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少放一杓糖股價跌17%,誰讓年輕人集體“上癮”了?

癮品貿易,乃是盛行於一個饑渴心靈代替了饑餓肚皮的世界。

——《上癮五百年》

文 / 巴九靈

大雪一過

冬天馬上就來了

你是不是已經囤了不少脂肪

如果你是個特別愛吃甜食的人

估計已經為抵禦寒冬做好充足準備了

左手一杯奶茶右手一塊烤地瓜

下午茶再點個小蛋糕不過分吧

來來來

今天小巴不得不給愛吃甜食的你

科普一個殘酷的真相

吃糖是會上癮的

而且你對甜食的渴望

也許早在兒童時期

就被食品公司們安排得明明白白

別怪小巴危言聳聽

咱們就來講講這其中的來龍去脈

先說一個大實話

愛吃甜食是人類的天性

跟你是不是貪嘴確實沒多大關係

有大量研究表明

在人類文明早期

我們的祖先就是通過不斷尋找含糖食物

來維持生命並保證種群延續的

久而久之

人類就進化出了一種直覺

每當吃到為身體直接提供能量的糖類

大腦就會產生一種內啡肽類物質

這種物質能讓人產生愉悅和滿足感

進而刺激人類不斷去尋找這種物質

糖能給人帶來快樂

誰又能拒絕快樂呢

就連大文豪魯迅先生

也是個不折不扣的甜食控

每月一領了工資

就要順路去麵包房買上幾個蜜糖沙琪瑪

當然

食品公司們就更離不開糖了

因為糖不僅可以讓

食品和飲料的味道變得誘人

還能讓食物的口感鬆軟香脆

擁有漂亮的顏色和外觀

甚至可以延長保存期限

據BBC紀錄片《糖的真相》所說

如今超市裡售賣的食物

除了飲料和糖果、餅乾

大約80%都有糖的蹤影

可以說我們的生活已經完全被糖包圍了

01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

愛吃甜食雖然是我們的天性

但吃太多總會膩的吧

為什麽我們會不知不覺吃下那麽多含糖食物

答案很簡單

因為讓你“糖蟲上腦”的背後

是來自科學家們的精密計算

“極樂點”——

讓你一吃就上癮

在美國費城

有一家不起眼的獨立科研機構

很多人大概都沒聽說過它的名字

但它卻被整個食品加工業

視作“下一個商業奇跡的誕生地”

這家機構叫做“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

成立40多年來

這裡聚集了300多位

化學家、神經學家、生物學家和遺傳學家

只為了研究一個項目

——我們的味覺、嗅覺

與食物味道之間的複雜關係

雖然冠了個堂而皇之的名頭

但這家科研機構設立的初衷可不單純

萬寶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

卡夫、雀巢等國際品牌

都給這家機構“讚助”過不少錢

以便第一時間拿到研究報告

幫助他們研製出讓人一吃就上癮的食物

20世紀中葉

一位叫做莫斯科維茨的研究員

就有了一個重要發現

人們對甜度有一個喜好範圍

當人們對甜味的好感度達到最高點時

就稱之為“極樂點”

經過高等數學家們的推演和計算

最終他們得出了這樣一個倒U形曲線

解釋了味道與好感之間的關係

喏,就是下面這張圖

根據這張表的理論

當食物中的糖加到一定濃度時

吃一口就會讓人覺得很爽

不知不覺還會吃下更多

最最重要的是

大腦會記住這種“爽”的感覺

並讓你在下次一想到這種感覺

就跟百爪撓心一樣必須吃到這個食物

從通俗意義上來講

這就是對它“上癮”了

如今

這個曲線已經成為

食品、飲料行業公開的秘密

我們吃的每一口零食、喝的每一口飲料

都是在“極樂點”的指導下

精密計算出的配方

是不是細思極恐

這還不算完

有了能確保讓人對糖上癮的食物

食品廠商們還要找出

最容易對糖上癮的消費者

研究一番後

他們發現這個目標人群就是——

兒童

吃糖從娃娃抓起

1975年

一名叫做勞倫斯·格林的科學家研究得出

孩子是重口味食品的最大消費群

甜味對於小孩子們的誘惑

比對成年人更強

研究者還發現

偏愛甜味可能是一種“習得性行為”

也就是說

孩子在童年時期吃的加工食品越多

長大之後就會越愛甜食

而且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對加工食品的渴望

兒童和青少年群體

就這樣成為食品廠商們眼中的“香餑餑”

為了向家長和孩子宣傳糖的好處

食品商們也是花了不少錢

讓“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的科學家們

定製符合他們利益方向的研究報告

於是

糖被宣傳成了最純潔的能量來源

它可以提高注意力、提升幸福感、控制食欲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報告顯示

2012年

美國食品製造商在

兒童食品的廣告投入上就佔到了72%

想想你從小看的廣告片

愛吃甜食的習慣就是這樣被培養起來的

食品商們成功把高糖食物

推銷進千家萬戶

也成功讓孩子們吃成了胖子

美國人的健康問題逐漸浮現

20 世紀 60 年代

營養學家、醫生和研究員們

陸續發布研究指出

糖可能造成糖尿病、肥胖、心髒病等疾病

建議新的膳食指南減少糖的攝入量

這對於食品商們尤其是製糖行業

無疑是致命打擊

不過美國糖業協會自有對策

他們決定公然造假——

把肥胖的鍋“甩給脂肪”

賄賂科學家抹黑脂肪

美國糖業協會先是找了一個

明尼蘇達大學的營養學教授

——安塞爾·凱斯

此人宣稱對22個國家實行了民眾采樣

但實際上隻留下了支持自己的論據

去掉不利於得出既定結論的15個國家

發表了研究結果

並稱為七國研究

最後的結論是:

心髒病真正的元凶不是糖,而是脂肪!

