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問答| 決明子的作用和功效是什麼?

決明子在中醫中藥上的運用首見於《神農本草經》:「決明子,味鹹,平。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通、淚。服益精光,輕身。生川澤。」藥物的基材源自豆科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乾燥成熟種子。

決明子味苦、甘、鹹,性微寒,入肝、腎、大腸三經,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作用。

在中藥的運用上,決明子有生決明及焦決明兩種製備:生決明子性味寒涼,不宜長期服用;炒後能緩和寒瀉之性,降脂、護肝和明目的作用有所增強。臨床上多用炒決明子(又名焦決明),焦決明對免疫性肝病、慢性肝炎等有一定抑製免疫的作用,主要用於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等癥狀。

決明子的傳統中醫藥運用:

1)、眼科諸疾:如肝熱上沖所致目赤腫痛、羞明多淚、視物模糊,以及青光眼、白內障、結膜炎等,可單品煎服,亦可配伍夏枯草、桑葉、蔓荊子、黃芩、白蒺藜、青葙子、木賊草、菊花等同用;也可用於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目昏、視力減退等症,可配伍生地、石斛、當歸、白芍、黃芩、沙苑蒺藜、地骨皮、菊花、枸杞子、生石決明、夜明砂等。

2)、緩瀉熱結:可治熱結便秘、陰虛腸燥等症,有瀉下而不傷正之譽。

3)、頭痛眩暈:與菊花、鉤藤等配伍,有平肝降壓的作用。

決明子功效相似藥物差異:

1)、蔓荊子治兩側頭痛,以疼痛近於顳顬部者效果較好,偏於散風明目;決明子治兩側頭痛,以疼痛近於太陽穴處者療效較好,偏於清肝明目。

2)、木賊草退目翳而明目,決明子清肝熱而明目。

決明子的藥用禁忌:

1)、氣虛便溏者不宜用。

2)、長期飲用輕則引發月經不規律,重則使子宮內膜不正常,從而誘發早產。

決明子的化學成分: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葡萄糖甙、大黃素蒽酮、大黃素甲醚、決明素、橙黃決明素、維生素A,以及新月孢子菌玫瑰色素、決明松、決明內酯、紅鐮孢子菌素、去甲紅鐮孢子菌素、紅鐮孢菌素龍膽二糖苷等。

決明子的現代藥理研究:

1)、降壓降脂:決明子能有效抑製動脈硬化的血塊凝固,有降壓、降脂等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適宜於高脂血症、肥胖症、高血壓症、冠心並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水浸劑和乙醇浸液對麻醉狗、貓、兔均有降壓作用。決明子有降低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決明子散和水煎劑可降低實驗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漿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可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抑製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對收縮壓、舒張壓都有明顯的降壓作用。決明子煎劑或決明子散劑6g/隻喂飼大鼠8周, 對實驗性高血脂症大鼠能降低血漿膽甾醇、甘油三酯,並降低肝中甘油三酯的含量。

2)、治療便秘:決明子含大黃素、大黃酚,生用有緩瀉作用,炒焦後遊離蒽醌在高溫下遭破壞,所以焦決明瀉下的作用明顯減弱,便秘者和大便正常的人使用不會引起便多,對於脾虛便溏的患者,大劑量使用時才可能引起滑腸,使大便次數增多。

3)、抗病原體:決明子醇提取物對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製作用,而水提取物則無效;對多種致病細菌有抗菌活性,其所含的蒽醌能阻止細菌DNA合成,羥基蒽醌與RNA可形成複合物。

4)、抗真菌:對多種真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水浸劑用試管稀釋法,1:20對奧杜盎小孢子菌,1:10對許蘭黃癬菌及石膏樣小孢子菌均有抑製作用。

5)、免疫抑製:決明子能使小鼠胸腺萎縮,能抑製小鼠遲髮型皮膚超敏反應。決明子對細胞免疫有抑製作用,對體液免疫無影響,對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有增強作用。

6)、抗血小板聚集:能抑製血小板聚集;有三個蒽醌糖苷類化合物有強的抑製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抗凝血作用強於阿司匹林。決明子煎劑或散劑6g/kg喂飼大鼠8周,對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製作用。

