的汪丁丁》

  按(薛兆豐):汪丁丁在國內是知名經濟學者,他在國內大眾媒體發表大量經濟散文,多旁征博引,寓意隱晦,令不少讀者感到高深莫測。

  最近到上海,一位編輯朋友向我投訴:“他的文章裡竟然有方程式!”

  他,就是汪丁丁,《財經》雜誌的學術顧問。“沒那麽誇張吧?為什麽不到學報投稿?”我笑道。

  後來我看了他的那幾篇文章,的確有微積分,還有怪異的中文,黑格爾式的黑話,以及大錯特錯的經濟學圖線。

  怪異的中文

  汪丁丁在《社會博弈與中國教育的兩極化》中寫道:“這裡所說的‘權利’意義廣泛,通常被社會理論學家分類為‘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或者常識性地被理解為‘對他人的影響力’。”

  第一句說“意義廣泛”,第二句轉頭去說分類,第三句誤用“或者”,因為它和第二句是並列而不是二中選一的選擇關係。況且,“常識性地被理解為”不是中文,而是假洋鬼子的句式。

  汪丁丁在《“梯度”?“極點”?“精神”?》中寫道:“如果古代希臘和北美的殖民英雄們僅僅滿足於‘好日子’,那麽再輝煌的殖民地也難免‘灰飛煙滅’的結局”。

  如果還沒有“灰飛煙滅”,就說他們不滿足於“好日子”;如果“灰飛湮滅”了,就是滿足於“好日子”。總不可能錯的話,說了等於沒說。況且,用主觀上的“知足不知足”來解釋一個民族的興衰,何說服力之有?

  黑格爾式的黑話

  那麽,什麽是“黑格爾式的黑話”?我們先找兩段黑格爾的原文來看看。

  “聲音是物質各部分分離的特殊狀態的變化,是這種狀態之否定的結果——純然是特殊的一種抽象或一種理念的理想。因此,這種變化本身直接就是物質特定存在的否定。(《黑格爾·自然哲學》)”

  再來,“內在精神和民族的歷史才是精神的歷史,憲製是由它鑄造並將由它鑄造的。一切要素都達到了它的自由存在,這種意志就是一種現實的決定個體的意志,它就是君主製。(《黑格爾·哲學全書》)”

  ——您看不懂嗎?我懂。那是胡話!

  類似地,汪丁丁在《“梯度”?“極點”?“精神”?》中又寫道:“精神,它的外化是‘觀念’,從人的思考中誕生出一個新世界——在那裡制度與人互相複製從而互相延續著生命。經濟學家把這個過程叫做‘發展’,它隻不過是精神的展開罷了。”

  我反過來說“觀念的外化是精神”有什麽不妥嗎?反過來說“一個新世界誕生了人的思考”可以嗎?我把“精神的展開”改成“制度的展開”可以嗎?

  都可以,只要煞有介事,怎麽寫都行。汪丁丁和黑格爾都一樣,說的都是語無倫次、耗費讀者精力的“黑話”,或曰夢話、獨白、囈語、胡說。

  杜撰的圖線

  汪丁丁在《社會博弈與中國教育的兩極化》中把小學、中學、大學、博士、博士後等教育並列在同一條坐標軸上,然後寫道:“我用一條先向下傾斜再向上傾斜後再度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來概括作為間接需求的對教育的需求。而這條特異的需求曲線與正常供應曲線的三個交點的中間那一點,也即不穩定均衡點E……”

  汪丁丁在這篇文章裡所說的“需求曲線”,是他杜撰的怪物。

  首先,不同的商品的需求曲線,是不能首尾相連的。能說顧客對沙拉、羅宋湯、麵包、牛排、紅酒、甜品和毛巾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向下傾斜再向上傾斜後再度向下傾斜再向上傾斜後再度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嗎?

  其次,需求曲線上沒有什麽點是“不穩定”的。需求曲線不是滑梯,要落到什麽比較低的位置才算“穩定”。能說剛吃了沙拉的人和連甜品都吃完的人就比較穩定,正在吃牛排的人就不穩定——非得吃下去,不然就吐出來嗎?

  第三,絕對沒有向上傾斜的需求曲線!有時候人們需要更貴的商品,那是因為他們需要另外一種更好的商品,這表示為另一條位置更高、但依然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而不表示為一條掉轉方向、向上攀升的需求曲線。

  例如,你不要鹹魚要鮑魚,那表示為一條位置更高的需求曲線,但這條需求曲線仍然是向右下方傾斜的。也就是說,這種鮑魚越便宜,你要得越多;如果免費贈送就多多益善,而不是反而不要。

  任何商品,包括所謂的“炫耀品”,都是如此!應該指出,“炫耀品”是一個多餘的、令人誤入歧途的概念。有人創造這個詞,是因為他沒有掌握需求曲線的表達方法,所以才搬出一個新名堂來自圓其說。要是“炫耀品”的概念是成立的,那麽世界上任何商品就都是“炫耀品”了。

  概念的雜燴

  經濟學上,“需求”和“需求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種“需求”,表示為一整條需求曲線;而一個“需求量”,則表示為某條需求曲線上的一個點。

  一條固定的需求曲線,對應一種固定的“需求”,也就是說:(1)商品是不變的,是同一種商品;(2)顧客對這種固定商品的喜好程度也是不變的。變化的只有價格和“需求量”這兩個因素!

