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ST赫美再次成為“被執行人” 賣地脫困 須法院解凍資產

紅刊財經 謝碧璐

《紅周刊》記者從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查詢發現,8月1日,赫美集團被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案號(2019)粵0310執1904號。7月2日,赫美集團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名單,案號(2019)京0105執25709號。

截至2019年8月2日,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ST赫美“被執行人”信息多達21條,“失信被執行人”2條——兩次“全部未履行”。對這些消息,*ST赫美隻進行了選擇性公告,對最新幾次進入“被執行人”名單的信息,截至記者發稿前,公司仍未予以公告。

7月29日,《紅周刊》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向*ST赫美董秘辦谘詢7月2日被列為被執行人的事宜,接線人員稱“相關情況公司在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中已有介紹,如果後續有更多進展公司會發布公告”。但實際上,7月2日的信息沒有出現在公司的回復函中。

與此同時,*ST赫美還面臨著轉型不利導致的種種負面效應的糾纏,如違規擔保、部分債務逾期未還等。公司在6月15日的公告中稱將賣土地廠房以償債,但記者發現,其提及的土地廠房公告期尚在查封凍結中。

卷入資金“斷流”旋渦

據了解,*ST赫美前身是浩寧達,2010年上市,原主營業務為智能電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上市後沒幾年,赫美的主營業務多元化,陸續發展出鑽石首飾、服飾、金融和文旅等業務。到去年底,赫美的智能電表業務收入隻佔主營業務收入的9.72%。

在業務大擴張中,赫美的資金流越繃越緊。財報顯示,從2011年至2018年,赫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除了2016年是5226萬元之外,其余年份均為負值。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19.18億元,同比下降20.44%;扣非淨利潤虧損19.06億元,同比下降2729.87%,呈斷崖式下跌。

在資金流繃緊的同時,公司的債務規模日漸龐大,從2013年至2018年底,赫美的資產負債率從31.94%上升到了98.89%;短期借款也從0.91億元飆升到了11.19億元,上漲了12倍不止。

隨之而來的就是債務危機大爆發,赫美頻頻成為被告。2018年12月7日,*ST赫美被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原因是控股股東漢橋機器廠的股東之一首赫投資發生的一起投資金融借貸合約糾紛案,涉案金額高達5000萬,*ST赫美作為該合約擔保人,對償付義務承擔連帶責任,並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赫美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涉及13項重大訴訟、仲裁事項,包括主要銀行账戶在內的62個銀行账戶被司法凍結,公司所持子公司股權、多處房產、土地及設備被法院凍結,實際凍結資產账面價值達15.13億元。

同時據記者統計,截至2018年末,赫美的違規擔保規模共有13.13億元。*ST赫美在2018年報中預計2019年5月解決違規擔保問題,但公司又在6月15日回復深交所問詢函中稱,解決以上問題的時間要到2019年末。

毛利最高的金融業務全面收縮

在*ST赫美主營業務中,金融業務毛利最高,2018年金融服務佔其營收的比例為22.93%,毛利率高達79.76%。但這部分業務卻在進入收縮期。

實際上,*ST赫美的金融業務並不像公告的那樣漂亮。財報顯示,2016-2018年,赫美智科及赫美小貸所產生的淨利潤分別為0.21億元、1.18億元、-2.38億元和0.39億元、0.5億元、-5.18億元。截至2018年末,兩家公司的淨資產也為負值,分別是-4066.98萬元和-2.57億元。

*ST赫美表示,“2019年公司將不會對金融板塊業務繼續進行投入,重點工作將放在應收账放貸資金款的催收回籠資金解決兌付問題”。去年年報顯示,赫美智科、赫美微貸發放貸款及墊款和其他應收款(代墊款)合計為8.81億元;預收躉繳客戶的金融服務費為3.88億元。

其實這種收縮除經營層面原因以外,也與*ST赫美貸款業務市場口碑表現不佳有關。記者注意到,在財報中披露的*ST赫美合作的30家放款渠道中,壹佰金融、誇客金融被警方立案。在公益性消費投訴平台“聚投訴”官網上,赫美小貸旗下的赫美微貸截至8月2日投訴量高達157條。

