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骨不連容易發生在哪些部位?發生骨不連有什麼表現?

骨不連作為骨折後的一種後遺症,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也稱為困擾大家身體健康的重大問題。那麼,什麼部位的骨折更容易發生骨不連呢?骨不連有哪些表現呢?

骨不連的發生主要由局部的血供特點決定:血供好的部位,如趾骨、肋骨本身穩定性也不差,因此簡單的固定就可以獲得良好的癒合;

血供中等的部位,如脛骨,低能損傷對骨折癒合影響不大,但當出現高能損傷時,骨折周圍的皮膚、肌肉以及骨髓內的血供都遭受破壞,骨不連的發生率就會提高;

而對於血供差的部位,如股骨頸、腕舟骨等部位,任何暴力所致的骨折,骨不連的發生率都很高。任何一處骨都可以發生骨不連,但有幾處是臭名昭著的容易發生骨不連。其原因是這些部位的血液供應差。

如果骨折部位發生骨不連,會有以下表現:

傷後局部明顯腫脹,疼痛、畸形,功能障礙。觸痛明顯,踝關節不敢活動。畸形與肌萎縮:未連接的骨折,可有成角、縮短與旋轉畸形。由於長期不能使用肢體,關節攣縮畸形與肌萎縮都可出現。

折端有異常活動:骨折在6個月以上,作骨折端活動檢查時,若有異常活動,即可診斷為骨不連。疼痛:骨端在移動時或試做負重時,產生疼痛。

負重功能喪失:骨乾骨折後的骨不連負重功能喪失,但某些股骨頸骨折有跛行。骨傳導音降低:骨不連或延遲連接,骨傳導音較健側弱。

骨不連和血液供應有較大關係,我院治療骨不連採用靶位體液滲透療法,以恢復患部血液供應為主,恢復患部生理功能,促進骨不連連接。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