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京城過年的“異鄉人”:在大城市過年挺好的

新京報訊(記者 張牽)過年回家,回家過年——這是多年以來傳統的過年方式,然而總有一些“異鄉人”選擇在北京過年,“反向春運”也帶來了到城裡過年的老人,城鄉一體化漸漸改變了人們的行程,在大城市裡為了夢想打拚的人們面對傳統的過年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快遞員小黎:春節收入還不錯

大年初一傍晚6點,快遞員小黎還在天通苑的小區裡給客戶打電話,車裡還有幾件需要送達的快件。今年他和快遞站點裡另外5名小夥伴選擇留在北京工作。“工資三倍”,小黎對於收入還滿意。他是四川人,如果選擇回家過年,路上來回4天,只能在家裡待上3天,“時間太緊張”。好在妻子和8個月大的孩子都在北京,所以全家人選擇留在京城過年。父母在老家,幾個姐姐過年回家看望老人,不用太擔心。

小黎在小區裡準備給客戶送快件。新京報記者 張牽 攝

談到工作,小黎忍不住歎息,這個小區沒電梯要爬樓,這也還好,但是春節前快件太多,他好不容易爬樓到客戶門口,敲門不開,電話不接,等送到下一個小區時客戶來電話了要求趕緊送貨,“不然就投訴”。“大部分客戶都很好,理解我們的辛苦。希望以後少遇到這樣不講理的客戶。”小黎說。

果蔬店主大李:和房東一起過年

和小黎一樣留在京城過年的還有在三裡河社區開果蔬店的大李。“在北京過年挺好的,上大學的兒子也來了,我們一家人和房東一起過年。”大李提起兒子就笑得合不攏嘴。大李今年46歲,20幾歲從四川來京城打拚,一直做果蔬行業,對於哪裡產的菜好哪裡產的果甜如數家珍,“這種青菜叫‘上海青’開鍋就爛,橘子秋天賣湖北的冬天賣廣東的,草莓是本地的甜……”大李對北京有感情,“我是一個人來的北京,在這裡結婚,老婆也是四川的,她和我一起開店,後來又有了兒子,兒子是在北京長大的,直到小學五年級才回老家上學。老婆也回家陪讀去了。”

大李的果蔬小店。新京報記者 張牽 攝

去年大李兒子考上了四川一所大學,老婆又回京一起開店。老家年邁的父母有哥哥照看,大李這一年起早貪黑只能過年休息兩天,讓他開心的是兒子長大了懂事了,“兒子知道我們辛苦,從不亂花錢。他放寒假來京打工,在超市工作。這一年我們掙點錢夠吃夠喝夠給兒子交學費。房東對我們很好,不漲房租,我們一家人在北京團聚,和房東一起吃年夜飯。”

外鄉人老李:明年還要來北京

今年春節五環內禁放,少了很多鞭炮聲,這讓來北京過年的老李感覺到很清靜,“在北京過年多好,一家人聚在一起,沒人打擾很舒服。”老李75歲了,今年來京城的兒子家過年。老李家在山東農村,老家的風俗是初一拜年,當天村裡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很多平時在外打工不見蹤影的年輕人抱著孩子上門拜年,“老家的習俗是見面給小孩壓歲錢,一個小孩至少給包100元的紅包,一天要發幾十個紅包,這些人問聲好就走,我們老兩口趕著接待連坐下的時間都沒有,真是鬧心。”

老李和老伴在北京兒子家中包餃子。新京報記者 張牽 攝

今年老李老兩口來北京“躲清靜”,感覺不錯,“明年還來”,老李已經想著下一年的安排了。“明年咱們去南方暖和的地方過年也挺好。”兒子和老伴想得更遠。

新京報記者 張牽 校對 柳寶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