7)、護肝明目:有護肝和抗肝毒作用。這與其所含的多種蒽醌有關。能顯著增強動物睫狀肌乳酸脫氫酶的活性而有明目作用;還與其所含的豐富的鋅和維生素A有關。

8)、瀉下利尿:具有緩瀉作用,其瀉下成分為大黃酚二蒽酮苷,與番瀉苷a的緩瀉作用相似,並能加強腸蠕動而使大便次數增多。決明子中蒽醌類衍生物則有利尿作用。

決明子的相關資料文獻記載:

《聖惠方》:「補肝明目:決明子一升,蔓荊子二升,以酒五升煮,曝乾為末。每飲服二錢,溫水下,日二服。」

《醫方摘玄》:「目赤腫痛:決明子炒研,荼調敷兩太陽穴,乾則易之,一夜即愈。」

《廣群芳譜》:「為茹及點茶食,苗葉可作酒麴。」

《奇效良方》:「癬瘡延蔓:決明子一兩為末,入水銀、輕粉少許,研不見星,擦破上藥,立瘥。」

《日華子本草》:「助肝氣,益精;用水為末塗,消腫毒,貼太陽穴治頭痛,又貼腦心,止鼻洪;作枕,治頭風,決明勝黑豆」。

《本草綱目》:「決明有二種:一種馬蹄決明,莖高三四尺,葉大於苜蓿,而本小未奓,晝開夜合,兩兩相貼。秋開淡黃花五齣,結角如初生細豇豆,長五六寸。角中子數十粒,參差相連,狀如馬蹄,青綠色,入眼目葯最良。一種茳芒決明,救荒本草所謂山扁豆是也。苗莖似馬蹄決明,但葉之本小末尖,正似槐葉,夜亦不合。秋開深黃花五齣,結角大如小指,長二寸許。角中子成數列,狀如黃葵子而扁,其色褐。」「此馬蹄決明也,以明目之功而名。」「除肝膽風熱,淫膚白膜,青盲。」

《本草經集注》:「龍門乃在長安北。今處處有。葉如茳芒,子形似馬蹄,呼為馬蹄決明,用之當搗碎。又別有草決明,是萋篙子,在下品中也。」

《中華本草》:「清肝益腎,明目,利水通便。主治目赤腫痛,羞明淚多、青盲、雀目、頭痛頭暈、視物昏暗、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習慣性便秘。外治腫毒、癬疾。」

《本草衍義》:「決明,苗高四五尺,春亦為蔬。秋深結角,其子生角中如羊腎。」

《神農本草經》:「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久服益精光。」

《本草經疏》:「決明子,其味鹹平,《別錄》益以苦甘微寒而無毒。鹹得水氣,甘得土氣,苦可泄熱,平合胃氣,寒能益陰泄熱,足厥陰肝家正葯也。亦入膽腎。肝開竅於目,瞳子神光屬腎,故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別錄》兼療唇口青。《本經》久服益精光者,益陰泄熱、大補肝腎之氣所致也。」

《濟生方》:「決明子散:決明子、石決明、菊花、蔓荊子、黃芩、石膏、芍藥、川芎、木賊、羌活、甘草。」

《本草求真》:「決明子,除風散熱。凡人目淚不收,眼痛不止,多屬風熱內淫,以致血不上行,治當即為驅逐;按此苦能泄熱,鹹能軟堅,甘能補血,力薄氣浮,又能升散風邪,故為治目收淚止痛要葯。並可作枕以治頭風,但此服之太過,搜風至甚,反招風害,故必合以蒺藜、甘菊、枸杞、生地、女貞實、槐實、谷精草相為補助,則功更勝。謂之決明,即是此意。」

《蜀本草》:「決明子,味鹹、苦、甘平,微寒,無毒。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療唇口青。久服益精光,輕身。生龍門川澤,石決明生豫章。十月十日采,陰乾百日。蓍實為之使,惡大麻子。」

《本草正義》:「決明子明目,乃滋益肝腎,以鎮潛補陰為義,是培本之正治,非如溫辛散風,寒涼降熱之止為標病立法者可比,最為有利無弊。」

《本草圖經》:「葉似苜蓿而闊大,夏花,秋生子作角,實似馬蹄俗名馬蹄決明。今出廣州桂州。十月采子陰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