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防治潰瘍性結腸炎 ,中藥方劑給你支妙招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為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是一種致病因素不太明了的直腸或結腸炎症性病變。一般認為與遺傳、感染、免疫、神經精神因素等有關。但絕大多數醫家認為,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是以免疫機制為根本,遺傳因素為背景,感染和精神因素為誘因。表現為腹瀉、腹痛、裡急後重、黏液膿性便,易反覆,病程較長,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現發熱、全身酸痛、貧血、消瘦、衰弱等。以20至50歲發病居多。

中醫學認為,潰瘍性結腸炎發病初期多為濕熱,緩解期多為脾胃虛弱或脾腎陽虛,屬中醫"腸風"、"泄瀉"、"痢疾"等證的範疇。防治潰瘍性結腸炎 ,中藥方劑給你支妙招。

(1)取白芨、珍珠粉各20克,製大黃、黃柏、槐角各9克,三棱、莪術各6克,生黃芪12克。煎湯灌腸。每天1劑。

(2)取金錢草30克,黃芩、黃柏、葛根各15克,銀花25克,白頭翁20克,秦皮、柴胡各10克,黃連、甘草各6克。煎水服用,日服2次,每天1劑。

(3)取赤石脂30克,槐花、側柏葉、海螵蛸各15克,白芍12克,防風、椿根皮各9克,甘草3克。煎水服用,日服2次,每天1劑。

(4)取赤芍、紅花、當歸尾、五靈脂、元胡、烏葯、沒藥、生蒲黃(包)各12克,小茴香8克。煎水服用,每天1劑。

(5)取附子末10克,連鬚根蔥白頭2寸,一起搗爛外敷臍部,先以塑料紙覆蓋,再外敷紗布,用膠布固定。每天換1次,7天為一療程。

(6)取丁香、黑胡椒各1克研為細末,用藿香正氣水調勻,外敷於肚臍處,敷料包紮,用膠布固定。每天換1次,連用一周。

(7)取白芍20克,黃連、木香(後下)、檳榔片各8克,紅藤15克,黃芩12克,當歸10克。大便膿血多者加地榆、紫珠草、馬齒莧各15克;大便黏液較多者加蒼朮、薏苡仁各15克;腹痛較重者加烏葯、元胡各15克;發熱加葛根、銀花各15克。煎水服用,日服3次,每天1劑。

(8)取仙鶴草30克,白槿花、炒白朮、白芍各9克,桔梗8克,廣木香、烏梅炭、甘草各5克,炒檳榔1克。煎水服用,日服3次,每天1劑。

(9)取淮山藥、白茯苓、白扁豆各100克,研為細末,放鍋裡小火炒成發黃即可。每次取25克加水調成稀糊狀,加適量白糖,空腹服用。一般1至2個月可顯效或痊癒。

(10)取五倍子5克敲破,剔去雜質,用食醋炒後曬乾,研成細末。煮小米粥一碗,加入五倍子粉與小米粥混勻後食用。每天2次,連用半月。

有人用土豆和大麥仁熬粥喝治潰瘍性結腸炎,也有人用燕麥片煮牛奶治好了結腸炎,還有人用烏梅泡酒喝同樣治好了結腸炎。歡迎收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