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式「逗小孩」的6大陋習!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行為是不可理解的:逗孩子喝酒;跟孩子說不是爸媽親生的,是撿來的;給孩子喂一些自認為好吃的食物;往空中拋寶寶……是的,這就是那些最該改掉的「逗小孩」陋習,這些行為正在傷害我們的孩子!

1、逗小孩子喝酒

禁止未成年人飲酒是國際社會的主流態度,中國大人卻常常教唆小孩喝酒。在很多國家,家庭是抵製酗酒文化的陣地,如英國政府為父母限制未成年人飲酒頒布指導性檔案,日本規定父母或監護人發現未成人飲酒時,應予製止。但在中國,大人教唆兒童和青少年喝酒很普遍。

有時聚餐,有的長輩會用筷子在盅裡蘸白酒,讓孩子舔一舔,有人則會逗孩子嘗一嘗啤酒的味道……正因不拿此當回事,才會發生上述悲慘之事,奉勸這些無知的成年人,別拿惡俗當有趣!

2、以捉弄孩子為樂

有個小孩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一群大人拿孩子開玩笑「你爸媽不要你了,再也不回來了。」孩子聽完大哭說不是的。見小孩被逗哭,那些大人更一起起鬨說「就是不要你了」「這孩子膽子真小」。孩子哭著跑開,後來天天跑到碼頭等船。一開始大家不在意,後來發現小孩精神不正常了。

這是一個極端案例,但類似「你爸媽不要你了」「你媽媽有了小弟弟,不管你了怎麼辦?」「這孩子膽子真小」等話中國小孩可以說常常聽到。除了戲弄小孩,中國式逗小孩的另一大形式就是慫恿孩子做壞事。這個過程中大人們是得到了「快樂」,但這種「快樂」建立在孩子的痛苦的基礎上。

3、隨意給孩子喂吃的

拿各種食物逗孩子,咬一口蘋果塞到孩子嘴裡、拿個果凍在孩子面前晃,總之,大人手上吃的食物,都會「忍不住」給孩子一口。小孩被「不能吃」的東西卡喉、引起過敏等新聞接二連三出現,往往是因為這些隨意的動作和行為,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對四歲以內的寶寶,高危物品包括:堅果,整粒葡萄,大塊堅硬水果或蔬菜或肉,爆米花,硬糖或者高粘軟糖,口香糖,硬幣,筆套,紐扣,氣球(未吹大),玻璃彈珠,橡皮圈,紐扣電池,狗糧餅乾,帶有可脫卸小部件的玩具……家長們千萬注意!

4、隨意親吻小孩

小孩子活潑,人見人愛,是正常的事情。有些大人也很樂意表達自己的愛意,隨意親吻小孩,很容易讓抵抗力差的寶寶得了得了「親吻病」。

親吻病是一種噱頭,它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傳染病,像父母親吻兒童、口對口餵食等都會發生感染。EB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秋冬為多。據了解,這種病的潛伏期在1~2周,起病急緩不一,癥狀呈多樣性,如咽炎型、腺熱型、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病情嚴重時,口腔粘膜還可能出現點狀成簇性出血樣小紅點,甚至發展到牙齦,隨後機體皮膚出現小紅丘疹或靶心樣丘疹。這種疾病具有自限性,一般會在10天左右自動痊癒。

5、給孩子玩香煙

孩子對大人手裡有的東西非常感興趣,常常會跟人伸手要煙,小孩並不知道煙的危害,但是有些不懂事的大人喜歡把香煙放在孩子嘴裡,讓孩子模仿大人抽煙的行為。對小孩來說,吸煙的危害遠遠超過大人。吸煙對孩子心肺、呼吸系統和腦功能有極大破壞作用。香煙中的尼古丁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容易上癮;對小孩來說,尼古丁還易造成幻覺和頭痛等。

6、拋高孩子逗樂

有的人為了讓孩子高興,會把寶寶高高地拋向空中,或者讓寶寶站在大人的手掌上來迴旋轉走動。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動作,稍有不慎孩子會跌落,使得頭顱內臟損傷或四肢骨折,而搖晃嬰兒頭頸部還可使寶寶腦部受傷,甚至引起死亡。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