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病毒感染怎麼辦?能治癒麽?

中國是肝癌第一大國。

我們人口隻佔世界的20%,但全世界一半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國!

為什麼?

最大的原因,是B肝病毒感染

中國每年有30多萬肝癌患者,其中80%都是B肝病毒感染者。

從下圖可以看出,中國是B肝病毒的重災區。全球有2.5億的B肝病毒感染者,其中近1億在中國!我們經常說的大三陽,小三陽,都屬於B肝病毒感染者。

B肝病毒最危險的地方,就是被感染的人,可能轉成慢性B肝,導致肝部損傷,最終能帶來肝硬化,甚至肝癌。全球每年有65萬人因為B肝病毒導致的疾病而去世,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於肝硬化和肝癌。

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B肝病毒。對於慢性B肝患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規避任何明確傷肝的生活習慣。包括:

  • 不要喝酒。任何酒,無論白酒,紅酒還是啤酒,統統都是一級致癌物,會顯著增加肝癌風險。

  • 不要吃發霉的食物。尤其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發霉後可能含黃曲霉素,這是一級致癌物,和肝癌密切相關。

  • 不要亂吃草藥。中國是藥物性肝損傷的重災區。不少肝炎患者為了保肝,長期服用各種偏方,包括草藥。但很不幸,純天然並不一定安全,有些草藥其實是慢性傷肝的。如果含有馬兜鈴酸,甚至能直接導致肝癌。

當然,大家也不用過於恐慌,胡亂找偏方。B肝病毒攜帶者,只要科學管理和治療,最終多數人不會得肝癌。

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怎麼治呢?

首先,並不是所有感染者都需要治療。

如果病毒處於潛伏狀態,檢測發現病毒量在可控範圍內,而且肝功能正常的話,可以選擇不治療,密切觀察。

相反,如果病毒出現爆發性增長,或者肝功能出現損傷等情況,就需要積極接受治療。

目前B肝治療主要分兩大類藥物:核苷酸類似物和干擾素。

它們各有優缺點。核苷酸類似物是口服藥,使用方便,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線用藥。但它需要長期服用,很難治癒。而干擾素不需要長期用藥,有5%左右臨床治癒可能,但副作用較大,需要去醫院注射使用。

雖然還不完美,但合理使用這兩類葯的話,能有效控制B肝病毒進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發生概率。希望大家相信科學,積極配合治療。

B肝病毒的名字大家可能都知道,但關於它的特點很多人其實並不熟悉。比如,B肝病毒到底如何導致肝炎的呢?是B肝病毒破壞肝細胞導致的麽?

並不是。

其實,導致肝炎的不是B肝病毒本身,而是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

B肝病毒屬於「非細胞病變型」病毒,也就是說它感染肝細胞後,其實並不會直接破壞肝細胞。這就是為啥人被感染後,最開始並沒有任何癥狀,有所謂的潛伏期,少則幾周,多則數年。

真正肝炎的發生,是由於人體免疫系統識別B肝病毒後,開始嘗試清除病毒和被感染的肝細胞,這才導致了肝部的炎症。

如果免疫系統很猛,大量被感染的肝細胞被破壞清理,就會發生急性B肝,出現轉氨酶升高,黃疸之類的癥狀。對於成年人來說,急性B肝並沒有那麼可怕,如果及時治療,大部分急性B肝患者都可以痊癒,並終生具有免疫力。

真正有危險的,是急性B肝轉成慢性B肝。

和急性B肝相比,慢性B肝患者體內的免疫反應發生了本質變化,參與的免疫細胞和分泌的細胞因子都非常不同。這一類免疫反應,不能徹底清除病毒,但卻導致炎症綿綿不絕,久而久之,對肝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就出現肝硬化,甚至肝癌。

絕大多數慢性B肝患者,都是很小的時候被感染的,因為不同年齡的人被B肝病毒感染後,變成慢性肝炎的風險是截然不同的。

  • <1歲新生兒,~90%會變成慢性肝炎。


  • 1~5歲兒童,~50%會變成慢性肝炎。

  • >19歲成年人,~5%會變成慢性肝炎。

年齡越小,風險越高,新生兒最危險!所以,預防B肝病毒感染,最關鍵的就是孩子。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嬰兒一出生,就強製接種B肝疫苗。

由於B肝疫苗的推廣,中國年輕一代中病毒攜帶者已經開始顯著下降,也就意味著未來中國肝癌患者數量肯定會下降。

從預防癌症有效性和獲益人數的角度,B肝疫苗是最重要的發明,沒有之一。

大家可能知道,C肝已經可以被治癒了,為啥B肝就這麼難治癒呢?

