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度未翻身,陸奇已離場

文 | 孫然 楊林

編輯 | 楊軒 方婷??

進入百度486天后,工作狂陸奇因為“個人和家庭的原因”,由李彥巨集在5月18日下午發出的內部郵件中宣布,從今年7月起不再擔任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這位李彥巨集親自從矽谷請回,寄托著百度轉型厚望的明星職業經理人,在百度All in AI大戰略行至中途,似乎在公司內外也贏得了個人口碑的時刻,突然交出對百度實際業務的管理權。

雖然,李彥巨集稱,陸奇“將繼續擔任集團公司的副董事長,”以這個身份繼續留在百度,但在很多人看來,這更像是欲蓋彌彰。

百度員工的微信群已經炸開,“覺得副董事長就是個虛職,先緩衝一下,下一步就走了。”

“虛職”的分析不虛。從百度新的管理班子和權力架構,不難看出來,陸奇交出了幾乎所有權力。

根據百度內部郵件,百度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張亞勤、向海龍、王海峰、朱光等人將直接向李彥巨集匯報——李彥巨集在5月18日的內部郵件中同時宣布,王海峰晉升為百度公司高級副總裁並繼續擔任AI技術平台體系(AIG)總負責人;至於AI的兩大事業群,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總經理李震宇轉向張亞勤匯報,景鯤將擔任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一職,未來一段時間裡直接向李彥巨集匯報。

在此之前,張亞勤、向海龍、王海峰、朱光均向陸奇匯報,且陸奇最看重的兩項AI業務的出口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和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均由陸奇直接掛帥任總經理。正因如此,職業經理人陸奇被認為是少見的、除了李彥巨集之外居然能在百度統領大權的人。

此次人事變動,意味著百度的直接掌舵權重新回到李彥巨集手上。後者因為在移動端時代對公司戰略判斷的搖擺不定,在管理能力上令一些內部員工失去了信心。

隨著陸奇上任而成型的“李彥巨集-陸奇-馬東敏”的三角權力結構——李彥巨集主抓資訊流廣告業務;陸奇統領通盤業務,尤其是AI;李彥巨集夫人馬東敏抓投資——在看似穩定地維持了一年多之後,徹底崩塌。

陸奇在百度掌權的四百多天裡,百度的股價相對於他入職之初提升了接近60%。但百度與今日頭條的競爭遠未結束,隨著陸奇的離去,百度下重注的All-in AI戰略更是前途未卜。

1 ? 舉刀的陸奇,和百度的鬥爭

陸奇淡出百度的消息,最早在4月底經由脈脈曝出。消息漫天時,陸奇本人正在參加上海車展,看上去神采奕奕。甚至,他剛開放了新一期“新風會”的報名——這是陸奇創立的定期跟百度員工討論公司方向和業務的內部會議。

這些都讓百度基層員工對於那個爆料嗤之以鼻,甚至認為是競爭對手有意釋放謠言,在百度發財報前一日拉低百度股價。

李彥巨集今天的內部信無異於一枚炸彈。“感覺(公司)剛有點回光返照,又要不行了。”一位百度員工對36氪說。

一位百度內部知情人士對36氪透露,陸奇的離職與同百度搜索系高管的政治鬥爭有關。上述人士稱,陸奇曾對百度搜索部門表示,為了百度的名聲應該堅定的乾掉某些垂直行業的競價排名廣告,這不會有什麽太大問題,只會有收入上的影響。但陸奇的主張遭遇了四位百度高管的聯合抵製,最終的結果是陸奇淡出百度的權力核心。

3月份,百度剛經歷了一次人事變動,李叫獸、百度貼吧事業部總經理胡玥、百度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東旻、搜索廣告高級總監魯鵬俊、內容服務平台總經理屠靜等多位中層員工離職。

最近的傳言是,百度多年的現金流基礎、大搜索業務負責人向海龍在內的不少百度核心業務管理者,因為不再受重視、拿不到資源,有離職意向。

回顧陸奇進入百度之初,百度還陷在200億投入O2O大戰的泥潭,轉型AI戰略尚沒有清晰的思路,股價一度降至161美金,滑落到BAT陣營的邊緣。

陸奇進入百度後確立的戰略是:All-in人工智能;做Feed流的戰略主航道,通過手機百度重塑移動搜索的地位並搶佔內容市場;以及重視百度百科、百度地圖、百度知道這類優勢業務。

隨之而來的是以醫療事業部為首的大舉裁撤,與AI核心戰略無關的、無法貢獻足夠利潤的部門,都面臨考核和裁撤,據說這與馬東敏的思路不謀而合。“舉刀”是媒體對陸奇之於百度業務的評價。

今天,淡出權力核心的人成了陸奇本人。

“他把別人都鬥走了,然後自己走了。”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感歎。

2 陸奇和百度的文化

在百度內部,有很多關於陸奇的傳言。比如他工作起來像台機器,每天隻睡4個小時,兩點一線在公司和長期下榻的酒店間穿梭。又比如他做事親力親為,非常細致,甚至重新設計了全公司的周報風格,統一好第一段寫什麽,第二段寫什麽。他也會回復基層員工直接發給他討論問題的郵件。