  當“需求”不變時,“需求量”與價格成反比: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這種變化關係,表示為在固定的需求曲線上的滑動。

  但是,如果顧客對這種商品的好感增加了(不管出於什麽原因,諸如收入增加、產品的品質提高、趕時髦等),那麽他的“需求”(而不是“需求量”)就發生了變動,那將表示為需求曲線整條地向上移動,而不是沿著原有的需求曲線的滑動。

  所有這些基本概念,本來都有嚴格的定義和用法。遺憾的是,在汪丁丁的文章裡,這些概念成了大雜燴。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數量,拚成了此起彼伏的怪線。

  學術上有深湛的創見,是困難的、罕見的、寶貴的、可遇不可求的;而假裝有深湛的創見,則是可憐的、滑稽的、作風不正的、缺乏鑒賞力的。

  物理學上沒有創見?不要緊,塌塌實實做個電工好了,不要去創造**功;經濟學上沒有創見?不要緊,一年一年教授和應用需求定律好了,不要去創造什麽“經濟學哲學”,那是皇帝的新衣。

  後記:下筆批評汪丁丁前,我花了3個星期細讀他那兩篇文章,並反覆推敲自己的觀點。是的,汪丁丁在國內名氣頗大,而我是後輩,對他提出嚴重的指控,難免有人會認為我是在博出名。幸好我對此向來毫不介意,因為我顯然無須為了避免出名而隱瞞己見。

  那我猶豫什麽呢?科斯(Ronald Coase)說過:不清不楚的思想,別人也無從清楚指出它的錯處(Not being clear, it was never clearly wrong.)。既要出手批評不清楚的思想,又要防止自己隨之落入不清楚的泥潭,這是我舉棋不定的原因。穩妥的做法,是一方面對別人故弄玄虛的文章置之不理,另一方面自己多寫清楚的文章來倡導較好的品味。但我最後決定冒險出手,原因是看到他在需求曲線上錯得分明。

  本文發表後,流傳甚廣,爭論至今。《萬科周刊》、《書城》和《經濟學消息報》等紙媒體和數十家網站相繼轉載,汪丁丁則先後至少發表6篇文章回應。有趣的是,其中丁丁說我“對黑格爾的表達方式看上去真是‘恨之入骨’,所以不惜用‘文化革命’的語言著實痛痛快快地‘批評’了一番”。殊不知,我對黑格爾的批評,完全來自波普爾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而該書中文版上竟赫然印著“本書執行主編汪丁丁”幾個字。看來丁丁並不知道,應該把账記在波普爾身上。

  我對故弄玄虛的深惡痛絕,的確來自波普爾。他在《反對大詞》(Against Big Words)中寫道:“受過不充分教育的人的傲慢,就是誇誇其談,佯裝具有我們所不具有的智慧。它的訣竅是:同義反覆和瑣屑之事再加上自相矛盾的胡言。另一個訣竊是:寫下一些幾乎無法理解的誇大言詞,不時添加一些瑣屑之事。大多數哲學系(尤其社會學系)的智力標準都流於浮誇,並縱容虛假的知識,而這些人似乎都極淵博。”

  至於波普爾的描述是否適用於汪丁丁的“經濟哲學散文”,就請讀者獨立判斷吧。

  5.汪丁丁最新回復:

  針對《薛兆豐:走火入魔的汪丁丁》文中所說的“需求曲線”回復

  汪丁丁在這篇文章裡所說的“需求曲線”,是他杜撰的怪物。

  首先,不同的商品的需求曲線,是不能首尾相連的。能說顧客對沙拉、羅宋湯、麵包、牛排、紅酒、甜品和毛巾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向下傾斜再向上傾斜後再度向下傾斜再向上傾斜後再度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嗎?

  其次,需求曲線上沒有什麽點是“不穩定”的。需求曲線不是滑梯,要落到什麽比較低的位置才算“穩定”。能說剛吃了沙拉的人和連甜品都吃完的人就比較穩定,正在吃牛排的人就不穩定——非得吃下去,不然就吐出來嗎?

  第三,絕對沒有向上傾斜的需求曲線!有時候人們需要更貴的商品,那是因為他們需要另外一種更好的商品,這表示為另一條位置更高、但依然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而不表示為一條掉轉方向、向上攀升的需求曲線。

  例如,你不要鹹魚要鮑魚,那表示為一條位置更高的需求曲線,但這條需求曲線仍然是向右下方傾斜的。也就是說,這種鮑魚越便宜,你要得越多;如果免費贈送就多多益善,而不是反而不要。

  ——節選自《薛兆豐:走火入魔的汪丁丁》

  汪丁丁回復

  真不曉得為什麽薛兆豐或者,很可能是他的半腦殘粉,不知自己貽笑大方,總是將這篇根本沒有想清楚經濟學的人寫的文章找出來。我原本是不想炒這碗冷飯,好在當事人張五常教授現在已不待濟這位不合格的弟子。回到主題,薛的文章,罵黑格爾的不截圖了,那是張狂無知的許多表現之一。隻截圖經濟學ABC,我先貼老貝克爾這篇文章,1991年發表在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機構報“政治經濟評論”,貝克爾那時早已是芝加哥學派領袖,第二截圖就是他畫的,不僅需求曲線可以向上傾斜而且還波浪式呢!怎了?老貝克爾難道不懂經濟學?就算腦半殘的讀者,也肯定知道誰是貽笑大方的!

——源自汪丁丁2月19日知乎動態——源自汪丁丁2月19日知乎動態

責任編輯:張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