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敦煌石窟 北魏:248窟

北魏是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建立的政權,在鮮卑族統治者拓跋氏的努力下,曾經一統中國北方,為隋代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439年,拓跋燾攻佔姑臧,沮渠牧犍投降。北涼政權業已滅亡,僅涼王諸弟仍在河西西部抵抗,其中沮渠無諱據守敦煌。442年,無諱撤離敦煌,率萬餘家西渡流沙,佔據鄯善,後入高昌,仍號“河西王”。北涼王族的這次撤退,帶走了大批的敦煌戶口,其中絕大部分是因北魏從東向西進攻而聚集在敦煌的河西精英。在北涼滅西涼和北魏滅北涼的兩次兵禍之中,敦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

442年,西涼王李暠之孫李寶乘沮渠無諱撤離之機,佔據敦煌,並派李懷達入魏歸降。北魏封李寶為沙州牧、敦煌公。444年,北魏召李寶入平城,直接控制敦煌,為經營西域和抗擊北方的柔然,在這裡建敦煌鎮。445年,北魏太武帝派成國公萬度歸發涼州以西兵,出敦煌,西擊鄯善,後更破焉耆和龜茲。此戰使西域大部分地區都受北魏控制,絲綢之路再次打通,西域商人紛紛前來貿易。但好景不長,北方的柔然很快控制了敦煌以西的西域地區,並直接控制了與敦煌最為接近的吐魯番盆地。472~474年,柔然連犯敦煌,多者至三萬騎。敦煌軍民在鎮將尉多侯、樂洛生的率領下,幾敗敵軍,保住了敦煌。但在嚴峻的形勢面前,北魏上層對是否要繼續保有敦煌發生了分歧,不少人建議後撤涼州,放棄敦煌。給事中韓秀則認為,如果放棄敦煌,不僅涼州不保,關中也無寧日。孝文帝支持韓秀的意見,為加強敦煌的守備,升敦煌鎮將為都大將。485年,穆亮任敦煌鎮都大將,他為政寬簡,並賑恤窮乏,敦煌經濟得到恢復。492年,北魏出兵十萬,擊敗柔然,敦煌從此得到安寧,但長年的征戰和人口的流失,造成了這一地區“空虛尤甚”的局面,很難迅速恢復。

524年,北魏的北方邊鎮爆發六鎮起義。八月,孝明帝下詔改鎮為州,敦煌因盛產美瓜而名之為“瓜州”(一度易名為“義州”),轄敦煌、酒泉、玉門、常樂、會稽五郡,治所敦煌。六鎮起義也影響到了河西,為加強河西統治,525年,明元帝四世孫元榮出任瓜州刺史。529年,元榮受封為東陽王。由於敦煌地處西北一隅,未受到北魏末年戰亂的太大影響。

元榮,又名元太榮,是莫高窟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開窟者,史稱“樂僔、法良發其宗、東陽、建平弘其跡”中的“東陽”便是指北魏的東陽王元榮。北魏末年河西亂時,元榮團結敦煌豪右,保境安民。529~534年間,他出巨資寫經十餘部,達數百卷,又開鑿佛窟,規模宏大。

在439~534年的北魏時期,莫高窟共開11窟,編號為:248、251、254、257、259、260、263、265、273、441、487。洞窟形式以人字披中心柱窟為主,中心柱四面上下兩層開龕,南北壁上層開闕形龕。此時還出現一種新窟型,窟內中心柱已非四面環通,只有前半部柱身,後半部背靠西壁,柱身正面開龕,應屬從中心柱向殿堂窟轉變的一種過渡形式。彩塑形象多為單體佛像、釋迦多寶並坐或一佛二菩薩組合。

北魏-248窟

1.1北魏-248窟:窟內景

莫高窟北魏石窟鑒賞——第248窟與靜謐的苦修

莫高窟第248窟開鑿於北魏晚期,五代重修。洞窟形式為前部人字披頂,後部平棋頂,有中心塔柱,柱四面各開一龕。第248窟群塑為敦煌彩塑的代表作之一,位於中心塔柱四向龕,彩塑保存較好,是莫高窟極少數未經後代改動過的原作之一。此群塑由四組塑像組成,分別為佛說法、禪定、苦修、成道四個內容。每組塑像有三尊,佛結跏趺坐於龕內的蓮台上,二脅侍菩薩倚立於龕外兩側,這也是北魏中心塔柱窟彩塑的共同特點。

1.2北魏-248窟中心柱東向龕-龕楣

1.2北魏-248窟中心柱東向龕-龕楣【圖示】

1.3北魏-248窟中心柱東向龕內-佛造像

上圖:釋迦佛

北魏 莫高窟248窟 中心柱東向龕;

釋迦牟尼神態沉靜,著紅色通肩袈裟,右手作施無畏印,結跏趺坐於圓形蓮台上。手指塑得細長柔軟,以細密的陰刻線表現衣紋,龕內畫背光及脅侍菩薩。

1.4北魏-248窟中心柱東向龕外上部-影塑飛天供養小菩薩,僅存五身

上圖:影塑供養菩薩

北魏 莫高窟248窟 中心柱東向龕上方;

供養菩薩或持蓮,或合十,正面胡跪於蓮花上。北涼時期,中心柱四面貼的影塑天人均以兩三中陰模翻製,再用不同的顏色描繪袈裟或天衣,從而造成形象各異、滿壁風動的效果。

1.4北魏-248窟中心柱東向龕-影塑龍頭龕梁

1.5北魏-248窟中心柱西向龕南側-脅侍菩薩特寫1【689x1200】

脅侍菩薩

北魏 莫高窟248窟 中心柱西向龕南側;

菩薩戴仰月寶冠,面形長圓,雙目低垂,兩手合十,虔誠文靜。頸下畫三道,以線刻法塑出衣紋線,簡潔而明快,是北魏晚期菩薩像的代表作之一。

1.5北魏-248窟中心柱西向龕南側-脅侍菩薩特寫2

(來源:瓶本透明盛星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