這為陸奇贏得了口碑。

不過令陸奇在內部獲得認可的,是他試圖重塑百度企業文化的努力,特別是扭轉百度從基層到高層管理者溝通阻塞的頑疾。

此前,百度內部的官僚作風、人事鬥爭和個別管理層的私心,一度被看作這家巨頭企業文化中的頑疾。

“其實Robin很反感官僚,但是他又比較放權於底下的這些人,底下的那些人又跟他不是一條心,比較糊弄他。儘管他們清楚什麽是對公司必要的,但並不關心,只在意做的事情是不是往上匯報的時候好看,逼著基層員工挑活乾。”

中高層管理者的這種偏好,最終會反應在績效評定上。一名內部人士對36氪表示,症結就是隻考慮KPI,“要不你以為以百度的技術,連不賺錢的垃圾廣告帖都滅不了?他們都知道,只是不安排人力去整治。”

以上種種,包括魏澤西事件爆發後百度的措手不及,讓李彥巨集看上去像個位居高層又很好蒙蔽的CEO。

一種觀點是,這也和Robin個人的性格有關,他是個重感情的好人,是個典型的技術男,但他並不算是個優秀的管理者,特別是要掌舵百度這艘已經有5萬員工的大船。

這就是陸奇初入百度遇到的狀況——管理層看重私利,勢力盤根錯節,基層的的問題和意見反饋不到高層。

所以陸奇開設了“新風向”溝通會,這是一個定期跟員工溝通的討論會制度。每次開一個半小時,陸奇會邀請一位業務線大佬出面,並在百度內網和新風會留言區選出最受員工關注的問題,在會上直接回應。

提問可能很尖銳。比如就曾有員工毫不客氣的問陸奇,“為什麽百度的產品都中規中矩?”亦或是對員工非常實際和切身的問題:“做一個新系統和維護一個舊系統,對於個人晉升的價值完全不一樣,這導致沒有人願意維護舊系統,都願意做新的,這個問題怎麽解決?”

“有時候雖然我們沒法提出解決方法,但至少這些問題讓上面的大佬看到了,就達到一定目的了。”一位百度員工認為,相對於百度歷史上的管理層,陸奇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坦率和不回避。

過去這在百度是不可想象的。

這在百度內部留下了一種印象,一名普通員工想同COO陸奇交流,有時比同總監級管理者交流更容易。放在其他大公司,這是個奇怪的現象。

這讓人想起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知乎用戶和菜頭分享過一件事:“騰訊的產品線上有1700多個產品,他關注其中的相當數量。和他寫信討論產品問題非常愉快,基本上就是一個PM和另一個PM之間的切磋。如果他被你的想法有所觸動,Pony會立即把郵件更新,拖一堆VP、GM進來,推動事情前進。”

陸奇也會直接回復基層員工發給他討論問題的郵件,試圖發覺隱藏在百度的產品制度和運轉細節中的隱疾。因為擔心管理層不理解年輕用戶的需求,他每天玩各種App,匿名試用手機百度,邀請在百度內網中發表見解的員工單聊。

在最近的一次新風會上,陸奇評價整個公司集團戰略已經基本理順了,但要做的仍很多。

3 換了司機的高速列車

過去幾年,搜索廣告在養肥了百度的同時,也磨滅了這家百度的敏感度和銳氣。陸奇給百度新找的路子,是像Google一樣,複製出一個屬於自己的、AI時代的“安卓”,擺脫過度依賴廣告的廣告盈利模式。在這套思路裡,DuerOS和Apollo是重要的落地出口。

在2018年的CES大會上,陸奇不無自豪地稱,百度AI尤其是Apollo的發展體現了中國速度。但接下來人們關注的是,高速行駛的百度在突然換了司機後會不會脫軌?

在百度歷史上,產品或業務因為負責人離職而擱淺的事時有發生。

如今指揮棒又回到李彥巨集手中,李彥巨集依舊需要平衡新長官班子的權力,以及把陸奇開了頭的變革繼續下去。

根據李彥巨集在內部郵件中的規劃,以往陸奇親自帶的兩塊核心的AI業務,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總經理李震宇日後轉向張亞勤匯報,景鯤升任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未來一段時間裡”直接向李彥巨集匯報。百度或許不會出現第二個陸奇這樣的角色,如今主要精力放在百度Feed流上的李彥巨集,或許會為智能生活事業群組再尋找一位高層匯報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內部郵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涉及到王海峰。這次變動後,此前擔任AI技術平台體系(AIG)總負責人的王海峰升任百度公司高級副總裁。

根據百度的官方信,王海峰2010年加入百度,先後為公司創建了自然語言處理部、互聯網數據研發部、推薦引擎和個性化部、多媒體部、圖片搜索部、語音技術部等,並曾擔任搜索公司副總經理。

在2017年3月吳恩達因派系鬥爭離開百度後,王海峰接手了吳恩達此前負責的百度研究院,成為(AIG)總負責人,同時晉升為Estaff成員。因此被看作百度AI派系上一波鬥爭中的贏家。

一位百度內部人士對36氪透露,王海峰負責的AIG與景鯤負責的DuerOS,之前的關係是前者提供底層技術,後者負責落地到產品,並使用前者的數據。但兩個部門在合作的同時也存在博弈,AIG也在秘密研發自己的硬體機器人產品。

陸奇離開後,All in AI的百度依舊需要一位有能力掌控幾塊AI業務,避免內耗的管理者。但這個人會不會出現?從哪裡來?都是個未知數。

“再空降來一位‘陸奇’也會被鬥走,”一位百度員工對未來並不樂觀,認為即便來了也留不住人。

陸奇貢獻的486天像鯰魚一樣給了百度新的刺激,但百度顯然並沒有給這個外來的革命者,足夠的依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