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香港大營救》首映,周恩來後人到場致辭



2018年4月26日,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之際,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電影《香港大營救》全國首映禮。在社會主義新時代,在習主席關注大力發展新文化新時代的大好時期,一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弘揚家國情懷的電影,應運而生。1941年底香港淪陷,滯留香港的數百位中國內地文人、學者、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在日軍的日夜搜捕中處在非常危險之中。一場秘密大營救在中國共產黨的長官下迅速展開。




這場由周恩來直接長官,由中共南方局廖承志具體指揮的大營救,歷時近200天,足跡遍布全國11個省市,行程更是達萬裡以上。在這期間,東江縱隊營救小組在日軍、國民黨軍統等各方勢力之間巧妙周旋,營救過程更是跌宕起伏,懸念叢生。這次行動部署及時周密,各方聯動,並取得重大勝利。其中周恩來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長官作用,曾親身經歷這段歷史的茅盾先生將其稱之是“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這是一部充滿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的市場電影。影片中,敵我雙方的鬥智鬥勇、全台演員的精湛表演、張弛有度的明快節奏、濃鬱飽滿的家國情懷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導演劉一君表示:電影《香港大營救》,正是我們在民族崛起的當下,對那段黑暗的、被異族蹂躪的歷史,對國破家亡中仍不屈不撓地抗爭、篤志堅守民族之魂的我們的先輩,所獻上的祭禮;在驚險跌宕的情節中、在盤錯扭結的人性洗禮中,回答這樣一個很多人反覆思考的問題:中華民族,為什麽歷經浩劫,幾千年來,屹立不倒,並再度輝煌複興。



首映禮上,這場大營救的直接長官者周恩來的後人周爾均將軍來到現場致辭說,電影《香港大營救》生動地再現了中華民族抗戰史上重要的一頁,因而具有其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觀看這部影片,我們不由得聯想起周恩來總理在文化大革命中忍辱負重,苦撐危局,竭盡所能保護了一大批黨的長官幹部、民主人士、知識分子、文化精英的偉大功勳,為後來我國的改革和發展從一個重要方面準備了條件。《香港大營救》所展現的歷史畫面,與此是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



製片人周琦說,這部影片歷時五年,是件非常值得的事情。呈現當年的歷史,挖掘這份遺產,傳播這份遺產,弘揚這份遺產,是電影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當下,我們作為文化工作者,不但要繼承革命先烈、革命領袖的這種初心,更要走進新時代,用電影歌頌當下新時代的新天氣、新風貌。作為電影工作者,要創作不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來滋養我們的觀眾,來歌頌我們的人民。


影片將於2018年5月4日全國上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