在該平台上,有借款者聲稱,2017年她在赫美微貸借款2萬元,分36期連本帶利三萬多。本來一切都非常順利,但是今年5月她登錄微信公眾號還款的時候,平台直接跳轉到了某外貿公司,於是她就轉款給外貿公司,到了第二個月她才發現自己已經逾期,平台解釋款項未到,而外貿公司則說已經結清。她還曬出了相關截圖。

7月24日,記者以借款者的身份就以上問題向赫美微貸的工作人員谘詢(客服熱線:400-8090040),客服人員解釋稱,那是因為其合作的外貿信託沒有及時反饋信息,所以才導致借款者的征信無法維護。記者詢問作為貸款公司為什麽不解決這種問題?對方說,“我們沒有辦法解決啊”。

連環轉型“敗局”

赫美最知名的手筆是在2014年9月以5.1億元的價格完成對每克拉美的並購重組,進軍珠寶行業。赫美曾使用超募資金1.1億元對其增資,並持續為其擔保,2015年和2016年*ST赫美為每克拉美的擔保額度超過11億元。從利潤創造規模來看,2014-2016年扣非淨利潤合計為24649.79萬元,2017年初至12月1日淨利潤為936萬元。

*ST赫美在公告中提到,2017年6月,赫美為每克拉美提供了1.3億元的擔保,擔保期限為一年。

更讓市場看不懂的是,赫美在2017年12月發布公告,將每克拉美作價8億賣給有信偉業集團有限公司,但有信偉業一直未能支付剩餘3.92億元股權轉讓款。按照實收轉讓款來算,赫美出售每克拉美的價格相比當初的買入價是縮水的。

類似每克拉美這樣的投資“不成功”案例,赫美還有很多。2017年9月,赫美擬用5.56億元現金收購崇高百貨100%股權。一年多後,2019年1月,赫美宣布對崇高百貨的收購終止。在這之前,*ST赫美已經支付了4.2億元,但剩餘款項實在無力支付。因此交易結束,交易雙方重新簽訂協議,崇高百貨實際退還款項為2.5億元。

同樣,2018年1月,赫美全資子公司赫美商業擬以不超過人民幣2.5億元的股權轉讓款和不超過1.5億元的增資款的總交易對價受讓新尚品持有的尚品網90%股權以及和誠宇信100%股權。但一年多之後,*ST赫美終止了與新尚品簽署的協議,且同意第一期股權轉讓款2000萬無須轉回。

在越擴張越困難、越買越虧的現實下,2月17日,赫美與英雄互娛達成協議重組,但4月2日,雙方相繼宣布重組終止。接著,*ST赫美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是否構成忽悠式重組。”值得注意的是,在拋出“借殼”方案後,赫美集團股價連續10個漲停板,從6.42元/股最高漲到21.41元/股。

《紅周刊》記者還了解到,不少投資者正在維權。7月24日,記者加入了一個名為“赫美受害者”的QQ群,群裡有不少文件,例如“寫給證監會的投訴舉報信”“赫美集團股民賠償請願書”“起訴赫美集團”“七問赫美集團”等等。

紓困策略:賣地和催收股權轉讓款

截至2018年末,赫美逾期未償還的短期債務4.42億元。到了今年4月30日,*ST赫美逾期未償還的短期債務為4490.59萬元,但同時公司上“老賴”名單的次數明顯變多。這一方面反映了*ST赫美償還了大筆債務,同時也表明公司償還債務的壓力依然較大。

那麽,*ST赫美還有哪些方法解決上述事宜呢?

6月15日,*ST赫美在公告中稱,計劃將土地房產(包括東方科技園房產以及惠州土地及廠房)進行折現,以解決上述事宜,並預計其售價共計4億元。但記者注意到,上述土地房產資產尚處於被法院查封凍結的狀態。

對於此事的進展,7月29日,記者在給*ST赫美董事會秘書和證券事務代表發送的採訪郵件中進行了詢問,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並沒有收到回復。《紅周刊》記者同時以投資者的身份向*ST赫美董秘辦谘詢目前*ST赫美的資金回籠情況,接線人員表示,暫時無法回答,提醒記者注意公告。

記者注意到,*ST赫美曾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加大對有信偉業第二筆股權轉讓款的催收力度。”不過,在去年年報中,*ST赫美已經對該筆股權轉讓款按照1-2年账齡做了壞账計提,計提比例為10%。這樣的狀況,*ST赫美如何保證短期內收回全部或部分資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