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藥界最牛夫妻檔:丈夫為醫藥"一哥" 妻子公司擬上市

  揭秘醫藥界最牛夫妻檔:丈夫公司為醫藥“一哥” 妻子公司擬赴港上市

  ■本報記者 王俊仙 南京報導

  時隔12年,恆瑞醫藥收購豪森藥業的構想落空了。

  9月初,翰森製藥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披露了IPO申請,翰森製藥的主體資產就是江蘇豪森藥業集團(下稱“豪森藥業”),後者是國內知名的創新藥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豪森藥業掌門人鍾慧娟和A股醫藥第一股——市值超2000億元的恆瑞醫藥實控人孫飄揚是夫妻關係,豪森藥業和恆瑞醫藥存在一些關聯交易,且孫飄揚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恆瑞醫藥將要收購豪森藥業。

  銷售費用高企“侵蝕”利潤

  根據上市申請書,翰森製藥及其下屬公司是中國規模最大、增長最快、臨床需求缺口巨大的部分治療領域均排名前列的少數幾家研發驅動型製藥公司之一。其已在中樞神經系統、抗腫瘤、抗感染及糖尿病領域確立領先地位,此外還涉及消化道及心血管病治療領域。翰森製藥表示,上述六大治療領域2017年合計在中國藥品銷售額中佔有62.1%的份額,增速快於2013年至2017年中國製藥行業平均值。

  股權結構顯示,翰森製藥通過Fortune Peak和瀚森國際(香港)的三層結構間接持有豪森藥業100%股權。豪森製藥成立於1995年,在成立之時,江蘇豪森為一家中外合營有限責任公司。

  根據資料,豪森藥業於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實現的收入分別為 50.452億元、54.33億元及61.855億元,2016年及2017年分別同比增長7.7%及13.9%。2018年上半年,豪森藥業的收入為37.74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29.75億元增長近三成。

  豪森藥業共有13種主要產品,這13種產品產生的收入分別佔其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總收入約82.3%、83.4%、85.7%及 89.8%。其中,前三大主要產品為中樞神經系統藥物“歐蘭寧”、抗腫瘤產品“澤菲”及抗腫瘤產品“普來樂”,近3年這3種產品合計實現的收入在總收入中的佔比維持在57%左右。最主要的產品歐蘭寧近3年實現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在24%-28%。而歐蘭寧、澤菲及普來樂都屬於首仿藥。

  2015年-2017年,豪森藥業實現的純利分別約為14.49億元、14.76億元及15.955億元,2016年及2017年分別同比增長1.9%及8.1%;今年上半年,豪森藥業實現純利10.42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7.76億元增長34.3%。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豪森藥業毛利率分別高達92.6%、92.7%、92.6%及 93.4%,但純利率則分別為 28.7%、27.2%、25.8%及27.6%。

  資料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及 2018年上半年,豪森藥業的銷售及分銷開支是經營開支的最大組成部分,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22.4億元、23.78億元、27.04億元和15.59億元,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4.4%、43.8%、43.7%及41.3%。而在銷售及分銷開支中,行銷及推廣費用佔比在八成左右。

  事實上,藥企銷售費用畸高一直備受詬病。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曾表示,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藥企的銷售費用主要有六大流向:公關招標機構費用、公關醫院相關負責人費用、醫生回扣、醫藥代表提成、逃稅洗錢(過票)成本、統方費用。其中公關招標機構、公關醫院相關負責人和醫生回扣分別對應招標環節、醫院採購環節和處方銷售環節,利益進行3次重新分配,且醫生回扣佔比超過一半。

  夫妻店構想“告吹”

  股權結構顯示,翰森藥業的第一大股東為Stellar Infinity,持有翰森藥業81%股權,Stellar Infinity由 Sunrise Investment全資擁有,而Sunrise Investment由Sunrise信託受託人全資擁有。而由於翰森藥業的主席、執行董事及創始人鍾慧娟在有關Sunrise信託的信託契約下為對 Sunrise信託擁有影響力的人士,因此,鍾慧娟、Stellar Infinity及 Sunrise Investment被視為翰森藥業的控股股東。

  翰森藥業在上市申請書中也重點強調了創始人鍾慧娟對公司的重要性:“鍾女士(指鍾慧娟)在中國醫藥行業擁有近30年經驗,在製藥企業運營及管理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且在發展及擴充本集團抗腫瘤及精神疾病藥物在其所屬治療領域的市場份額方面具備豐富的行業知識。鍾慧娟自集團成立以來負責本集團整體發展。”

  經查詢國家藥品監督總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歷年發布的“年度中國製藥工業百強榜”榜單可以發現,2006年恆瑞醫藥排名第35位,豪森集團旗下的豪森藥業排名第69位,2012年恆瑞醫藥和豪森藥業排名分別為第23位和第28位,2016年恆瑞醫藥已位居第15位,豪森藥業位居第19位,而到了2017年恆瑞醫藥排名上升至12,豪森藥業卻排名第21位,該榜單的排名是按照企業過往一年的銷售數據作為評估。

  而從恆瑞醫藥歷年報表可以看到,其一直與豪森藥業有著採購商品、加工等方面的關聯交易,近年來關聯交易金額呈下降趨勢,2017年恆瑞醫藥向豪森採購商品等耗資440.12萬元,向豪森藥業收取材料轉讓及加工費等545.4萬元,2018年上半年恆瑞醫藥向豪森採購商品等26.22萬元,向豪森藥業收取材料轉讓及加工費等20.62萬元,相較2017年上半年的4560.68元同比增長44倍。

  除此之外,一個恆瑞醫藥談了12年的話題——並購豪森醫藥,也隨著豪森的赴港上市最終落空。

  記者注意到,孫飄揚早在恆瑞醫藥2006年股改時就公開表態未來要並購豪森,還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重申肯定要並購豪森。

  “豪森的合並還涉及到豪森其他股東的意見,我現在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合並。”孫飄揚在2015年表示,“而且我認為,合並不合並對恆瑞的發展也沒有什麽影響,本身我們要做的事情就很多。”

  一位連雲港民營藥廠人士告訴記者:“恆瑞並購豪森的可能性本來就很小,豪森作為連雲港四大藥企之一,現在已經把企業做大了,如果單獨上市可能都要超過恆瑞。我很早以前就認為不會並購,事實也是豪森在上市之前保持了不被並購的狀態,上市之後股價如何還要靜觀其變。”

責任編輯:張國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