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IMF下調歐洲經濟增長預期:外部環境帶來風險

騰訊證券11月8日訊,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四公布的最新歐洲地區經濟前景展望報告顯示,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前景由於更加動蕩的外部環境而面臨著風險,並指出在全球經濟“逆風”中,貿易緊張形勢和金融狀況的緊縮處在最重要的地位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這份報告中下調了對今明兩年的歐洲經濟增長預期,報告指出:“由於全球需求減速、貿易緊張形勢以及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外部環境所帶來的支持已經變小,並預計將在2019年中進一步變得疲軟。”此外報告還稱:“在容易受到損害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中,金融狀況正在緊縮,而商業周期也日益成熟,這也將導致經濟活動承壓。”

相應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8年歐洲經濟增長速度將從2017年的從2.8%下降至2.3%,2019年則將進一步下降至1.9%。即便如此,這種增長率預計仍將高於歐洲地區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潛力,這些國家的經濟驅動力是內部需求,而內需的支撐則來自於就業市場和工資的強勁表現。

相比之下,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5月份作出預測稱,2018年歐洲經濟增長速度將會達到2.6%,2019年則將達到2.2%,當時該組織預計歐洲經濟“增長仍將保持強勁表現”。

外部混亂形勢

自5月份發布上一份看好歐洲經濟前景的報告以來,貿易緊張形勢有所更新,全球金融狀況則已變得日益緊縮——更不要提歐洲政治混亂形勢、結構性改革進展緩慢和英國脫歐談判了。

“從短期來看,貿易緊張形勢的更新和全球金融狀況的急劇緊縮可能會導致投資受到破壞,並導致經濟增長承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周四公布的這份最新報告中寫道。

與此同時,從中期來看,財政調整和結構性改革延遲、在人口統計學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收入不平等性的擴大以及主流政策的信任滑坡都令歐洲經濟增長前景面臨著風險。

另外,如果英國最終“無協定脫歐”,則將在英國與歐盟其他國家之間帶來貿易和非貿易壁壘,從而給經濟增長帶來方面後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報告中指出。

在這份報告公布之前,歐盟委員會也在周四公布報告稱,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可能會陷入失速狀態,原因是其面臨著“眾多互有聯繫的下行風險”。該委員會預測,2010年歐元區的經濟增速將為1.9%,2020年將為1.7%。

跟歐洲地區一樣,全球其他大多數經濟體的增長速度預計也同樣將有所放緩。在10月份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 report)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下調到了3.7%,與此前預期相比調低了0.2個百分點。

敲響戰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申了此前觀點,即歐盟各國應該“抓住經濟增長繼續高於潛力所帶來的機會”以實施結構性改革,並重建財政政策的利用太空(也就是利用支出和稅收政策來影響經濟狀況)。

在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發生以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直都在“敲響戰鼓”,敦促歐盟實施結構性改革。在當時的危機中,希臘等多個歐洲國家都背負上了沉重的債務。與此同時,該組織還建議德國等國家也應該提高支出。但至於歐洲內部是否有人願意聽取該組織的建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除了外部壓力以外,歐洲內部也面臨著政治混亂形勢,右翼民粹主義黨派在整個歐洲地區橫空出世,而英國脫歐、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將於20121年(甚或更早)退出政壇、以及意大利與歐盟之間在預算計劃問題上的衝突也給這個地區的經濟前景帶來了不確定性。另外,歐洲央行還計劃在12月份終結其“量化寬鬆”(QE)政策。(星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