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狗舔傷口致9歲男童狂犬病死亡?真相是這樣的


央視網消息:近日,一則內容為「被狗舔舐之後,僅僅過了40天,9歲男童小楠(化名)突然死亡,死亡原因是狂犬病」的消息在網路上廣泛傳播,引髮網友對狂犬病治療、預防的討論。

9歲男童狂犬病病發死亡

據了解,這條傳播頗廣的消息最早來源於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月15日發布的一則通報。通報稱,2019年2月12日,當地安都鄉一名9歲兒童因狂犬病發病死亡。

報導稱:經流行病學調查,孩子爺爺介紹說,在2018年5-6月份,孩子在曾祖父家逗小狗時,曾被小狗抓傷;2018年12月30日,該兒童在玩耍時手部傷口被狗舔舐,兩次暴露均未及時告訴家長,未及時到疾控部門進行處置。2019年2月7日,正月初三,正值春節走親訪友之際,孩子陸續出現怕風、怕水、怕光、怕聲等癥狀,2月10日癥狀加重並出現雙上肢麻木,伴有躁狂、興奮、四肢痙攣到新醫一附院就診,診斷為狂犬病;2月12日,患兒死亡。

個別媒體將感染原因歸為小狗舔傷口 引發質疑

此後,通報內容被冠以《9歲孩子被狗舔傷口40天后突發狂犬病不幸死亡》的標題被網路媒體大量傳播,文章將小楠生前兩次可疑暴露避而不談,單拎出來曾被小狗舔舐傷口作為標題。2月23日,有網上的科普文章就該消息的真實性提出質疑,表示報導存標題黨嫌疑。

疾控中心:不能判斷孩子死亡與狗舔舐存直接關係

今天,央視記者就此事採訪了衛輝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科長張曉麗。據張曉麗介紹,他們是在孩子病發的第7天左右去做的調查,當時並沒看出那隻狗有異常,確定不是發病狀態。流行病學調查沒有孩子和狗有接觸的直接證據,都是家裡人敘述,所以不好判斷孩子的死跟狗舔舐是否存在直接關係。

而國家疾控中心專家也表示,狂犬病只有在發病期也就是排毒期才有傳染性,健康狀態下的狗是不傳播狂犬病的。

狂犬病「十日觀察法」 也可排除狗舔舐傳染狂犬病可能

狂犬病「十日觀察法」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國際相關學術界公認的排除人被傳染狂犬病可能的方法。具體原理如下:

根據衛輝市疾控中心的通報,病發前小楠曾有過兩次可疑暴露,一是2018年5-6月份,曾被小狗抓傷;二是2018年12月30日,玩耍時手部傷口被另一隻小狗舔舐。

與小楠第二次可疑暴露相關的小狗,在「肇事」一個多月後仍然存活,而按照狂犬病「十日觀察法」原理,凡有傳染性的狗自己也活不過10天。這第二隻狗一直存活,就可證明它一個多月前舔舐小楠時,不可能攜帶狂犬病毒,更不可能傳播狂犬病。

科學對待狂犬病!

狂犬病是迄今人類唯一100%致死的急性傳染病,但這種病完全可以預防。如何有效預防?狂犬病只有狗會傳染嗎?這些知識要了解↓

世衛組織表示,被動物咬傷後,在及時採取預防措施的同時,應告知獸醫部門查明咬人的動物,並將此動物進行隔離觀察。

國家疾控中心專家也提醒家長,孩子是易受感染群體。他們愛跟小動物玩,但是出現咬傷等情況,又不會及時告訴家長。這樣很容易錯過打疫苗的最佳時機。

科學看待狂犬病,不讓恐懼蔓延!(來源:央視新聞、北青網)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