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皮膚瘙癢擦藥膏會傷胎兒嗎?醫生講清楚

昨天接近下門診時間,一位孕婦前來就診。她一臉擔憂的說:「我孕期瘙癢,加上腳氣複發,用了治療真菌的外用藥,還有外用激素;但是沒有口服。可朋友告訴我,孕期使用會影響胎兒。」

於是我這樣跟她解釋:「外用藥物,擦了經皮吸收後,抵達血液中的濃度,微乎其微,所以一般認為使用在孕婦是安全的。很多外用藥物,因為沒有去做實驗證實孕婦使用的安全性,所以都歸類為C類。而懷孕等級C類的藥物,是沒有證據顯示會對人體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但是不代表孕婦不能使用。」

淮媽媽為了胎兒著想,這是人之常情。

看孕媽還是有疑慮。我接著說:「那就暫停用藥好了,單純足部的黴菌感染,腳氣不是什麼急症,你不要著急治療,你可以等到生完小孩再開始治療。孕期瘙癢,很多孕媽都會有,氣象漸冷,你可以用保濕潤膚乳。」我這樣建議淮媽媽。

「嗯!~那會癢怎麼辦?不能治癒嗎?」淮媽媽面露遲疑。

我搖搖頭,「真菌非常頑固,自行痊癒的機會不大......」,淮媽媽陷入矛盾的狀態。

今天聊聊孕期用藥的問題。懷孕用藥分級,藥物分成A、B、C、D及X五大類。

不過,因為這個懷孕用藥的分類過於簡化,加上現代人晚婚、晚生小孩,有很多女性都有固定服用的慢性病藥物,假如今天一位女性,固定服用懷孕等級D類的藥物,發現自己懷孕了,她需要停葯嗎?需要換藥嗎?還是可以根據孕期,減低劑量來控制慢性病呢?這個藥物對胎兒的風險與影響到底是什麼?在多高的使用濃度下,會影響到胎兒?孕期使用,對胎兒的風險怎樣可以降到最低?

這時候,臨床的醫生通常不敢輕易下結論,畢竟是一個生命,不過醫生說的最多就是觀察看看。聽到這句話,孕媽估計會更加不安。但是醫生這個時候應該按照孕期藥物分級來給孕媽講解清楚,而不是觀察看之類的觀點。

這個時候,孕媽本身要儘可能描述性用藥史,給醫生來判斷。醫生要詳細解說藥物在各個孕程對胎兒的影響,評估用藥對孕婦的必要性、與對胎兒的安全性,而不是簡簡單單觀察看看,或者一個英文字母分類。

懷孕期間,還能安心使用的皮膚外用藥及治療嗎?有的藥物本身就不會傷害胎兒,有的藥物則是因為經皮吸收量微乎其微,但具體用藥之前,建議先顧問醫生,確保母子平安。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