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學懸賞“掐尖”要不得,你讓後面的孩子怎麽辦?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張豐)6月28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大學懸賞“掐尖”要不得》的評論。

近日,網上流傳一份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的文件顯示,他們對浙江大學提出了批評。此前,浙江大學通過微信群等方式,向考生傳達“獎勵措施”——浙江全省前100名考生報考浙江大學獎勵50萬元,前300名考生報考浙大獎勵20萬元。

假如這項獎勵措施真的奏效,最完美的情況是,前300名考生全部讀浙大。這樣,浙大將發放獎金9000萬元。考慮到招生季的別的開支,浙大要做好一個億的預算。不得不讓人讚歎中國一流大學的實力。

當然,即便教育部不出面製止,這個完美的KPI也完不成。事實上,願意花這麽多錢來爭取傑出人士生,恰恰說明浙大對本省優秀考生缺乏真正的吸引力。首都的北大和清華“搶走一批”,近鄰複旦和上海交大再“掠走”一批,出國讀書的又走一批,真的能考到前300名又願意讀浙大的考生,其實少之又少。

反思這個獎勵方案,等於承認了浙大和北大、清華的差距。有網友調侃說,假如可以換算,可以得出如下等式:北大=浙大+50萬元。在浙大招生負責人的心中,這樣的等式大概是成立的。在“炫富”的背後,似乎又有一種苦澀——原來即便是浙大這樣的優秀學府,也有一種強烈的焦慮。

得益於高考信息更加公開透明,如今,考生不但能知道自己的考試成績,也能清晰知道自己在全省的排位。考生有機會和大學的招生老師進行交流,一些特別優秀的學生甚至可以在家“會見”老師。

這是巨大的進步。十幾年前那種填報志願的偶然性大大降低了,優秀學生能讀到自己滿意大學和專業的概率大大增加。成績越好的同學,就越能實現這一點,他們的未來變得更加清晰。相比之下,分數越低,就越需要面對填報志願的不確定性。據傳在四川有不少高分(不是最高分系列)考生更願意再複讀一年,獲得這種填報志願的主動權。

對優秀學生來說,這是福音。但是對很多一流大學來說,這幾乎是災難。過去,可以依靠模糊性招來一些傑出人士生,如今就只有眼睜睜看著北、清、複、交搶人了。這樣的大學,包括浙大、南大、武大、川大等,它們所在的城市如杭州、南京、武漢、成都,屬於所謂的“新一線”,這個稱號讓人開心,但是細品卻又有苦味——因為“新一線”同時也定義了和一線的不可逾越的差距。

大學也一樣。最近20年,這些大學都進步明顯,但是它們和北大、清華的差距,還是擺在那裡。中國一流大學可能整體在進步,但是彼此之間的格局,卻仍然是相對固定的。想要打破這種格局,就需要非同一般的“變量”。

除了重獎高分考生,高薪挖一流的教授,則是某些高校的另一個選擇。有錢的大學,就是這樣和時間賽跑的。

從教育部的文件來看,這種風氣很不妥,需要遏製。僅僅靠砸錢來“推動進步”,顯得過於簡單粗暴了。一個大學想要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或許可以先練“內功”,改善自己的學術氛圍和學風。說到底,辦一個頂級大學,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砸錢就能解決的。(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