主要是B肝病毒的特性導致的。

B肝病毒和C肝病毒截然不同。它是世界上感染動物的最小病毒之一,但所謂「濃縮的都是精品」,這個病毒經過漫長的進化,獲得了一些特性,讓它一旦進入慢性感染期,就很難被徹底清除。

核心原因,就是B肝病毒極其擅長躲貓貓

比如,它可以丟掉病毒外殼,隻留下一個叫cccDNA的東西,潛伏在細胞內部。cccDNA很難被免疫系統識別,而且生命周期很長,需要新病毒的時候,靠cccDNA就能滿血復活。而且B肝病毒還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DNA直接整合到被感染細胞的DNA裡面,乾脆成為肝細胞的一部分。

清除病毒是免疫細胞的神聖職責。但B肝病毒是躲避免疫細胞的高手,人體內兩大免疫系統:先天免疫系統和後天(獲得性)免疫系統,對它都很頭痛。

先天免疫系統根本不認識B肝病毒,毫無反應。而後天免疫系統,包括T細胞和B細胞等,倒是能識別病毒,但也經常無能為力。為啥?

原因很多很複雜,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免疫細胞被B肝病毒的替身累死了。

B肝病毒感染細胞後,會往血液中大量釋放很多叫「B肝抗原」的蛋白。這些蛋白就像B肝病毒釋放出去的替身,在血液循環中源源不斷地從免疫細胞面前經過,勾引針對B肝病毒的免疫細胞進行攻擊。但由於這些替身實在太多了,久而久之,針對B肝病毒的免疫細胞就累得不想動了,失去了攻擊能力,進入一種叫「免疫耗竭」的狀態。

就像孫悟空拔毛變出無數猴子,等打完這些猴子,已經沒人有力氣打真正的孫悟空了。

(圖片來自網路)

躲避先天免疫細胞,累死後天免疫細胞,B肝病毒雙管齊下,順利逃脫。

難道就沒有辦法了麽?治癒B肝的希望在哪裡呢?

由於B肝病毒攜帶者數量巨大,帶來的肝部危害又特別嚴重,因此B肝科研一直是個熱點,科學家從未放棄過治癒B肝的夢想。

有很多針對B肝的研究,包括臨床試驗正在進行。對抗B肝的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

  • 直接抑製病毒。

  • 激活抗病毒免疫。

對於直接抑製病毒的治療,有幾個大的方向:

1:阻止病毒進入細胞。

2:降解B肝病毒生長不可或缺的成分,比如核酸。

3:抑製病毒組裝。

4:抑製病毒抗原分泌。

下面就是一些正在臨床試驗中的新葯。

除了直接抑製B肝病毒,重新激活抗病毒的免疫反應也是一個熱點方向。

有一些慢性B肝患者,因為別的疾病做了骨髓移植。很巧的是,捐獻骨髓的人正好有抗B肝病毒的免疫力,因此移植骨髓的時候,就順便帶來了特異抗B肝病毒的免疫細胞(主要是B細胞和T細胞)。結果移植以後,這些人不僅白血病治好了,B肝病毒也檢測不到了,實現了臨床治癒。

這樣的案例毫無爭議地說明,如果能成功重塑抗病毒免疫,就有可能治癒B肝!

下面就是一些臨床試驗中的免疫類藥物。

我個人判斷,未來治療B肝,會像治療腫瘤一樣,強調組合療法。抗病毒藥物和免疫激活藥物的強強組合,將是成功治癒B肝的希望所在。

隨著科學的進步,C肝已經可以被攻克了,希望B肝早日成為能被治癒的疾病!

致敬生命!

衷心感謝上海市疾控中心肝炎防治科主任,任宏博士對本文修改提出的建議。

參考文獻:

1.Global and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Lancet. 2012 Dec15;380(9859):2095-128.

2.GBD2015 Disease and Injury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Collaborators.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cidence, prevalence,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10 diseases and injuries, 1990-2015: a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Lancet. 2016,388(10053):1545-1602.

3.Therapeuticstrategies for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towards a cure. Nat Rev DrugDiscov. 2019 Aug 27.

4.Discovery ofRG7834: The First-in-Class Selective and Orally Available Small MoleculeHepatitis B Virus Expression Inhibitor with Novel Mechanism of Action. J MedChem. 2018 Dec 13;61(23):10619-10634.

5.HBV cccDNA: viralpersistence reservoir and key obstacle for a cure ofchronic hepatitis B. Gut,2015. 64(12):p. 1972-84.

6.Update on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ASLD. HEPATOLOGY,VOL. 67, NO. 4, 2018

7.Clearance of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role of adoptiveimmunity transfer. Hepatology 25, 1497–1501 (1997).

8.Global,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for

240 causes of death, 1990–2013: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of Disease Study 2013. Lancet. 2015; 385: 117-17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