這個研究雖然是造假的

卻影響了美國整整50年

美國心髒協會甚至將這套理論作為根據

宣傳膳食膽固醇和脂肪是導致心髒病的元凶

凱斯還因此

上了1961年美國《時代周刊》的雜誌封面

接著

糖業協會又用6500美元

賄賂了三名哈佛大學的學者

繼續把脂肪推向風口浪尖

為了撇清糖和肥胖的關係

1980年初

製糖業又提出了影響深遠的“少吃多動理論”

他們用大量的廣告給人們洗腦

一個人肥胖的原因

是卡路裡攝入量高於卡路裡的消耗量

想減肥

要麽多運動消耗卡路裡

要麽吃低脂低卡食品少攝入卡路裡

總之跟糖沒有半毛錢關係

想想看

你是不是也被這個理論洗腦過

直到 2016 年

美國糖業協會賄賂科學家抹黑脂肪的事兒

才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上被揭露

引起了軒然大波

02

看到這裡

你可能已經對這些食品公司咬牙切齒了

先別急著定罪

我們回溯糖被大量用於食品加工前的故事

就能發現

糖的大量使用

其實是人類進入現代化和工業化時代

生活方式變化的縮影

19世紀的歐洲人

可能是最早的嗑糖一族了

自從法國人掌握了精煉蔗糖技術後

煉糖成本大大降低

糖從皇室貴族才能享用的珍貴香料

變成了窮人們都吃得起的廉價調料品

在這一階段

人類對糖的喜歡已經不只出於天性的渴望

而是進入工業化時代提高生產率的“工具”

因為相比於其他食物

蔗糖是一種最高效的熱量來源

一英畝甘蔗可提供800萬熱量

是土豆的4倍

小麥的10倍

所以當時在英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多吃幾口糖,就能少吃幾口飯”

茶太苦?加糖!

麵包太乾?加糖!

糖大大減少了工人們做飯和吃飯的時間

讓更多的勞動力從廚房中解放出來

投身工業生產革命

19世紀

英國人對蔗糖的消費量整整增加了5倍

而在美國

糖就是商業社會發展的推動劑

同樣是19世紀末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公司紛紛成立

“快樂肥宅水”成為年輕人的心頭愛

即使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美國經濟進入蕭條期

也阻止不了人們對可樂的熱情

可樂的銷量依舊逐年攀升

1913年

糖第一次被加進了香煙中

含有糖漿的香煙風味獨特、煙霧發甜

且吸入肺中不會引發咳嗽

很快就吸引了大量女士和青少年成為煙民

借由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種混合型香煙被作為戰略物資

分發給前線的年輕人手裡

在戰後的10年間

壓垮了雪茄與煙鬥

幾乎佔領了全部的香煙市場

這讓無數食品製造商看到了商機

想讓你的食物大賣嗎

那就加糖吧

如今

過量食用糖的危害已經廣為人知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不斷指出

過量的糖攝入

會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代謝綜合征

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其實食品公司們

也對這些危害心知肚明

早在2004年

卡夫公司就曾試圖限制

產品中各種成分的含量和熱量

事實是

當推出真正健康的低糖食物時

消費者們卻不愛吃了

卡夫公司還因為盈利低於預期

跌了近17%的股價

競爭對手倒是漲了5%

為了保護股東權益

卡夫公司最終推出了更甜的奧利奧餅乾

“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重新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面對競爭對手的挑戰和股東的壓力

食品加工行業顯然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很諷刺是嗎

《上癮五百年》中曾寫道

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其運作原則就是要挑動人體內的每根神經,並且讓它們維持在最高度的人為緊張狀態。

把人類的每一個欲望逼到極限,盡量製造更多新的欲望與人造的渴求,為的是要用我們的工廠、出版社、電影公司以及所有其他從業者製造的產品來滿足這些欲望和渴求。

那怎麽辦呢

眼見著大家一個個吃成了胖子

各國政府與世界組織不得不出手了

比如把限糖列進膳食指南、

對針對兒童的食品廣告做出限制、

在食品包裝上嚴格標注成分表

除此之外

全球已有28個國家

實施了含糖飲料加稅政策

儘管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糖的危害

但小巴發現

我們依舊逃脫不了含糖食物的魔爪

比如小巴的朋友

在被一頓科普後

嚇得趕緊點了一杯奶茶壓壓驚

他表示:

“我已經做好準備,

吃好吃的食物,過短命的人生。”

那麽你呢?

參考資料:

1.《鹽糖脂:食品巨頭是如何操縱我們的》,邁克爾·莫斯

2.《糖的誘惑難以抵擋,但這些苦澀的真相你應該知道》,公眾號:偶爾治愈,張蘋

本篇作者 | 宮本寶藏 | 當值編輯 | 李夢清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 | 繪圖 | 喪文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