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沙湖得失之辯顯示城市綠色發展自覺

2016年3月21日,《長江日報》頭版頭條刊發報導《3000畝沙湖湖面“失”而複“得”》,獨家挖掘在武漢歷史最大規模的城市發展建設階段,沙湖水域面積在規劃中從1600畝擴至4600畝的故事,用事實回應了“沙湖填湖”質疑。

從“差點隻留下今天的三分之一”,到“3000畝在大建設期被守住”,再到“交給未來的不止是4600畝湖面”,沙湖失而復得的故事,見證了武漢建城史從“向湖要地”到“寸湖不減”的歷史轉變,顯示武漢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從理念到實踐的堅持。

回訪

十幾年了

這個故事從未被披露

從1999年《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的1600畝,到2010年總規的4600畝,再到現在的湖面面積一寸不減,這是報導所展現的沙湖治理事實全貌。

新聞線索的獲得,源於市裡召開的一次會議。當時在長江日報城建部工作的記者張晟回憶,參會的一位報社老長官捕捉到這一線索後,敏銳意識到這裡面一定有故事。很快,編輯部成立報導組,由王亞欣、羅京、張晟3位年輕記者參與報導,從確定選題到最終見報,隻用了不到一周時間。

長江日報編委李皖負責這篇稿件的修改、編輯工作。他回憶,新聞事實的存在只是報導的一個客觀基礎;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全國不少城市都出現了因暴雨引發的內澇,大家開始反思城市建設侵佔湖面的問題。作為“百湖之市”的武漢,一時間成為輿論焦點。

李皖認為,沙湖成為報導聚焦,有著歷史的必然性。最近百餘年歷史中,沙湖水域曾3次大面積縮減,分別是1907年修建粵漢鐵路湖北段;新中國成立後,修築和平大道、中北路等乾道,均填湖而建;1995年,長江二橋通車。而這每一次,都是武漢城市發展過程與路徑的折射。

與此同時,李皖說,圍繞沙湖產生的各種矛盾一直很尖銳:一方面,城市要發展、要擴張、要建設;另一方面,處於城市中心地帶的沙湖,成為“湖”與“城”博弈衝突的焦點。

面對“衝突”如何破題?動筆前,張晟曾與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有關負責人一同,用一下午時間沿著沙湖環湖路步行,實地查看沙湖岸線。身臨其境,對方指著沙湖大橋告訴他,如果當年規劃不改,面前的這座大橋東側湖面將消失殆盡。

而後,通過在市水務局法規處等地的採訪,張晟了解到,武漢市在湖泊保護上其實走在了全國前列。但十幾年了,這些故事從未被披露。

王亞欣也有類似感受。她舉例說,2000年左右,沙湖公園修建過程中,引來眾多投訴——市民不相信,質疑沙湖“被填湖”。而實際上,修建湖泊公園是為湖泊水域打牢保護圈。

湖泊不應被侵佔

武漢開始有了一種自覺

湖 北沙湖

李皖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大學畢業後他來到武漢,想象著“走在沿江大道,看著巍巍長江穿城而過”的壯麗場景。到了卻發現,在武漢“看”不到江——整個江岸遍布工廠、碼頭。

武漢曾填湖建城的歷史,包括規劃中“沙湖周邊被劃定為新的商業中心”的事實,報導中都一一呈現,並未刻意回避。在這座城市生活久了,李皖逐漸理解,這一細節的客觀表達,實際上正印證了武漢城市發展的特殊性。

歷史要用發展的眼光辯證看待。李皖認為,武漢的城市發展史,是一部理水營城的歷史,也是與水抗爭共處、建立美好生活的經驗史。歷史上,長江江水的衝刷與泥沙淤積,誕生了武漢的雛形;改革開放早期,武漢大規模城建延續了歷史的脈絡邏輯,在對水土的整飭中塑造出城市的基本格局。

到了2000年前後,隨著城市大建設大發展,經濟不斷躍升,城市面貌不斷改善,“有可為,有不可為”的生態發展理念被提上議事日程。李皖說,修改總規,留下並守住已經從規劃圖上失去的3000畝沙湖,劃定城市基本生態線,就是這種“城市自覺”的集中體現——湖泊不應該被侵佔,百湖之城要“還水於民”。

“這是武漢歷史上最大的轉折。”他認為,從近代工業化城市,到重工業城市,到改革開放的全面崛起,複興大武漢奮鬥目標的提出,當時的武漢,正處在從快速發展到高品質發展的關口。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人和水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水不再只是生產需求,而是這座城市魅力和品質的一部分,是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一部分,“沙湖的故事,是一個投射和縮影”。

當年的“失”

帶來更高品質的“得”

沙湖湖面“失”而複“得”,“失”的是什麽?

稿件中,王亞欣曾算過一筆經濟账:3000畝如果按2010年地價換算便是101.36億元,幾乎為當年GDP總量的1.8%。李皖說,實際上遠遠不止——地價只是一小部分,這塊“地”可能帶來的商業、經濟效應,包括便捷交通的乘數效應,是非常巨大的。但他認為,從這些年的發展來看,正是當年的“失”,帶來了如今更高品質的“得”。如今,與沙湖相連的楚河,開發出新的商業區,成為城市地標性建築,經濟體量並不小。每到晚上,遊客乘船從楚河漢街遊至東湖,感受城市的夜色斑駁,也成為熱門項目。李皖說,當年的萬畝沙湖,某種意義上在慢慢“恢復”。兩湖聯通,一水相連,帶來了更開闊的視野和湖光山色。

也是在2016年,當年10月,《武漢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條例》正式施行,“調整基本生態控制線需走法律程式”“生態底線區實行最嚴項目準入”等內容被寫入,這是全國首部基本生態控制線保護地方立法。去年12月底,東湖綠道二期建成開放,與一期扣環成網,總長超100公里。近兩年,經過不懈治理,東湖水質達到40年來最好水準。

故事不止於此。今年9月,武漢市首次公開招募61個重點河湖的“民間河湖長”,報名熱烈——受益於“大江大湖”之城的人們,想要成為更好的江、更好的湖的維護者。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王亞欣說,小時候,從沙湖騎著自行車到東湖,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湖泊就像鄉愁。她曾專門跑到沙湖公園去採訪市民,這些“新沙湖人”創作歌曲,描繪的是夏可摘荷、冬可觀鳥的兒時圖景。

如今,李皖偶爾會抽空去漢口江灘走走。站在公園裡的親水準台,巍巍大江近在眼前,岸邊有草長鶯飛、潮起潮落。他說,這幾年,常在朋友圈看到大家刷屏武漢的藍天白雲,曬東湖綠道的日出日落,“一個報導變成了歷史,現實在報導後留住了鄉愁”。(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